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尋匠心·憶初心——計算機學院“蘇易行”社會實踐團隊蘇繡組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作者:楊雪丹 文諾雅 2022-08-11 12:41 來源:煤礦安全網 匠心 初心 計算機 學院 蘇易行 社會 團隊 蘇繡 活動

      為記錄、挖掘、傳播非物質遺產傳統文化,計算機學院“蘇易行”社會實踐團隊前往蘇州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分三個小組進行,受疫情影響,團隊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本次實踐,蘇繡組成員楊雪丹、文諾雅前往蘇州開展線下活動,其他成員負責在線上開展。

      現場實踐前,隊長雷雨通過線上會議明確了三個團隊的分工和具體的要求,強調本次實踐活動的目的和重大意義。

      7月12日上午,團隊成員楊雪丹、文諾雅來到蘇州街頭的各個蘇繡店近距離觀賞蘇繡在民間的具體情況。在此,團隊成員觀賞到了與不同層次的蘇繡作品,了解到其款式既有傳統的保留,又有與時俱進的創新樣式,表現形式在絲巾、背包等地有了新突破,使得蘇繡進一步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一些蘇繡DIY商品的出現,讓蘇繡的手工技藝有了更好的傳播。在欣賞蘇繡作品之余,團隊成員也對蘇繡的店員和顧客進行了一些小調查,在調查中發現疫情對蘇繡產業的影響較大,蘇繡由于其手藝特殊、做工精細也難以大規模生產。因此在現在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傳承蘇繡、推廣蘇繡還是面臨巨大考驗的。

      7月12日下午,團隊成員來到了蘇州博物館。粉墻黛瓦、如山水畫的蘇州博物館中包攬眾多“吳地遺珍”,是能夠體現吳地文化的寶藏,其中也包含了許多蘇繡珍藏,讓團隊成員觀賞到了蘇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蘇繡之美在于其做工精細、構思巧妙,其繡品主題豐富且透露著江南獨特的淡雅之美,其內容各不相同卻都展示著蘇繡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

      通過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了蘇繡的歷史及發展歷程,為保護傳承非遺物質傳統文化作出了努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燦爛的文明,不應隨著時間的長河而消逝,而應更加熠熠生輝。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