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礦業集團童亭礦推進培訓精準化
煤礦安全培訓有著自身的特殊規律,不同于一般的學院式教學。淮北礦業集團童亭礦始終秉持“培訓是最有效的安全投入、培訓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根本宗旨,從資料管理、統籌管理、過程管控等方面推進培訓工作精準化,將培訓的“軟實力”轉化成安全發展的“硬基礎”。
資料管理標準化。該礦以培訓信息化系統為培訓資料的高效管理提供極好的平臺,精準上傳培訓基礎資料,實現培訓考勤、教師授課、考試考核、評估評價、經費報銷等環節的數字化管理。培訓班資料在考試結束后,一周內完成資料上傳,及時不拖沓、準確不返工。一期一檔、一人一檔歸檔精確,三項崗位人員、班組長、地面特種作業人員、其他從業人員資格證書臺帳精準。并將培訓考勤、考核、在線學習與人證一體機對接,讓過去經常發生的代培、代考、代學等培訓造假行為無影無蹤。
統籌管理科學化。實行年初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季度謀劃階段性培訓計劃、月度實施具體培訓計劃的流程化管理。首先,課程教師梯隊化管理,同一梯隊的教師共同制定培訓教案,一起完成課程設計,自主協調授課教師及時間,避免課前找不到老師上課的“空課”現象,穩定了教學秩序;其次,堅持以精準計劃保障精準培訓。根據礦井培訓工作實際,該礦從大局著眼,從細處著手,要求脫產培訓送訓人員計劃精準,學員提早安排好個人工作、生活事項,安心參訓。按照完善的培訓計劃管理,完成全礦262期培訓班,11816人次培訓任務。同時,加強“跟進式”培訓,以“學法規、抓落實、強管理”主題活動為契機,加大了全員性專培專考力度,定期組織各級管理人員和崗位工種人員開展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崗位操作規程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培訓,舉辦脫產培訓班28期,培訓925人,提前圓滿完成法定培訓任務。
過程管控人性化。一是靈活培訓管理,貼近安全生產實際需要,突破僵化培訓方式。根據生產、輔助、地面、機關不同崗位的工作特點,采用“”教學方式‘可線上可線下’、上課時間‘可早可晚’、教學內容‘可多可少’、考試考核‘可個人可團體’。同時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找出員工技能上的短板,依照“最近發展區”教學原理,制定培訓方案,優化教學設計、更新教學內容,步步推進、層層深入,使員工能“學得會、用得好”,開心學習。二是以急用按需為拓展,推行“訂單式”培訓。立足培訓服務生產的理念,基層單位的培訓需求,就是培訓教學的目標和方向。由基層區隊和職能科室向培訓中心報送培訓訂單,經分管領導審批后,由安全培訓中心根據訂單制定方案并組織培訓。三是提倡自主學習,提升素質。為進一步破解“工學矛盾”,緩解員工工作壓力,拓寬學習渠道,該礦充分利用基層科區的公共休息區域,建設“弟子規” “曾國藩家書” “論語”三個主題“學習吧”,提供報刊、雜志、安全書籍等,陶冶情操,潛移默化培養員工讀書習慣,打造員工的心靈“充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