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中國礦業大學校青協“華夏情長,漢韻留香”漢文化暑期社會實踐團參觀徐州回龍窩歷史街區

    作者:鄒佳樂 2019-07-17 01:05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華夏情長,漢韻留香”漢文化社會實踐團

    中國礦業大學校青協“華夏情長,漢韻留香”漢文化暑期社會實踐團參觀徐州回龍窩歷史街區

    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地處青年路以南,彭城路以東,建國路以北,解放路以西黃金片區,總建筑面積2.3萬平米,它以文化為依托,以民俗風情為招牌,是將時尚與休閑融為一體的復合型街區,對了解徐州古代民俗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進一步了解徐州古代民俗文化,2019年7月16日,實踐團成員來到了本次漢文化實踐活動的第三站徐州回龍窩歷史街區。

    回龍窩街區始建于清朝,最老的房子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了。之所以得名"回龍窩",據徐州市志載,回龍窩因地勢低凹,雨水倒流,久積難泄,俗稱"回流渦",后諧其音,美稱"回龍窩"。回龍窩內景點豐富,隊員們按照規定的計劃在合影后首先來到了城墻博物館,博物館里保存了從回龍窩本處工地上挖出地部分明代城墻遺址,各段城墻發掘的地標都有所標記,使隊員們深刻領會到回龍窩豐厚的歷史底蘊和徐州的重要戰略地位。參觀完畢后隊員們深入街區,走進部分茶館、小劇院,探訪徐州古文化與當今商業的融合與發展,對徐州民俗的有了全新的認識。最后,隊員們拜訪了老手藝人,在店里隊員們觀賞到諸多徐州非遺文化成品如香袋,泥塑等,對徐州古代的藝術驚嘆無比。店里還有幾位實習的礦大學姐,她們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徐州的傳統文化,并認真地填寫了我們發放的調查問卷,讓我們更充分地感受到各件藝術品背后的美。參觀完后,隊員向老手藝人進行了主題采訪,并做了詳細的記錄,對徐州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通過這次參觀,隊員們深入了解了徐州古代的民俗風情的傳承與發展,在商業化利益化的今天,徐州古文化依然有一席之地。通過對徐州傳統藝術文化的了解,激發了隊員們認識和保護徐州非遺文化的熱情,對徐州的風俗人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撰寫:中國礦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華夏情長,漢韻留香”漢文化社會實踐團 鄒佳樂


    ?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