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沖積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2-10-16 18:10 來源:煤礦安全網

    沖積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在進入暗硐以前,要先打降水井,降水間距30m,距井筒中心線距離為18m,深度以基巖層決定,井底至少進入基巖層5m。
       為了在進暗硐時能夠更好地完成打管棚工作,在明槽開挖時,在仰坡上預留施工臺階,聯合已經澆筑完成的碹體外面作為打管棚的操作施工作業平臺。
       沖積層暗硐開口以前,施工人員站在硐口仰坡上先預留出施工作業平臺上,在已經澆筑完成的混凝土碹外壁外200毫米的位置上,用管棚鉆機打入6m的鋼管棚( 為了確保注漿,在管棚鋼管上提前打好注漿眼 )進行注漿,讓每根鋼管注漿達到5MPa以上注漿壓力,確保每一根鋼管注漿內外密實、飽和。
       在鋼管棚下方支護第1個鋼拱架,形成第一個工作面,再進行開挖工作,挖至0.8m以后,安設第2個鋼拱架,再打入第2層管棚(管棚長度3.0m,打完后及時注漿),再開挖0.8m,安設第3個鋼拱架,隨后開挖第1架鋼拱架的腿部,增設鋼拱架腿。再從工作面開挖0.8m,安設第4個鋼拱架,再開挖第2架鋼拱架的腿部,增設第2架鋼拱架的架腿,繼續向前開挖0.8m,安設第5個鋼拱架上拱。開挖第1鋼拱架與第2個鋼拱架之間的底板,鋪設片石砂漿墊層,噴射混凝土進行初次支護,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段距。
       依次按照打管棚→開挖0.80m→架設鋼拱架→開挖腿部→增設鋼架腿→開挖底板→鋪砌片石砂漿墊層的循環方式。
       首次完成13架鋼拱后,形成一個9.6m的距離。及時安設6m的臺車進行二次支護。
       初次支護和二次支護之間盡量保持3.6m的最小距離。最大距離一般不能超過9.6m。
       二次支護和初次支護平行交叉作業,利用混凝土凝固時期永久澆筑混凝土地坪。
       初次支護完成后,及時采取注漿措施,封堵一次壁縫隙流水。
       二次支護完成后,對有水地方進行注漿堵水施工。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