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7061工作面鋪網、打錨桿、機尾抹角、做硐室安全技術措施
工 程 例 會
時間:2009年3月16日
地點:綜采一隊會議室
主持人:付崇禹
參加人員: 付崇禹 都基來 高海濤 李 鵬
主要內容:
分析S17061工作面在鋪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針對各種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確保工程質量。同時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抓好安全生產。
付崇禹:跟班干部盡職盡責,杜絕違章指揮,抓好安全,保證工程質量。
都基來:上幫作業時嚴格執行上幫作業制度,護好幫頂,防止掉塊、片幫傷人。
高海濤:作業時檢查作業地點瓦斯及一氧化碳濃度情況,瓦斯或一氧化碳濃度超限禁止作業。
李 鵬:引網時,保證引入寬度達到800mm,連網時鐵線綁牢,保證質量,引網時派專人操作支架,防止支架誤動作傷人。
參加人員簽字:
付崇禹
都基來
高海濤
李 鵬
S17061工作面鋪網、打錨桿、機尾抹角、做硐室安全技術措施
一、 工程概述
S17061綜采工作面已進入收尾階段,需進行鋪網打錨桿工作,另外,由于撤出需要,機尾需放炮抹角,為保證施工安全,特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二、 施工方法
1. 鋪網前需調整工作面角度跟采止線平行,工作面調角時及時調靠支架,保持正確架形,以有效控制頂板。調靠支架可采用支架側護板或用單體協助進行,施工時可根據現場情況具體安排。
2. 工作面鋪網前采高控制在3.3m,頂底板順平,支架停止前移后,架腳前高度達到3.4m。
3. 工作面鋪網前必須將工作面調直,達到“三直、兩平、一凈”。
4. 工作面支架頂梁梁端距離采止線11m時開始引網,引網用雙網,推進至鋪網位置,采煤機斜切進刀割入煤壁后,工作面運輸機推直,開始從機頭或機尾引網。引網前把鋪網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運順或回順頂板或幫錨桿上。
5. 鋪網使用金屬網為經緯網,規格為15×1.6m,頭一道引繩使用
φ15.5mm廢舊鋼絲繩,其余5道網綱使用φ18.5mm或φ24.5mm廢舊鋼絲繩。
6. 工作面打錨桿前鋪設雙網,支架不再前移后距運回順各8m鋪雙網,其余為單網。
7. 開始引網時,在頂板允許的情況下,不拉超前支架以保證網進度一致。
8. 引網時,要把頭一片網首端送入支架頂梁800mm,并保證送入量一致,降架根據頂板狀態,頂板狀態好可降兩架,狀態不好一次降一架。
9. 從引網開始至打錨桿結束,共計14刀煤,鋪10遍網,上6道網綱。網與網之間及網與網綱之間的連接均使用12#鐵線。網和網之間采用對接的形式連網,綁線間距為100mm,即每個網孔連一道,網與網之間橫向壓茬在400mm,綁線呈三花形布置,間距200×200mm,1.6m網中間的連接線在橫向搭接處擰牢,防止連接線抽線網開,上下網片在對接處連牢。
10. 第一道網綱上在首片網首端,第二道距第一道2.5m,第三道距第二道及第四道距第三道1.5m,第四道與第五道及第五道與第六道之間為1.0m,
11. 網綱與網之間的連接每隔300mm連接一道綁線。
12. 連網和網綱時必須保證質量,禁止漏連。
1. 從鋪網開始割完第10刀煤,開始上第一排鋼帶,打第一排錨桿,錨桿打在架前,梁端距300mm。
2. 進入打錨桿階段時,即工作面割第11刀煤開始,采煤機底刀滾筒距底板1m,將煤壁留出1m高的臺階,打完一遍錨桿后,采煤機再收一遍底刀,之后每遍按此辦法割煤,直至打錨桿工作結束。
3. 割完第11刀煤,支架不再前移,摘支架連接頭,在支架頂梁前打第二排錨桿,共施工5排錨桿(錨索),排距為800mm。
4. 當工作面頂板破碎時,施工5.2m錨索或錨桿錨索交替施工,當工作面片幫時,只要空頂寬度達到800mm時及時施工下一排錨桿(索),避免空頂過寬。施工錨桿(索)及所使用的錨桿(索)參數由負責打錨桿的單位另行編制安全技術措施。
5. 割第12刀煤時,利用自制工字鋼或單體支柱配合推移框架推運輸機,以后均用此辦法,直至梁端距達到3.0m為止。
6. 若發現順工作面方向有大的裂隙或由于頂板內煤層影響致使錨桿支護效果不好,視情況補打5.2m錨索。
7. 加強運回順三角點頂板管理,視情況補打5.2m錨索或給抬棚加強支護。
8. 最后施工幫錨桿,幫錨桿兩排,第一排幫錨桿距頂板1.2m,第一排幫錨桿距頂板2.5 m,兩排幫錨桿間距1.3m,在托盤前加1.2m長帶眼大柈護幫。
9. 最后一遍幫采煤機在機尾多抹一遍角之后及時打好頂錨桿。
三、 鋪網打錨桿安全措施
1. 上幫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派專人找凈幫頂浮石險塊,并設專人監視幫頂情況,鋪網時用護幫板配合木柈護幫。打錨桿時在作業地點前后5m范圍內護幫,可用φ12圓木戧在框架處配合大柈、把鋦子護幫,如頂板破碎或片幫嚴重時,用單體上托大柈護頂,木柈別幫,運輸機停電閉鎖,采煤機停電,開關掛停電牌。
2. 鋪網時,利用自制的木凳做工作臺,打錨桿時,用跳板一端搭在煤壁預臺階上,一端搭在擋煤板上作為工作臺,工作臺必須用鐵線綁牢。
3. 引網時派專人操作支架,引網人員站在架內或兩側安全地點。連網時,一架一護幫,避免煤壁片幫傷人。
4. 支架頂梁前金屬網寬度小于2.0m時及時將下一片網連上,以保證連網安全。
5. 采煤機割煤前用鐵線將金屬網吊掛好,防止采煤機割網。
6. 保證工作面煤壁垂直,不得向工作面內傾斜,不得留傘檐。
7. 采用單體(工字鋼)調靠支架或推溜時,先選好支撐點,兩人扶住單體,一人緩慢注液,待單體撐住后兩端系好防跑鏈條,人員到5米外安全地點后再注液達到要求。單體兩側5米設警戒嚴禁人員通過。給單體放液時要求使用長把工具放液。
8. 工作面要備有Φ200mm×2m的木柈5m3,Φ160mm×3m或4m的圓木40根,以備剎頂時使用。
9. 打錨桿時可分茬施工,兩組之間的距離大于10m,施工時可根據頂板情況在空頂較寬處先打錨桿。
10.作業地點瓦斯濃度超過1%時嚴禁作業。
11.工作面開器前,派專人巡視工作面情況,確認無人作業且沒有工具物料時方可開器。
12.施工過程中隊干部現場指揮協調生產,確保安全。
四、 機尾抹角、做硐室
(一)、技術要求
1. 抹角要求3.0×3.0m。機尾絞車硐室深2m,寬2m,高2.4m。
2. 用爆破的方式抹角、做硐室,爆破參數及炮眼布置見爆破說明書和炮眼布置圖。
3. 爆破后,用風鎬、撬棍將抹角、硐室位置處理平整。
4. 抹角、開幫、做硐室后由負責打錨桿的單位及時在抹角、開幫、硐室處施工錨桿或錨索。
(二)、安全措施
1. 打眼﹑裝藥﹑連線等上幫作業,嚴格按鋪網的上幫作業執行,采煤機停放在爆破地點10m外。
2. 打眼作業人員嚴禁戴毛巾、手套,要著裝整齊。
3. 爆破使用三級煤礦許用煤乳炸藥和毫秒延期電雷管。
4. 爆破母線和電雷管腳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接頭必須相互扭緊并懸掛,不得刮板輸送機等導體接觸,爆破前爆破母線必須扭結成短路。
5. 爆破前,將液壓支架亮柱﹑管線用舊皮帶保護好,防止損壞。
6. 爆破前認真檢查爆破地點及20m風流中瓦斯情況,瓦斯超限嚴禁爆破。
7. 爆破作業前爆破工必須做電爆網路全電阻檢查(參考阻值:母線為10Ω/100m,雷管為6Ω /支)嚴禁用發爆器打火放電檢測電爆網路是否導通。
8. 起爆藥卷必須由爆破工在安全地點親自制作。
9. 爆破地點附近灑水,炮后仔細檢查,防止爆破引燃浮煤等。
10. 爆破時,停乳化液泵,爆破后檢查無異常情況再開泵。
11. 爆破作業嚴格執行 “一炮四檢”和“四人聯鎖”制,爆破時,所有人員都必須在警戒線之外,爆破工最后離開爆破地點,警戒點至爆破點及起爆點至爆破點的直線距離大于100m。
12. 掌握每次打眼個數,爆破后,認真檢查瞎殘炮情況,發現瞎殘炮距原炮眼300 mm平行施工一炮眼,裝藥爆破進行處理。
13. 爆破后出貨前,先找凈幫頂浮石險塊,對幫頂打單體支柱或錨網進行支護,必要時給棚,然后,再人工出貨,同時派專人監護幫頂情況。
14. 使用風鎬應執行以下要求:
(1)風鎬所用別銷必須為標準銷。
(2)風鎬各連接處應連接牢固,并有防抽頭的連線(二次保護)。
(3)使用風鎬,檢修風鎬或更換風鎬尖時,風鎬尖不得指向人。
(4)檢修風鎬,更換風鎬尖時,必須停風處理。
15.使用撬棍時,作業人員之間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
16.施工過程中,必須有班長以上干部現場指揮確保安全。
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S17061采煤作業規程》規定。
事故案例:1973年“5.23”頂板重大亡人事故
事故經過:
1973年5月23日夜班,607采煤隊在大采區北段采煤工作面采煤作業,0時許,當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因22日二班開幫40米,由于罐籠滿還剩余6米貨未出,班長周××便安排副班長劉××帶領11人到距剩貨處24米的炮茬處放炮,自己同時帶領11人在剩貨處攉貨和打正規支柱。0時30分,6米剩貨全部攉完,其中1人見老塘處煤質好,便到老塘處扒貨,之后又有5人相繼到老塘扒貨。0時35分,當劉××等人放響第三炮時,攉貨處老塘頂板瞬間冒落,沖跨密集支護,冒頂長度16米、寬度2.8米,將周××等12人全部埋壓在內,造成7人死亡,3人重傷,2人輕傷,釀成一起重大傷亡事故。
事故原因:
1、上班放炮后沒有及時出貨,且未打臨時支柱,致使空頂時間過長,是造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下幫扒貨處缺少密集支護,頂板冒落不嚴,扒貨后導致老塘頂板來壓,造成冒頂事故發生。
3、作業人員安全意識差,違章作業,胡干、蠻干,也是造成此起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