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學院舉辦“勤于思考 努力踐行——持續創新圍巖控制技術”講座
5月8日下午,由校團委主辦、礦業學院承辦的鏡湖大講堂系列講座之十一“勤于思考 努力踐行——持續創新圍巖控制技術”在鏡湖大講壇舉行。此次講座主講人為礦業學院院長張農教授。講座由采礦工程系副主任李桂臣教授主持。
講座上,張農教授從深度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奧運精神與技術攻關、一個故事與持續創新以及掘和采的科學結合四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巷道圍巖控制技術中持續創新的重要性和采礦工藝的變革方向,并結合自己多年的科研與實踐工作經歷,鼓勵學生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加強實踐,樹立行業信心。首先,張農教授從煤炭開發歷史及發展態勢出發,全面地分析了天然氣、水電、核電和火電在中國能源資源所占的比重,得出“煤炭是中國最經濟的能源資源”的結論,并解釋了什么煤可采、什么煤該采的重要問題,并表示希望大家能養成深度思考習慣。其次,張農教授以“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談到了煤巷錨桿支護發展過程中的技術攻關過程,提出錨桿支護的發現方向同樣是更快、更高、更強。接著,張農教授通過扁鵲三兄弟的故事,將扁鵲三兄弟類比到巷道支護發展中問題解決的三個途徑,并指出要向二兄弟“學習”,在問題剛剛發生時就做出正確的決定,在此基礎上做到持續創新。最后,張農教授提出了當前采礦工藝應該更多地引進機械化程度較高的配套設備并將其應用于采礦,并提出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思考同樣重要的是努力踐行的堅守”。
講座結束后,張農教授對學生現場提出的問題一一做了詳細的解答。學生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講座,自己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采礦專業,堅定了行業信心,同時,也感受到了礦業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學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