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弘揚傳統文化——中礦大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志愿者探訪太壸寺大殿》

    作者:鄭欣睿 2017-08-30 09:13 來源:煤礦安全網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是新世紀中國學子秉持的信念。8月29日,為傳承、發揚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前往太壸寺大殿,進行實地文化調研。

    太壸寺大殿位于涇陽縣城二條街。1957年5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太壸寺大殿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七架梁,抬梁式結構,歇山式屋頂,頂施灰布紋筒、板瓦,檐施溝頭滴水。柱頭斗拱為五踩重昂。轉角斗拱為七踩三層,補間斗拱為五踩重昂一朵。據史書記載,太壸寺為前秦苻堅(357—384)所建之行宮。北周時改作佛寺,名惠果寺。隋文帝時,改為中興禪寺。唐開元年間改稱為太壸寺。唐天寶年間救修,其時與西安青龍寺齊名.《續陜西通志稿》載:“惠果寺,即縣內大寺,唐日本太子留學于此”。金世宗、元世宗時皆重修。明正統年間重修。1932年,華洋義賑會朱慶瀾撥款維修。下午暑期實踐團成員分組在附近進行問卷調查,并派發精美礦大紀念品。

    一個國家、民族復興的前提是文化的復興,此次實地調研讓暑期實踐成員們接觸到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譜寫的優秀文化,各族人民勞動者的杰出成就,并且為后期工作展開奠定了基礎。同時在活動期間的文化宣傳也讓許多的人了解文化的魅力,共同加入宣傳傳統文化的行列。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