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逼”出來的技能大師——記“全國第十三屆技術能手”胡世澤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7-01-17 14:14 來源:煤礦安全網

    重慶市“第三屆優秀技能人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第四批煤炭行業技能大師”——渝陽煤礦員工胡世澤,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獲得了一個個含金量十足的榮譽。2016年11月29日,他再次獲評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第十三屆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這個人非常牛,不但電工技藝高超,還喜歡搞點小創新、小發明,解決了礦井安全生產中的不少技術難題”。在渝陽煤礦運輸隊,提到胡世澤的名字,他的工友們無不豎大拇指。而他的成才經歷,也可以說是被“逼”出來的。

    被“逼”,苦練電工技藝

    胡世澤是一名“礦二代”,1995年從公司技校畢業后,子承父業,到運輸隊電工班當了一名維修電工。

    有句老話:鉗工緊,鉚工松,吊兒郎當學電工。剛當上電工那會兒,胡世澤僅把電工當作能養家糊口的一個工作。

    一天早班,隊上安排他到一個運輸小斜坡去安設回鈴信號,忙活了5個多小時后,滿頭大汗的他也沒能將信號線接對,無奈之下只得打電話向班長求助。

    “都說虎父無犬子,我看有的人是虎父養犬子哦”。工友的話如麥芒扎到了胡世澤的心尖上,他暗下決心要當一名好電工,不給父親丟臉。

    從《電工基礎》到《弱電基礎》再到《可編程控制器》等,20多年來,胡世澤自掏腰包購買了80余本電工方面的書籍進行鉆研學習,在實踐中積累,他如同電容器一般不斷地儲蓄著電荷。高級電工、電工技師、高級電工技師,20多年的積累,讓他逐步成長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并當上了運輸隊機電副隊長。

    “電氣設備上的‘疑難雜癥’,只要他一到,包管藥到病除。”這是同行對胡世澤高超電工技藝的評價。20多年間,經他排除的各類電氣設備故障不下300件次。

    一次,渝陽礦水井灣立井提升排矸系統出現故障,絞車一啟動就停車。由于該提升系統是礦井矸石、材料運輸的咽喉,絞車不動,全礦的采掘生產就要停擺。

    正巧當天胡世澤到孩子學校開家長會,隊上就安排了另外兩名電工去處理,眼看3個多小時過去了,仍沒能找出故障原因。運輸隊隊長李朝陽只得給胡世澤打電話求救。胡世澤火速趕回礦上,僅僅花了1個小時,就成功排除了故障。

    “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要轉,但水井灣立井提升排矸系統離了胡世澤就有可能不轉!”同事們打趣地說。

    被“逼”,搞點創新發明

    排除電氣故障對胡世澤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他最感興趣的是搞點小發明來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2003年8月的一個中班,他在渝陽礦提升斜井跟班。在提升運輸過程中,自動擋車門拒動,導致礦車下道而損壞擋車門,影響了一個班的提升作業。胡世澤也因此遭受了考核。

    能否安設一個傳感器,讓自動擋車門在拒動時提醒絞車司機停車呢?胡世澤心里想。下班回到家,他一頭扎進了書房。查資料、計算絞車運行速度、設計圖紙、論證安設傳感器的可靠性……一夜鏖戰,自動擋車門拒動保護裝置應運而生。

    這次成功更激發了他搞小發明、小創新的興趣。20多年來,他自主和參與研制了“ZK-58型抽風機啟動柜、正反隔離開關閉鎖裝置、空壓機斷水超溫報警裝置”等20余項小創新、小發明項目。

    胡世澤說,他沒有刻意想要發明什么東西,所有的小發明、小創新項目,都是因為生產過程中遇到了難題,被“逼”著去破解這些難題。

    2016年2月13日,該礦水井灣立井提升排矸系統發生了一起受傷事故事故原因是一名員工在使用小絞車配合滑車倒牽引礦車時,違規操作絞車致滑車損壞,濺起的滑車碎片將這名員工頭部擦傷。

    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胡世澤設計制作了一套地面運矸自動化控制系統。那段時間,他白天跑現場測量各種參數,晚上閉門思考論證。有時為了測量一個數據,在現場一呆就是一整天。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0多天的努力,他完成了“水井灣地面運矸自動化控制的設計制作方案”。該自動化控制系統投入使用后,推車、翻矸等工序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控制,避免了人員操作帶來的不安全因素。故障時,推車系統和翻矸系統也可切換到手動操作,避免影響井下生產。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