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大屯公司: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

    作者:侯憲英 2021-01-27 14:21 來源:中國煤炭報

    “十三五”期間,中煤大屯公司以打造一支“技能精湛、作風過硬、勇于創新”的青年人才隊伍為抓手,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工作機制,為青年成才搭擂臺、建平臺、筑舞臺。

    形成人才培養“滾雪球”效應

    2019年,大屯公司啟動了“千百十”人才培養計劃。在師徒簽字儀式上,“大屯工匠”、姚橋煤礦職工張團結向礦領導立下“軍令狀”:“礦上把這些年輕人交給我,我一定會帶好他們!”如今,他的徒弟又帶了徒弟。

    為傳承好工匠精神,大屯公司借助“大屯工匠”的影響力,積極打造技能培訓新品牌,帶動職工學文化、學技術、做大師、當工匠;在培訓中心教學樓設立專門教室、拿出專項經費,配備相關教學設施,建成以“工匠帶徒”為主載體的工作室,在全礦廣收徒。

    “公司提供了這么好的環境和平臺,我們真的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技術了。”大屯公司前來報名參加學習的一名職工說。

    大屯公司成立了黨員創新工作室,吸納各崗位技術能手成立技術攻關團隊,不斷攻克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同時大力開展“師帶徒”“一對一”幫教等技術傳承活動,形成了人才隊伍“滾雪球”效應。“首席技工”“技術能手”“勞動模范”……一連串激勵政策讓職工有了前進的動力。

    讓職工看到希望

    “職工是企業的主體,他們的成長就是企業發展的財富。”大屯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包正明說,“要不斷為職工搭建成長成才的平臺,讓職工看到希望。”

    前不久,在孔莊煤礦“我與副總工程師同辦公第二期”簽約儀式現場,一群人熱血沸騰,規劃著未來的工作藍圖。

    “我與副總工程師同辦公”通過升級師帶徒方式,由各礦專業副總工程師任導師,每位導師從全礦主體專業“雙向”選拔出1名至2名工程技術人員或高技能人員作為學員,每學期學習時間為6個月,并采用“同下井”“同辦公”“講大課”等形式,讓學員跟副總工程師一起參與到課題、技術方案、規程措施等研究、評審、會審中。導師們結合自身經驗,將學員在今后發展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識、應該儲備的能力、不可或缺的經歷一一告知,有目標引導學員,鼓勵學員多學習新知識,少走彎路,全面提升技術技能人才綜合素質。

    地質測量科測量專員李國軍激動地說:“這次與地測副總工程師周遵夫簽訂了協議,他經驗豐富,我可以更系統地學習地測知識,掌握水文判斷、地質斷層等專業常識,在他的指導下更精準地判斷、解決問題。”

    把工作干到極致

    馬樂樂是龍東煤礦掘進一隊班長。除此之外,他還是大屯公司最年輕的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對馬樂樂這樣的青年專業帶頭人來說,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在提升技術能力的基礎上,把工作干到極致。

    2007年,馬樂樂從中煤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成了一名掘進工。“這身子骨連個風錘都扛不動,下井能干啥?”初到井下時,老師傅們經常拿馬樂樂的“瘦小”說事。要想證明自己,就要在另一片天地奮力拼搏,只能靠自己的行動和實力。

    “別人不會的我得會,別人會的,我必須比別人干得更好。”馬樂樂暗自下決心,一定要讓師傅們對他另眼相看。他每天到達掘進迎頭最早、臟活苦活干得最多、學技術最下功夫。

    “那段時間感覺整個人就像坐電梯一樣,提升再提升。”馬樂樂說。

    2015年,馬樂樂第一次參加大屯公司技奧會就奪得了錨網工第二名的好成績。在此后的每年里,他都在礦、大屯公司、中煤集團技術比武中獲得一等獎等好名次,如今的他已成為“大屯榜樣”人物。(侯憲英)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