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海深處盡顯軍人本色

    作者:韓瀟瀟 2017-09-01 16:29 來源:煤礦安全網

    ? ? “趙莊鐵人”、“機電大拿”、“共產黨員”……在趙莊煤業有這樣一個人,他的身上有許許多多的“標簽”,他的名字出現在無數個榮譽冊上,他的事跡被說了再說,或許是時間過的太久,誰也不曾想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退伍軍人,他就是趙莊煤業綜采準備隊黨支部書記侯金棟。
    ? ? 十二年前,侯金棟結束了軍旅生涯,褪下“橄欖綠”,穿上“黑工裝”,成為鳳凰山礦綜采三隊的一名職工,從此扎根煤海、扎根綜采一線。然而,剛剛適應新環境不久的他,一年后,為了支援新井建設,侯金棟所在的隊組成建制分流到趙莊,背井離鄉、異地創業、加之復雜的地質條件,其中艱難可想而知,這也意味著剛剛和家人團聚不久的他再一次面臨分離的苦楚。“曾經我是一名軍人,服從命令是我的天職,脫下軍裝我仍是一個兵,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不能給‘退伍軍人’這四個字抹黑!”談及當時的感受,侯金棟沒有絲毫猶豫。
    ? ? ?一日從軍,軍魂入骨,在后來的工作當中,他多次接受企業調配,在綜采一隊一年的歷練之后,2007年3月,作為補充準備人員進入安裝隊進行學習過渡,半年后又立即參與到綜采二隊的籌備組建工作中,而真正的挑戰和考驗在這個時候才剛剛到來,談及最艱辛、最難以忘懷的時刻,幾年前與3305那場艱苦卓絕的鏖戰讓侯金棟至今記憶猶新。在綜采二隊3305工作面開采期間,史無前例的構造,頻繁的陷落柱,給機電設備的正常使用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三機設備本身老化嚴重,出矸多于出煤,矸比鐵都硬,運輸設備磨損嚴重,檢修工作量和勞動強度大,工溜溜槽換了無數,在事后,每個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都不約而同的用到一個詞“長征”。漫長的兩年,艱難的跋涉,每次機電事故的處理,侯金棟都會沖在最前面,他經常是剛上來沒多久就拖著疲憊的身體又下井了。在那一年里,晚上能好好睡上一覺的日子是能數得清的。也正因為在此期間他的突出表現,被提拔為機電副隊長。
    ? ? 當一切走上正軌,工作漸入佳境之時,2016年5月,侯金棟再次收到一紙調令,來到剛組建不久、情況復雜的綜采準備隊,當然,在這里他也迎來了新的身份,正式提拔為該隊黨支部書記。除了正常做好書記本職工作外,侯金棟不忘老本行,從提高機電檢修人員素質入手,積極給予技術人員指導,幫助他們完成多項技術創新項目,更是成為集團公司自主設計制造的8G采煤機的井下試驗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今年六月份曾創下了日割煤11.3刀的最高記錄。
    ? ? 從軍營到礦山,從一個隊到另一個隊,從一個工作面到另一個工作面,從一名普通職工到肩負重擔的領導干部,十余年間,侯金棟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公司的調配,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可以說他是趙莊發展的“見證者”,更是趙莊建設的“拓荒者”,他用實際行動彰顯了軍人本色,把“橄欖綠”精神鐫刻到閃閃發亮的“烏金黑”中。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