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礦井防治水以及“有掘必探”基礎知識復習題(適用于與生產有關的科室、區級、隊級(全體隊干)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2-08-17 15:23 來源:煤礦安全網

      礦井防治水以及“有掘必探”基礎知識復習題(適用于與生產有關的科室、區級、隊級(全體隊干)

      一、單選題

      1、煤礦企業、礦井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B)具體負責防治水的技術管理工作。

      A、礦長 B、總工程師 C、地測副總 D、地質科長

      2、煤礦企業、礦井應當編制本單位的防治水中長期規劃和(A)計劃,并組織實施。

      A、年度 B、季度 C、月

      3、煤礦企業、礦井應當對(A)進行防治水知識的教育和培訓,保證職工具備必要的防治水知識,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害的能力。

      A、職工 B、基層領導 C、中層領導 D、礦井主要負責人

      4、礦井井口及工業場地內建筑物的標高(D)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的,應當修筑堤壩、溝渠或者采取其他防排水措施

      A、等于 B、不高于 C、高于 D、低于

      5、礦井主要泵房應當至少有(B)個安全出口,一個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

      A、1 B、2 C、3 D、4

      6、采區水倉的有效容量應當能容納(B)的采區正常涌水量。

      A、2h B、4h C、6h D、8h

      7、水倉的空倉容量應當經常保持在總容量的(B)以上。

      A、40% B、50% C、60% D、70%

      8、在每年雨季前,應當全面檢修(A)次,并對全部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進行1次聯合排水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A、1 B、2 C、3 D、4

      9、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的礦井,在地面無法查明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和充水因素時,應當堅持(D)的原則,加強探放水工作。

      A、先探后掘 B、先治后采 C、有疑必探 D、有掘必探

      10、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鉆孔水時,探水鉆孔成組布設,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豎直面內呈扇形。鉆孔終孔位置以滿足平距(D)為準,厚煤層內各孔終孔的垂距不得超過1.5m。

      A、1m B、1.5m C、2m D、3m

      11、煤層內,原則上禁止探放水壓高于(C)MPa的充水斷層水、含水層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確實需要的,可以先建筑防水閘墻,并在閘墻外向內探放水。

      A、0.5 B、0.8 C、1 D、1.5

      12、上山探水時,一般進行雙巷掘進,其中一條超前探水和匯水,另一條用來安全撤人。雙巷間每隔(B)m掘1個聯絡巷,并設擋水墻。

      A、10-30 B、30-50 C、50-70 D、70-100

      13、井下探放水應當使用專用的(A),嚴禁使用煤電鉆探放水。

      A、探放水鉆機 B、煤電鉆機 C、錨桿鉆機 D、瓦斯抽放鉆機

      14、在預計水壓大于(B)MPa的地點探水時,預先固結套管。

      A、0.05 B、0.1 C、0.15 D、0.2

      15、探水鉆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鉆孔外,終孔孔徑一般不得大于(C)。

      A、25mm B、50mm C、75mm D、100mm

      16、探放老空積水的超前鉆距,根據水壓、煤(巖)層厚度和強度及安全措施等情況確定,但最小水平鉆距不得小于(C)m,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m。

      A、10 B、20 C、30 D、40

      17、煤礦企業、礦井應當根據本單位的主要水害類型和可能發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處置方案應當包括發生不可預見性水害事故時,人員安全撤離的具體措施,每年都應當對應急預案修訂完善并進行(A)次救災演練。

      A、1 B、2 C、4 D、6

      18、礦井管理人員和(C)人員應當熟悉水害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A、礦長 B、總工程師 C、礦井調度室 D、隊長

      19、現場發現水情的作業人員,應當立即向(C)報告有關突水地點及水情,并通知周圍有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或升井。

      A、礦長 B、總工程師 C、礦井調度室 D、隊長

      20、防治水工程應當有專門設計,工程竣工后由(B)負責組織驗收。

      A、礦長(董事長) B、總工程師 C、地測副總 D、分管科長

      二、多選題

      1、煤礦企業、礦井應當建立健全(ABCD)。

      A、水害防治崗位責任制

      B、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

      C、水害預測預報制度

      D、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2、發現礦井有透水征兆時,應當(ABCD)。

      A、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采掘作業

      B、撤出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

      C、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D、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3、根據(ABCD),將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極復雜等4種。

      A、礦井受采掘破壞或者影響的含水層及水體

      B、礦井及周邊老空水分布狀況

      C、礦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規律

      D、礦井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

      4、礦井應當編制(ABC),并且應當有相應的防治水內容。

      A、井田地質報告

      B、建井設計

      C、建井地質報告

      D、勘探設計

      5、含水層疏水降壓觀測的主要內容是:(AC)。

      A、涌水量 B、煤(巖)層破碎情況 C、水頭壓力 D、構造三要素

      6、礦井應當與(ABC)等部門進行聯系,建立災害性天氣預警和預防機制。

      A、氣象 B、水利 C、防汛 D、地震局

      7、有(BD)的礦井,應當分水平或分采區實行隔離開采。

      A、水文地質條件復雜 B、突水歷史

      C、水文地質條件極復雜 D、帶壓開采

      三、判斷題

      1、防治水工作五項治理原則為防、堵、抽、排、截。(×)

      2、煤礦企業、礦井應當編制本單位的防治水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

      3、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分為簡單、中等、復雜3種。(×)

      4、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達到200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5、按照突水點每小時突水量的大小,將突水點劃分為小突水點、中等突水點、大突水點、特大突水點等4個等級:中等突水點劃分依據為:60 m3/h

      6、礦井防隔水煤(巖)柱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動。嚴禁在各類防隔水煤(巖)柱中進行采掘活動。(√)

      7、新建、改擴建礦井或者生產礦井的新水平, 正常涌水量在1000 m3/h以下時,主要水倉的有效容量應當能容納5 h的正常涌水量。(×)

      8、涌水量大、有突水威脅的礦區,應當建立注漿專業隊伍,負責注漿堵水工作。(√)

      9、探放水時如果水量突然變化,應當及時處理,并立即報告礦調度室。(√)

      10、水害事故發生后,礦井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報告集團公司有關部門,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

      四、填空題

      1、煤礦企業、礦井應當按照本單位的水害情況,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配齊專用探放水設備,建立專門的探放水作業隊伍。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的煤礦企業、礦井,還應當設立專門的防治水機構。

      2、發現礦井有透水征兆時,應當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采掘作業,撤出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3、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的煤礦企業、礦井,應當裝備必要的防治搶險救災設備。主要設備包括:適合礦井救災的排水泵、排水管路以及配套的電纜等。大中型企業要儲備足夠的搶險排水設備和材料;每一個產煤省(區、市)也要建立健全防排水搶險救援基地,可依托大中型企業建立并加強管理

      4、地面水文地質觀測頻率的要求是:在采掘過程中,應堅持日常觀測工作、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動態規律前,應每7—10日觀測一次、待掌握地下水的動態規律后,應每月觀測1—3次、雨季或者遇有異常情況時,應適當增加觀測次數、水質監測每年不少于2次,豐、枯水期各1次。

      5、當井下對含水層進行疏水降壓時,在涌水量、水壓穩定前,應當每小時觀測1-2次鉆孔涌水量和水壓;待涌水量、水壓基本穩定后,按照正常觀測的要求進行。疏放老空水的,應當每日進行觀測。

      6、礦井應當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發淹井等事故災害緊急情況下及時撤出井下人員的制度,明確啟動標準、指揮部門、聯絡人員、撤人程序等。

      7、生產礦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統后,方可開拓掘進。

      8、在礦井有突水危險的采掘區域,應當在其附近設置防水閘門。

      9、涌水量大、有突水威脅的礦區,應當建立注漿專業隊伍,負責注漿堵水工作。

      10、工作面煤采完后,對于已經失去使用價值而需關閉的局部疏水降壓鉆孔,應當進行注漿封閉,并在有關圖紙上標明其位置。

      11、采掘工作面探水前,應當編制探放水設計,確定探水警戒線,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危害等安全措施

      12、探放老空水前,應當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體的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

      13、為了合理地確定留設防隔水煤(巖)柱尺寸,應當對開采煤層上覆巖層進行專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

      14、進行水體下采掘活動時,應當加強水情和水體底界面變形的監測。

      15、礦井應當設置安全出口,規定避水災路線,設置貼有反

      光膜的清晰路標,并讓全體職工熟知,以便一旦突水,能夠安全撤離,避免意外傷亡事故。

      16、礦井應當根據水患的影響程度,及時調整井下通風系統,避免風流紊亂、有害氣體超限。

      17、礦井應當將防范暴雨洪水引發煤礦事故災難的情況納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災害預防處理計劃》中,落實防范暴雨洪水所需的物資、設備和資金,建立專業搶險救災隊伍,或者與專業搶險救災隊伍簽訂協議。

      18、一般的透水征兆是:工作面頂底板顯現壓力增大,出現折梁斷柱、頂板下沉或底臌等現象,煤層變潮濕、松軟,煤幫出現滴水、淋水現象,且滴、淋水量由小變大明顯,有時煤幫出現鐵銹色水跡。

      19、煤層頂板松散孔隙含水層的突水征兆是:突水部位發潮,滴水、淋水逐漸增大,仔細觀察可發現水中含有少量細砂,水色時清時混,總的趨勢是水量、砂量逐漸增大,直至出現大量潰水、潰砂。

      20、礦井應當建立水文地質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礦井水文地質文字資料收集、數據采集、圖件繪制、計算評價和礦井防治水預測預報一體化。

      五、基本常識題

      1、在每年雨季前,應當全面檢修1次,并對全部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進行1次聯合排水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各礦(公司)必須通過水文地質調查和隱患排查,對采掘作業地點進行區域劃分,劃分出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區和簡單區。區域劃分應根據采掘情況及時修改,報上級部門審查備案,對反饋的問題及時修改。

      3、針對“有掘必探”復雜區如何進行探測?

      方法一:

      采用鉆探方法:必須嚴格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鉆孔終孔位置滿足平距3m,厚煤層內各孔終孔的垂距不得超過1.5m;鉆孔超前距離不得小于30m,幫距不得小于20m。在預計水壓大于0.1Mpa的地段,封孔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m。針對帶壓掘進工作面,底板方向鉆孔不得少于2個。

      方法二:

      采用物探加鉆探方法:

      ①上部存在水害隱患:先采用礦井瞬變電磁儀超前探測,物探正常區必須對巷道前方、兩幫及10倍巷高范圍內鉆探控制。

      ②同層存在水害隱患:先采用礦井瞬變電磁儀超前探測,薄煤層、中厚煤層物探正常區必須對巷道前方及兩幫鉆探控制,厚煤層物探正常區必須除對巷道前方及兩幫鉆探控制外,必須有控制煤層頂、底板鉆孔。

      ③承壓含水層與開采煤層之間的隔水層能承受的水頭值大于實際水頭值時,采用井下瞬變電磁儀超前探測,物探正常區必須對巷道前方、兩幫及底板鉆探控制;其中底板方向鉆孔不得少于2個。

      ④所有探測的物探異常區均應制定專項探放水設計及措施。

      針對承壓含水層與開采煤層之間的隔水層能承受的水頭值小于實際水頭值時,必須按照《煤礦防治水規定》的要求,編制專項的治理方案。

      4、物探超前探測的要求有那些?

      ㈠、物探應是全方位探測。根據地質任務滿足探測范圍覆蓋一個半球體,井下瞬變電磁法每個相鄰的測線水平夾角不得大于15°。

      ㈡、礦井瞬變電磁儀應在本區已知的積水地段進行試驗,得出該儀器的有效探測距離和施工參數。

      ㈢、每次物探超前探測完成后8小時內提交物探初步報告,3日內提交物探正式報告。物探報告審查后存檔備案。

      ㈣、超前探測技術設計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工作的目的、任務、范圍、期限和測區位置。

      ②測區地質資料分析、環境地質及相關的地質特征,地形、地貌與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概況。

      ③方法選擇及依據,技術要求,工作方法有效性分析,現場工作的布置及工作量估算。

      ④探測工作布置圖。

      ⑤施工組織及工作進度計劃

      ⑥作業質量保證措施。

      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⑧擬提交的成果資料。

      5、井筒穿過含水層段的井壁結構應當采用有效防水混凝土或設置隔水層。井筒淋水超過每小時6m3時,應當進行壁后注漿處理。

      6、礦井井下排水設備應當滿足礦井排水的要求。除正在檢修的水泵外,應當有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應當能在20h內排出礦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備用水泵的能力,應當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檢修水泵的能力,應當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工作和備用水泵的總能力,應當能在20h內排出礦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7、井下探放水應當使用專用的探放水鉆機、由專業人員和專職隊伍進行施工。嚴禁使用煤電鉆探放水。探放水工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8、按照陽煤地字【2011】504號《陽煤集團“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實施辦法》要求,年產量90萬噸及以上兼并重組整合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的礦井配備不少于3人;水文地質條件簡單、中等配備不少于1人。年產量90萬噸以下的兼并重組整合礦井配備不少于1人。

      9、探放水隊和掘進隊必須實行分離管理。

      10、專用探放水鉆機配備的標準

      復雜區:每個掘進工作面配備不少于1臺(單巷掘進按1臺配備,雙巷掘進可按1臺配備)

      簡單區:各礦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鉆機。

      兼并重組整合礦井配備不少于2臺。

      11、按照陽煤地字【2011】504號《陽煤集團“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實施辦法》要求,沒有按集團公司規定建立完善的防治水體系(防治水機構、制度、探放水隊伍、設備設施),長期不落實防治水措施盲目組織生產,對礦長(總經理)罰款1萬元,并在集團公司通報批評,同時取消該礦(公司)的評優資格。

      12、按照陽煤地字【2011】504號《陽煤集團“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實施辦法》要求,在帶壓開采、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楚、導水地質構造的地段或接近老空積水區域進行采掘活動,未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集團公司相關制定和落實防治水措施,對總工程師給予免職處分。

      13、按照陽煤地字【2011】504號《陽煤集團“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實施辦法》要求,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區未執行集團公司“有掘必探、有采必探”規定,盲目組織生產,對分管生產、銜接的礦長(副總經理)給予免職處分;對未按照“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安全技術措施執行的分管生產、銜接的礦長(副總經理)罰款1萬元,并通報批評。

      14、按照陽煤地字【2011】504號《陽煤集團“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實施辦法》要求,對在帶壓開采、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楚、導水地質構造的地段或接近老空積水區域進行采掘活動,安全監管不到位,對安監處長罰款1萬元,并通報批評。

      15、按照陽煤地字【2011】504號《陽煤集團“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實施辦法》要求,執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過程中未按照30米超前距進行循環探測的,對分管礦級領導罰款1萬元/次,并通報批評。

      16、按照陽煤地字【2011】504號《陽煤集團“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實施辦法》要求,執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對分管礦級領導罰款1萬元/次,并通報批評。

      17、垮落帶與導水裂隙帶最大高度的確定,如采用經驗公式法,《煤礦防治水規定》中規定采用的是《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

      18、礦井應當按照規定編制礦井充水性圖、礦井涌水量與各種相關因素動態曲線圖、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礦井綜合水文地質柱狀圖、礦井水文地質剖面圖,五種防治水圖件。

      19、礦井應當建立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臺賬、氣象資料臺賬、地表水文觀測成果臺賬、鉆孔水位、井泉動態觀測成果及河流滲漏臺賬、抽(放)水試驗成果臺賬、礦井突水點臺賬、井田地質鉆孔綜合成果臺賬、井下水文地質鉆孔成果臺賬、水質分析成果臺賬、水源水質受污染觀測資料臺賬、水源井(孔)資料臺賬、封孔不良鉆孔資料臺賬、礦井和周邊煤礦采空區相關資料臺賬、水閘門(墻)觀測資料臺賬、其他專門項目的資料臺賬防治水基礎臺賬。

      20、《煤礦防治水規定》中要求,在探放水鉆進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者鉆眼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和頂鉆等透水征兆時,應當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應當立即向礦井調度室匯報,派人監測水情。發現情況危急,應當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區域的人員到安全地點,然后采取安全措施,進行處理。

      21、《煤礦防治水規定》中要求,探放老空水前,應當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體的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探放水孔應當鉆入老空水體,并監視放水全過程,核對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為止。當鉆孔接近老空時,預計可能發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氣體涌出的,應當設有瓦斯檢查員或者礦山救護隊員在現場值班,隨時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有關規定,應當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礦井調度室,及時處理。

      22、《煤礦防治水規定》中要求,鉆孔放水前,應當估計積水量,并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時,應當設有專人監測鉆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和水壓,做好記錄。如果水量突然變化,應當及時處理,并立即報告礦調度室。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