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弘揚傳統文化——中礦大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志愿者探訪橋陵古跡》

    作者:儲威 2017-08-29 17:01 來源:煤礦安全網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是新世紀中國學子秉持的信念。8月26日,為傳承、發揚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學院憶長安溯源團前往橋陵,進行實地文化調研。

    橋陵,又名橋冢,是唐睿宗李旦之陵墓,是唯一一座建于唐開元盛世的帝王陵墓,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城西北15公里的豐山(唐時稱為“橋山”,又稱“蘇愚山”)西南。 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唐睿宗李旦崩,歸葬橋陵。橋陵略呈長方形,東西長2871米,南北長2836米,總面積852萬平方米。橋陵建成于大唐立國近百年開元盛世的,這時國力強盛,社會升平,在陵墓建筑中都有反映:石刻藝術造型力求展現富貴氣象的宏大、壯麗,陵墓建制高大宏偉。唐睿宗橋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藝術是唐代繁盛時期的代表,與乾陵并稱為唐代陵墓石刻藝術之最[1] 。天寶十四年(755年),杜甫由長安至奉承看望家人,除寫成有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長詩外,還寫有《橋陵詩本十韻因呈縣內諸葛官》。詩中對橋陵的建設及官沒宮女供養猶如皇帝生前情況,作了形象的描述。下午暑期實踐團成員分組在遺址內進行問卷調查,并派發精美礦大紀念品。

    一個國家、民族復興的前提是文化的復興,此次實地調研讓暑期實踐成員們接觸到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譜寫的優秀文化,各族人民勞動者的杰出成就,并且為后期工作展開奠定了基礎。同時在活動期間的文化宣傳也讓許多的人了解文化的魅力,共同加入宣傳傳統文化的行列。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