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遙感大數據:面向能源與環境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9年10月27-29日,徐州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面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測繪遙感大數據是研究能源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內在聯系的重要手段。中國礦業大學將于2019年10月27-29日在江蘇徐州組織召開“測繪遙感大數據:面向能源與環境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遙感大數據在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如何發揮更大作用進行深入交流,誠摯邀請您的蒞臨!
一、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
協辦單位:
中國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識中心能源分中心
自然資源部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重點實驗室
江蘇賈汪資源枯竭礦區土地修復與生態演替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江蘇省資源環境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老工業基地資源利用與生態修復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
?
二、科學指導委員會
主席
謝克昌,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華東,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鏡明,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成員
卞正富,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張紹良,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張克非,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胡振琪,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汪云甲,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高井祥,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薛? 勇,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史文中,香港理工大學教授
李松年,加拿大瑞爾森大學教授
Michel Roozendael,比利時航天航空研究所教授
Ilse Aben,荷蘭空間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John Leys,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環境和遺產部高級研究員
Gerrit de Leeuw,芬蘭氣象研究所教授
Ronald van de A,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教授
Costas Varotsos,希臘雅典大學教授
Jhoon Kim,韓國延世大學教授
Pieter Valks,德國宇航中心研究員
李? 政,清華大學教授
徐文強,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彭? 林,華北電力大學教授
楊建新,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員
?
三、組織委員會
李長貴,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張紹良,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教授、執行院長
薛? 勇,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教授
田亞峻,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鄭南山,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教授、副院長
李? 智,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院長助理
黃? 赳,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教授
秦? 凱,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
張? 華,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
閆慶武,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
范洪冬,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
閆世勇,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
郝? 明,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
四、會議總體日程
日期 | 時間 | 內容 | |
10月27日 | 14:00-20:00 | 報到注冊,云泉山莊 | |
10月28日上午 | 08:30-09:30 | 開幕式 | 環測學院B109 |
學術報告 | |||
09:30-11:10 | 能源與環境遙感大數據 | 環測學院B109 | |
11:10-12:00 | 參觀環境與測繪學院 | ||
10月28日中午 | 12:00-13:30 | 午餐,南湖教工餐廳 | |
10月28日下午 | 學術報告 | ||
分會場1: 14:00-17:40 | 大氣環境遙感1 | 環測學院A506 | |
分會場2: 14:00-17:20 | GIS與大數據 | 環測學院C410 | |
分會場3: 13:40-18:00 | InSAR與礦山測量 | 環測學院A512 | |
10月28日晚上 | 18:30-20:00 | 晚宴,云泉山莊 | |
10月29日上午 | 學術報告 | ||
分會場1: 09:00-11:40 | 大氣環境遙感2 | 環測學院A506 | |
分會場2: 09:00-11:40 | 大地測量與導航 | 環測學院C410 | |
分會場3: 09:00-12:00 | 生態環境遙感 | 環測學院A512 | |
10月29日中午 | 12:30-13:30 | 中餐,云泉山莊 |
?
?
?
?
?
?
?
?
五、學術報告詳細日程
2019-10-28 | 09:30-11:10 | 環測學院B109 | ||
能源與環境遙感大數據,主持人:Costas Varotsos、薛勇 | ||||
時間 |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
09:30-09:50 | Costas ? Varotsos,希臘雅典大學科學院院長、教授 |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of new energy ? 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
09:50-10:10 | 田亞峻,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 泛能源大數據與空間化應用探索 | ||
10:10-10:30 | Gerrit ? de Leeuw,芬蘭氣象研究所教授 | Two ? decades of aerosol retrieval: observing the evolution of atmospheric ? composition from Space | ||
10:30-10:50 | 胡斯勒圖,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 | 基于新一代靜止衛星的地表太陽能實時監測 | ||
10:50-11:10 | 何凌云,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 Construction of China's Green ?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l Inde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ergy Industry ? development | ||
?
2019-10-28 | 14:00-17:40 | 環測學院A506 | ||
大氣環境遙感1,主持人:Gerrit de Leeuw、趙傳峰 | ||||
時間 |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
14:00-14:20 | Jhoon Kim,韓國延世大學教授 | Air Quality in East Asia observed from ? GOCI and ? OMI | ||
14:20-14:40 | 郭建平,中國氣象科學院研究員 | The climatology of fine-resolution PBL ? structure in China from observations: implications for aerosol pollution ? control | ||
14:40-15:00 | Ronald van de A,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教授 | NOx emissions from TROPOMI observations | ||
15:00-15:20 | 孫? 林,山東科技大學教授 | 全球高分辨率氣溶膠光學厚度的遙感反演方法及評價 | ||
15:20-15:40 | 楊磊庫,河南理工大學副教授 | 風云三號MERSI陸地氣溶膠反演:定量能力初測 | ||
15:40-16:00 | 休息 | |||
16:00-16:20 | Ilse ? Aben,荷蘭空間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 Highlights ? from the TROPOMI SWIR channel on CO and CH4 | ||
16:20-16:40 | 李正強,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 | Polarimetric ?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 ||
16:40-17:00 | Pieter ? Valks,德國宇航中心研究員 | Tropospheric ? NO2 and ozone retrievals for GOME-2/MetOp and TROPOMI/Sentinel-P | ||
17:00-17:20 | Pradeep ? Khatri,日本東北大學助理教授 | Aerosol and cloud properties over Japan studied ? by using a ground-based sky radiometer | ||
17:20-17:40 | 羅? 濤,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研究員 | New ? global distribution of above-cloud aerosol based on CALIPSO measurements | ||
?
?
2019-10-28 | 14:00-17:20 | 環測學院C410 | ||
地理信息科學與大數據,主持人:劉濤、閆志剛 | ||||
時間 |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
14:00-14:20 | 程 ? ?勝,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 | How ? does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response to the global oil price ? fluctuations? Evidence from BRIC countries | ||
14:20-14:40 | 薛豐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 | 城市暴雨積澇數值模擬理論與技術方法 | ||
14:40-15:00 | 李 ?鋼,西北大學教授 | 中國拐賣兒童犯罪的地理學研究新進展 | ||
15:00-15:20 | 徐成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 基于稀疏偏性樣本的時空插值方法研究 | ||
15:20-15:40 | 閆慶武,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基于多源數據的人口空間化研究 | ||
15:40-16:00 | 休息 | |||
地理信息科學與大數據,主持人:閆慶武、張曉祥 | ||||
16:00-16:20 | 朱新華,河海大學副教授 | 高鐵建設對城市土地擴張的影響 | ||
16:20-16:40 | 孫亞琴,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基于Multi-view的實時協同GIS研究 | ||
16:40-17:00 | 許恒周,天津大學副教授 | 產業結構、城市規模對城鎮化質量的影響研究 | ||
17:00-17:20 | 周熙然,中國礦業大學講師 | GeoAI enhanced framework for visual ? localiz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0-28 | 14:00-18:00 | 環測學院A512 | ||
InSAR與礦山測量,主持人: 汪云甲、葛大慶 | ||||
時間 |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
14:00-14:20 | 江利明,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 海岸帶地面沉降DS-InSAR監測方法及應用 | ||
14:20-14:40 | 張? 路,武漢大學教授 | 基于時序高分辨率SAR影像分析的庫岸邊坡大梯度形變監測 | ||
14:40-15:00 | 葛大慶,自然資源部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教授級高工 | 廣域地質災害InSAR識別與監測 | ||
15:00-15:20 | P波段SAR衛星的機遇和挑戰 | |||
15:20-15:40 | 張磊,香港理工大學高級研究員 | 無形變模型假設的時序InSAR處理:以臺灣國道三號邊坡監測為例 | ||
15:40-16:00 | 休息 | |||
16:00-16:20 | 王志勇,山東科技大學副教授 | 面向沉降漏斗的InSAR礦區沉降精細化監測 | ||
16:20-16:40 | 范洪冬,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礦區大梯度地表形變SAR/InSAR監測方法 | ||
16:40-17:00 | 閆世勇,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城市廢棄礦區形變DS-InSAR監測與特征分析-以徐州為例 | ||
17:00-17:20 | 趙? 峰,中國礦業大學講師 | 面向PSI技術的穩定像元識別及相位優化方法研究 | ||
16:00-16:20 | 王? 宇,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 | 陸地探測1號:先進的衛星干涉SAR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10-29 | 09:00-11:20 | 環測學院B109 | ||
大氣環境遙感2,主持人:John ? Leys、郭建平 | ||||
時間 |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
09:00-09:20 | John ? Leys,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環境和遺產部高級研究員 | Setting ? ground cover targets to reduce dust emission | ||
09:20-09:40 | 黃文聲,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 | Remote ? Sensing for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dust storm events in Hong Kong | ||
09:40-10:00 | Muhammad Bilal,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 | Atmospheric Correction of Optical Remote ? Sensing Data (ORSD) | ||
10:00-10:20 | 休息 | |||
10:20-10:40 | Faheem Akhtar Khokhar,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 | Satellite ? remote sensing - a useful tool to bridge the gap in global atmospheric ? monitoring | ||
10:40-11:00 | 光? 潔,中科院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 | Aerosol ? Optical Depth Retrieval and Hourly Ground Level PM2.5 Estimation Using ?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Data | ||
11:00-11:20 | 沈永林,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 | The ? Interaction of Tropospheric NO2 Concentrat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 ? China using TropOMI, OMI and GOME-2 Data | ||
11:20-11:40 | 劉夢瑤, Royal Netherlands ?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 A New ? TROPOMI Product for Tropospheric NO2 Columns over East Asia with ? Explicit Aerosol Corrections | ||
?
2019-10-29 | 09:00-11:40 | 環測學院C410 | ||
大地測量與導航,主持人:張克非、高井祥 | ||||
時間 |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
09:00-09:20 | 張鴻輝,廣東省智慧空間規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 基于人工智能(AI)的智慧國土空間規劃框架構建與實踐應用研究 | ||
09:20-09:40 | 王潛心,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A ? Processing Strategy for Inter-System Biases for GPS/BDS-2/BDS-3 Combined ? Precision Point Positioning | ||
09:40-10:00 | 劉志平,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GRACE水儲量變化反演與時空特征分析 | ||
10:00-10:20 | 廉旭剛,太原理工大學副教授 | 基于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的采動地面災害實時監測與預警機制研究 | ||
10:20-10:40 | 休息 | |||
10:40-11:00 | 張秋昭,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橋梁動態監測中GPS/Galileo多路徑誤差特性分析及其削弱方法 | ||
11:00-11:20 | 常國賓,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Application ? of Machine Learning in GNSS Data Processing: Two Examples | ||
11:20-11:40 | 李增科,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 | Improved ? robust Kalman filter in GPS/UWB/MEMS-IMU tightly coupled navigation and ? indoor positioning | ||
?
?
?
?
2019-10-29 | 09:00-11:40 | 環測學院A512 | ||
生態環境遙感,主持人:李銳、雷少剛 | ||||
時間 | 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
09:00-09:20 | 李? 銳,中國科技大學教授 | Remote Sensing Evaportranspiration Rate from Land ? Surface using Satellite Passive Microwave, Visible and Infrared Synergetic ? Observations | ||
09:20-09:40 | 雷少剛,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 露天礦山生態修復中的關鍵遙感技術 | ||
09:40-10:00 | Liming Liu,Shanghai ? Ubiquitous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eneral Manager of Remote Sensing ? Division | The ? crit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 water environment | ||
10:00-10:20 | 包妮沙,東北大學副教授 | Estimating ground biomass for rehabilitated ? vegetation from large surface mine area using Worldview-3 and Sentinel imagery | ||
10:20-10:40 | 劉? 英,西安科技大學副教授 | Variations in the lake area, water level, and water ? volume of Hongjiannao Lake during 1986–2018 based on Landsat and ASTER GDEM ? data | ||
10:40-11:00 | 休息 | |||
11:00-11:20 | 劉志峰,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 | 基于夜間燈光數據的全球城市信息提取研究 | ||
11:20-11:40 | 李? 龍,中國礦業大學講師 | Modeling urban vegetation biomass with satellite and ? field observations | ||
11:40-12:00 | 張? 宇,江蘇師范大學講師 |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遙感:以徐州為例 | ||
?
六、聯系人
?? 秦? 凱:15950663287(微信同號)、qinkai@cumt.edu.cn
?? 閆慶武:13775949985(微信號:awuxuzh)
?? 范洪冬:15862165361(微信同號)、郵箱cumtfhd@163.com
?? 周熙然:19851621522(微信號:deepRemoteSensing)、xrzhou@cumt.edu.cn
?
會議地點: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
地址: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1號
交通路線
?? 徐州東站—云泉山莊:地鐵1號線–? 39路公交,全程約1小時5分鐘;
?? 徐州東站—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地鐵1號線–? 39路公交,全程約1小時15分鐘;
?? 徐州站—云泉山莊:地鐵1號線–? 39路公交,全程約50分鐘;
?? 徐州站—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地鐵1號線–? 47/47W路公交,全程約1小時;
??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云泉山莊:機場5號線–? 78路公交,全程約1小時20分鐘;
??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機場5號線,全程約1小時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