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飛翔的金鳳凰
在工地上飛翔的金風凰
- 記女大學生勞模于金燕
- 楊福建
-
- 一, 扎根基層,歷練人生
- 提及于金燕,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個既干練勤奮又青春活潑形象。在同事眼中于金燕是個最可親可近的鄰家女孩,在母親眼中她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好女兒,貼心的小棉襖,在丈夫眼中她是一個善良嫻淑的好妻子,在領導眼中她是一個踏實勤奮、努力肯干的好同志,是一個優秀的基層管理者。
- 于金燕,198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2007年畢業于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2010年參加工作,在平煤神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土建處第四項目部,任項目部團支部書記,資料員。自參加工作至今參與建設了東聯機械制造工程、平煤設備租賃租站工程,安泰小區工程等十多項工程的施工。真可謂是火紅青春,身經百戰,履歷豐富的年青人。
-
- 2010年于金燕帶著一臉的青澀參加工作來到土建處第四項目部,四項目當時工程任務比較飽滿,有個別工地因技術人員缺乏,工程進度緩慢,影響了生產。于金燕了解情后她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主動申請到施工一線鍛煉,當時項目領導對身軀瘦小的女孩到施工一線有點不放心,技術工作又不比其他工作,便說在施工一線不如留在項目部本部,女孩子坐辦公室做預算多好。于金燕卻說“俺雖然是女孩子,但我在施工現場也實習一年多了,測量用的經緯儀、水準儀我都會用,施工資料整理過程我也了解,在工地無非是東奔西跑辛苦一些吧了,沒什么了不起,不要為我擔心。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吃苦受累習慣了,男孩子能干的工作我都能干”你們不給我施展才能的平臺,我何時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只有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我成長才能更快。一番大道理把領導說得豁然開朗,看著樂觀向上的于金燕,同意她先去東聯機械制造工地上鍛煉。于金燕象領了圣旨一樣高興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她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她結合生產又給自己規定了目標,測量放線,分毫不錯,核對數據精確無誤,審查圖紙精準到位。為了更全面適應工地技術員這個角色,業余時間她虛心好學,不懂就問,不斷向施工員,老工人請教,勤學鉆研,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準確無誤,她才放心。一次需要甲方簽證一項分部工程,送到她手中,她一看數據和圖紙不相符,少算幾十平米,如果甲方一簽字認可,單位就要損失許多應得的工程資金,于是她親自到現場用尺子,從上到下排查了一遍,得出更精確的數據,然后改了數據才放心報給了對方。從這件小事上她深知,干工程多么不易,她想不沾他人的光,也不能粗心大意讓單位損失。
- 從此以后她工作起來更加認真仔細,保證每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在工作中于金燕始終和男同志們一樣沖鋒在生產一線。現場時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匆忙的身影,瘦小而利落,臉上總是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無論是夏日炎炎,還是寒風呼嘯的冬天,她總是早早到達工作現場,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的人。她牢記自己的責任,埋頭苦練硬功夫,積極參加單位舉辦的各種技術培訓、交流,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覺悟。梅花香自苦寒來,如今在現場技術管理,工程資料的整理匯編,經營核算,質量管理方面她都得到了歷練,她由一名剛畢業的學生迅速轉變成一專多能“復合型”的技術人員。她多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圓滿完成了上級領導下達的各項任務。付出總有收獲,于金燕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許多榮譽,她先后被評為土建處“奉獻之星”和勞動模范,“優秀青年崗位能手”。
-
- 二,夫妻比翼雙飛,為創獎樂于奉獻
- 2011年9月,土建處第四項目部承建的平煤工人勞模小區開工,這個小區也是單獨為獲得集團、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的勞模建造的居住小區,在全國也是首創。該項目開工時就立下了“確保中州杯,爭創魯班獎”的質量目標,集團公司領導高度重視這個工程,在施工期間土建處領導也親臨現場靠前指揮。作為承建方土建處第四項目部更是精心部署,精心籌劃,抽調各路精兵強將,和優秀管理人員組成精干高效的項目管理班子。當時正休產假的于金燕,本來應享受半年的產假,她只休了兩個月就主動要求上班參加這一偉大的工程。于金燕心想“魯班獎”工程,一生能干幾個,重點工程肯定有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要運用,有許多要學的新知識,要抓住這個機會不能錯過,不僅能學到好多未知的知識,也能增加自己的閱歷。于是她把孩子留給婆婆帶,未向上級和領導提任何要求、要一點報酬。她的老公祁威正好也在工地上擔任技術員,兩人并肩工作,夫妻一唱一合為工程積極的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才智。職工風趣說這不成了“夫妻工程”嗎,有你們兩個參與肯定花好月圓,創獎必有把握。
- 勞模小區創優期間,她和老公堅持“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理念,男的管技術,女的作資料,天天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夫妻二人常常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的工作。一次她老公正在休息,于金燕有一個新工藝的問題不太清楚,她照樣把老公拉起來,老公說這是休息時間。于金燕說我們的資料也要與工程同步,資料作不好,你技術員也別想拖清閑,老公拿她沒有辦法,只好睡眼腥松為她解答新工藝的問題。為了工作,為了創獎于金燕主動加班是常事,晚上熬夜成習慣,有同事開玩笑說:“你們兩口應該不會因為天天加班生氣吧!她總是樂觀的說“快樂工作,共同勞動,有啥氣可生!”加班加點工作,無人摧她,是她自己為自己加壓,沒有牢騷,沒有怨言,為了工程創獎,為了早一天交給勞模們居住,這就是建筑人于金燕心里最樸素的想法。
- 鳳凰是一個吉詳之鳥,意味給人們帶來平和、安定、詳和征兆,于金燕就是以鳳凰的大愛之心,踐行著心中樸實真誠的想法,樂善好施是她樸素的品行表現。平日生活里她看到哪位同事有困難,就會伸出援助之手幫一下。一次,有一位職工家中急著用錢,他自己的工資不夠,想再湊個整數解決困境。于金燕得知后,馬上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遞給工友,讓他拿回辦事,一下緩解了這位職工的眼前困難,他對于金燕非常感激。她說工友之間就是兄弟姐妹,要有足之情,大家一心,其利斷金,眾志誠成,才能克服困難,協同工作才能完成目標。在她的帶動影響下,項目部呈現出蓬勃向上,團結互助的精神風貌和工作干勁。由于她性格開朗、穩重、大方,有活力,待人熱情、真誠;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她無私奉獻精神得到了甲方及監理的好評。她負責的資料工作,也非常順利,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她與紙張為伍,雙手擊打鍵盤,纖細的手指都有點變形,春花秋實,那上千公斤資料,花開落地的“魯班獎”就是對她及工友們辛勤工作最好的見證。
三,做資料的女神(達人)
- 干工程作資料是重要的一環,資料是工程的理論載體,沒有工程資料的工程就等于沒有戶口和標簽一樣。于金燕最擅長最拿手的好戲是對工程資料記錄和匯編,幾年來她作的工程資料可用車載,這種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 2014年未工人勞模小區工程要伸報“魯班獎”工程,“魯班獎”被喻為是國家級建筑諾貝爾獎,各家建筑企業為了這個獎項趨之若鶩,花費許多功夫和時間,每年在申報的“魯班獎”工程時,僅在資料的審查階段就有40%之多被刷掉。在“魯班獎”工程的復查階段,對工程資料的編制和裝訂非常嚴格,內容上要做到目錄清晰,查閱方便,字跡清晰,蓋章規范,引文要有出處,各項規范和技術參數要準確無誤,稍有蔬忽,就會前功盡棄。伸報“魯班獎”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個重擔又一次落在于金燕的身上,她那瘦弱的肩膀要扛起魯班獎的大旗,擔子是不輕,從不能服輸的于金燕立下軍令狀,只許成功不能失敗。于金燕同志帶領資料組幾位同事,拿出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精神,她要求大伙,不做則己,做就做精,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能辜負全處職工的期望。在資料整理過程中她們善學勤問,查找資料,遍訪高手,向兄弟單位專家學者請教,慢慢積累經驗,加班加點工作,半個月整理出了368冊規范的技術資料,圓滿完成了資料整理工作,為伸報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2015年11月安泰小區(平煤工勞模小區)工程順利獲得國家建筑業質量最高獎“魯班獎”。
- 多年來扎實工作基礎,加上這次(勞模小區)伸報“魯班獎”,于金燕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經驗,視野也變得更加寬廣。通過與一些專家學者交流和溝通中,了解許多伸報方面的信息和經驗。今天的于金燕在土建處乃到建工集團,她人們被譽為專家型的復合人才,特別是在制作工程資料上,她有絕活也有自己的豐富的經驗。在土建處凡是不會作的資料,凡是作不出的資料找到她,她都能給你一個園滿的答復,因她對資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了然于胸。這都是得益于她平時穩建扎實的基本功。于金燕這位指導型的人才被視為企業寶貝,她先后指導過開封公司總醫院工程伸報“中州杯”的工作。最近她騁為建工集團鄭州航空港工程飛機指揮塔臺建筑工程的報獎的指導工作。
-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于金燕用她的執著、誠實,使命、青春、責任砥歷前行,這只金鳳凰永遠飛翔在建筑工地的上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