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是煤礦的技術決策人和指揮者,負責煤礦全面技術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堅持不安全不生產,杜絕超能力生產,杜絕非法違法組織生產。
3.負責建立煤礦技術管理體系,加強技術管理,推進技術進步,提升安全技術保障水平。
4.對礦井通風及瓦斯、煤塵、火、水等災害的治理負技術責任,負責組織制定治理各種災害的規劃、治理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對治理效果進行評估。
5.負責組織對礦井地質報告進行修編,組織編制礦井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和年度采掘計劃,認真組織研究、制定煤礦的生產布局及接替計劃,確保礦井采掘接替正常。
6.組織編制礦井年度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反風演習,組織編寫反風演習計劃和實施情況報告。
7.組織編制、審查煤礦改變通風系統設計、采區設計、水平延深設計、作業規程、操作規程、“一通三防”、防治水等安全技術措施,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對煤礦的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會審并批準和督促落實。
8.審查批準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防突專項設計,審查批準并落實區域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等安全技術措施,并對其實施的效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開展安全生產技術革新,不斷提高煤礦安全技術水平。
10.每日對礦井瓦斯檢查報表、監控系統報表等進行審閱、簽字,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11.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治理的技術工作,組織制定作業場所勞動保護.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等技術措施,并督促落實到位。
12.經常深入生產現場,及時排查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制定并組織落實整改措施,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13.落實礦領導下井帶班制度,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
14.參與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查明井田范圍內的水、火、瓦斯等隱蔽致災因素,并采取相應治理措施。
15.參與組織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16.協助礦長組織事故搶險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