班組建設聚合力 安全防線筑得牢?
綜采隊的會議室里,夜班班組的安全帽在長桌上擺成整齊的矩陣,班組安全網絡會議正開得熱火朝天。
“上周三機尾護板松動,要是沒及時發現,后果不堪設想。” 班組長老鄭敲著桌面,投影幕上滾動播放著各班排查的隱患照片,每個紅點標記旁都寫著整改人和完成時限。這場每周雷打不動的會議,已成為班組建設的 “神經中樞”。?
“小張你來說說,為啥明知故犯跨越運行的皮帶?” 三違幫教室里,工會主席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分量。被幫教的青年職工攥著衣角,對面坐著他的幫帶師傅老王。墻上的電子屏循環播放著類似事故的警示片,老王掏出隨身帶的筆記本:“你看我記的,去年檢修班小李就是圖省事跨皮帶,腳踝被刮掉塊肉。” 這樣的 “一對一” 幫教,不僅有規章制度解讀,更有師傅們掏心窩的叮囑。?
綜采隊把班組建設的觸角延伸到每個工作環節。各班組自發成立 “安全找茬小組”,下井時帶著隱患排查表,像給設備做 “體檢” 般細致。檢修班的 “隱患發現王” 老趙,最近又在記錄本上添了新發現:“煤機截齒磨損超過 3 毫米就得換,這是保命的規矩。” 他帶的徒弟小吳,如今也養成了開工前先繞設備轉三圈的習慣。?
為讓班組活力持續迸發,隊里搞起 “流動紅旗” 評比。哪個班隱患整改快、三違次數少,紅旗就掛在哪個班的工牌墻上。三季度以來,各班的 “三違” 記錄單越來越薄,而隱患排查獎勵的小紅花貼滿了公示欄。就像老鄭常說的:“班組強了,整個隊就像打了鋼骨,再難啃的硬骨頭也能啃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