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端午:鄉土記憶中國心

    作者:劉鵬雁 2017-05-26 18:37 來源:煤礦安全網

    鄉土記憶中國心

    于丹說:“我們這個農耕民族的節日,有一種接地氣的儀式感,進入到這些儀式,必然有一種約定俗成的情緒可以被喚醒。”

    每到端午,最懷念的就是奶奶手捻的五色繩。簡單的樣式,將五種顏色兩兩互相搓成一股,配上珠子、桃核、小鈴鐺,再打結即可。端午前,奶奶早早地就坐在院子里給孫子孫女們準備了,老人家眼神不行,搓捻繩子卻相當熟練。每年的五月,手上腿上總是花花綠綠一片,小伙伴們互相比著,看誰的繩子漂亮。端午過后,媽媽會在一個蟬鳴聒噪的午后,把繩子剪斷,一條條掛在樹上,希望能把瘟疫疾病帶走,保我們平安。

    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五色繩的儀式慢慢消退,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是否還有緣戴上古老中國最傳統的手工制品。上了大學后,曾經在一條偏窄巷子里,偶遇過一條異常精致復雜的五色繩,買上后竟然戴了一年,沒有媽媽的提醒,居然不知道最后是扔到河里還是樹上了。

    現在回想起來,真心懷念那些翩躚遠去的舊時光,那些關于鄉土中國的記憶,記憶里還漾著淡淡的草香。

    端午,若是沒有了屈原,恐怕很難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節日,更難以形成今日大江南北如此統一的淳樸的民風民俗。在今天的楚地,我想人們一遍遍地賽龍舟,也是在一次次打撈屈子的心事。屈原本性上是一個恣肆浪漫的詩人,但在文化價值認同上,卻是一個現實的儒家踐道者。世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混濁唯我獨清。滔滔一江水,寂寂一個人,既然不甘茍且偷生,也找不到茍活的理由,那就以鴻雁展翅的姿態,放縱生命最后的飛翔。作為一個樂生而不崇尚死亡的民族,主動選擇結束生命,一定有比生命更崇高的理由。殉國其實是殉道,殉自己內心的操守,殉自己的一顆心。屈原的縱身一躍,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孤獨的身影,中華民族最揪心的一次感動。他用自己的一己之身,灌溉了后世的文明;用一人之死,成全了無數知識分子的永生。

    兩千多年了,因為屈原,粽香飄過了大江南北,五色繩保佑了大小孩童,龍舟的號子也響徹了五湖四海。今天的屈子魂魄,依然縱情飛揚。

    我想,端午節不僅僅是一個假期,也是一次喚醒,喚醒那些鄉土中國的手工記憶,喚醒我們輕易不提的中國心。我們愿意靜下來,閉上眼睛,聽聽那些遠古時空里關于這個日子的所有回響。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