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回憶那年“武術熱”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3-05-02 18:50 來源:煤礦安全網

    回憶那年“武術熱”

    記得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因為一部電影《少林寺》,一場“武術熱”風靡祖國的大江南北,老老少少的人們都在說武術,有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還練起了武術。

    在電影《少林寺》上演之后,我當時正讀初中,班里的同學都在談論武術,我班有個名叫魏光義的同學,本來就熱衷于武術,在此之前,他就跟我們東宣化王家塬上的七老漢,老人名叫王天基,在王家,伯叔弟兄中排行老七,村里人都叫他七老漢。村里上了年齡的老人們都說,七老漢在民國的時候,曾經是紅槍會的成員,在蒲城鄉黨井岳秀的國民黨八十六師當過兵,一身武功十分了得,他的師傅黃毛(王振西)是陜西清末民初“關中四杰”之一鷂子高三的徒弟。黃毛曾經是楊虎城將軍創辦的蒲城堯山中學的武術教官,在蒲城傳授一一些徒弟。我后來查閱過武術史料,黃毛王振西在清末民初是陜西紅拳的代表人物之一,功力卓爾。

    我的一個堂兄說,黃毛王振西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到我們宣化村來過,看過他的徒弟七老漢,表演過武功,聽人說是坐盤,屬于輕功。我聽人說過關于七老漢的故事,說是有一次生產隊里的一條耕牛快要掉到田地里的一口廢棄的枯井,七老漢發現了,就上前抓住耕牛的尾巴,耕牛才沒有掉到井里,給生產隊避免了損失。再往后,每年過春節,東村里舉行武術表演,七老漢和他的幾個得意徒弟就拿出看家本領,讓鄉黨們一睹為快,見識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

    下課之后,我們就在閑諞,魏光義就問我們,少林寺的和尚能不能打過王家塬上的七老漢。我說可能打不過吧,七老漢多厲害,會猴拳,會氣功,還會袖錘。少林寺里的和尚肯定不是對手。村里人對七老漢很佩服。

    有個姓許的同學,把一件好好的衫子作了練功用的沙袋,綁在腿上說是能練成“飛毛腿”,有個姓蘇的老師說他們是腿上綁的“秤錘”。有些女同學覺得稀奇,就左顧右盼的看,到底是那個男同學的腿上綁的“秤錘”。有的同學因為練武術,耽誤了學習,沒有考上高中,家長們就唉聲嘆氣,說都是“武術”惹的禍。我就因為圖稀奇,跟著別的同學練武術,耽擱了學習,初中畢業補習了一年才考上高中,否則今天就是在村里“修理”地球的農民。(作者系陜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三一隊馬萌)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