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煤礦安監局:有效運用國家煤礦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開展巡查
今年6月初以來,貴州煤礦安監局有效運用國家煤礦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對貴州轄區內各煤礦企業瓦斯超限情況進行巡查檢查。
據悉,國家煤礦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是國家煤監局對全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進行監測的網絡系統,國家局安排專人負責巡查監測工作,發現的問題會及時通報給各省煤礦安全監察局。瓦斯一直是貴州煤礦安全生產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為了全面掌握全省煤礦企業瓦斯治理情況,在國家局通報之前就將瓦斯超限情況遏制住,貴州煤礦安監局主動聯系國家煤礦安監局,請求提供預警系統賬號和密碼,安排值班室開展巡查,及時發現轄區煤礦企業瓦斯超限情況。
制定巡查工作制度 每天定期四次巡查
為有效開展巡查工作,貴州煤監局值班室制定了巡查工作制度,明確主要對甲烷超限報警濃度達2.0%、甲烷超限報警時長5分鐘以上以及其他數據異常報警的情況進行巡查,巡查工作由當班值班人員負責,原則上每天定時在9:00、12:00、18:00、22:00開展4次巡查。發現異常情況的,通過登錄“六盤水市安全云平臺”、“畢節市煤礦安全綜合監控平臺”、“黔西南州安監云平臺”或直接對煤礦進行調度核查數據異常報警原因,并及時向帶班領導匯報巡查發現問題,按照帶班領導安排進行調度處置或適時啟動“互聯網+監管”遠程非現場監察。對部分異常報警數據,需要煤礦、縣級煤礦監管部門、所屬煤監分局核實反饋文字材料的,值班人員要做好反饋材料跟蹤調度。
及時發現甲烷超限 嚴肅責令企業整改
6月23日晚22點57分,貴州煤監局值班室值班人員徐文成在通過國家煤礦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開展巡查時,發現貴州興安煤業有限公司糯東煤礦北翼運輸巷綜掘工作面T1甲烷超限報警濃度達2.34%,持續時間達10分34秒,他立即撥打電話給糯東煤礦總工程師詢問情況,該礦總工程師聲稱井下施工的時候撞擊到傳感器導致超限,徐文成立即查看了該工作面T2探頭,發現也存在甲烷超限報警情況,過了幾分鐘后傳感器數據為0,這讓他懷疑是該礦移動了探頭位置。徐文成立即將此情況報告給當班局領導。
當班局領導撥通了糯東煤礦相關負責人電話,嚴厲問詢該礦相關負責人:“你們到底是移動了甲烷傳感器還是拔掉了傳感器電源?若不正面回答,我立馬到礦上進行檢查!”
在局領導的嚴厲問詢下,該礦負責人表示將立即針對此次事件進行嚴肅調查,6月24日,該礦向貴州煤監局提交了調查處理情況報告。經調查,該礦調度室在監控中心匯報瓦斯超限后,立即通知北翼運輸巷、相關回風底抽巷、運輸底抽巷作業人員撤離至全負壓巷道新鮮風流中,其中掘進三隊隊長何某按調度室電話通知組織人員撤離后私自將甲烷傳感器移動至風筒出風口斜對面屬新鮮風流供風范圍內。該礦分析了此次瓦斯超限事故的原因,并根據上級公司防治瓦斯超限管理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理。
監測一氧化碳超限異常 督促企業開展安全培訓
6月25日,正值端午節放假期間,當天下午15點07分,貴州煤監局值班室當班人員在運用國家煤礦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日常巡查工作時發現畢節市金沙縣大運煤礦11065采面運輸鉆場一氧化碳最大值達398PPm,持續時間長達8分3秒。值班人員立即電話調度煤礦總工程師,該礦回復超限原因為11065采面運輸順槽施工補150號抽放鉆孔供水系統停水后干式打眼引起,值班室立即要求金沙縣能源局到該礦進行核實反饋。
經查實,大運煤礦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是導致超限發生的重要原因。現場作業人員違反了煤礦企業相關技術規定,出現卡鉆時未及時匯報礦調度室及現場帶班人員,未能得到技術支持與指導,導致了違章、違規、錯誤操作,是一起違章作業、安全把關不到位、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的責任事故。
該礦根據事故原因,制定了系列整改措施,明確將立即修改、補充企業相關煤層抽放設計,同時加強員工的安全知識及施鉆業務專項培訓,提高安全思想意識,定期組織學習抽采設計、鉆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以及緊急避險等業務知識,并將加強抽采鉆孔的現場施工管理,現場跟班人員務必對鉆孔的施工參數、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
截至7月20日,貴州煤監局通過國家煤礦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巡查共計發現了130余條甲烷或一氧化碳超限情況,均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了調度處置,并要求煤礦企業所屬煤礦監察監管部門進行后續整改情況跟蹤,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措施,嚴防瓦斯或一氧化碳超限隱患發展為生產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