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的“發明家”
29歲的賈金梁是陽煤集團五礦運輸工區綜合隊的一名掛職技術員,畢業于陽泉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自從2009年8月被分配到五礦運輸工區綜合隊以來,他始終注重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扎根生產一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為了運輸工區公認的青年“發明家”。
2009年8月他剛參加工作被分配到運輸工區綜合隊井下維護組,承擔電機車逆變電源和載波電話的維修以及“信、集、閉”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工作中他勤于動手、善于動腦,把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實際工作有機地結合,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難題,有不懂不會的,他就虛心請教老師傅,利用業余時間查閱相關書籍,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技能,在青工中發揮了表率作用,隨后的時間他還不斷學習,參加工作一年后考取了高級工職稱,現在他已經成為了一名電氣工程師。經過自已的努力,具備了較強的工作能力,能夠從容的處理一些突發情況,成為了綜合隊的青年突擊手,2010年8月在集團公司組織的電機車修理比武中,他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并獲得了《先進工作者》稱號。
在平時的工作中,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與要求,把最方便最可行的技術方法運用在平時的維修操作上,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將信集閉的日常維護和生產工作做好。2011年11月因載波電話機已無法滿足五礦電機車運輸的通訊需求,他帶領突擊小組歷時4個月,組織漏泄通訊設備的安裝和調試,鋪設漏泄電纜約24公里,安裝漏泄通訊大小設備共150余臺,2012年3月該設備正式投入使用。對比原有的載波電話,從信號方面來看,漏泄通訊系統語音信號更加清晰,運輸大巷實現了通訊無盲點。從功能上看,漏泄通訊設備設置有多個通訊頻段,不同的水平使用不同的頻段,方便管理,還可以自由切換。同時還實現了撥打內線有線電話的功能。從通信范圍來看,載波電話的最佳通訊距離是3000米以內,而漏泄通訊設備在五礦井下最遠可到南翼6800米,同時井上方圓一公里之內通訊效果依然很清晰。很好的解決了井下通訊聯絡問題。
由于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現,2012年3月賈金梁同志被任命為運輸工區綜合隊的電氣技術員。2012年5月參與了運輸廠房培訓基地的設計,為施工負責人設計了三維施工效果圖,積極組織基地的施工建設。目前該項目已經竣工并且投入使用。
2012年集團公司為進一步加強井下絞車運輸的安全管理,提升運輸裝備水平。特推廣使用絞車控制信號人員識別卡裝置,2012年4月組織安裝絞車控制信號人員識別卡裝置10臺,6月作為現場安裝過程中的技術指導,安裝絞車控制信號人員識別卡裝置20臺,并對屬地管理單位技術員以及絞車司機和信號員進行了專業培訓。目前我礦的30套絞車控制信號人員識別裝置已正式投入使用。作為2012年標化工程的推進項目,第三批的絞車控制信號人員識別卡裝置20套已經到貨。目前已全部正式投入使用。
2012年集團公司組織的運輸專業比武,該同志作為10噸架線電機車直流調速器組裝方案策劃人,親自擬定比武方案和評分標準。并組織綜合隊參賽人員積極訓練。在8月25日的實操比武中,該隊參賽人員分別獲得了第一、二、五名的好成績。
工作上賈金梁能夠獨當一面,他還利用業余時間琢磨安全方面。鑒于煤礦行業事故頻發,煤礦員工的安全教育又單調。2011年年底,他帶領的研發小組成功制作出一套煤礦事故案例模擬系統。該系統是基于虛擬現實技術開發出來的。它能夠真實的還原事故現場,模擬事故發生的經過,并通過三維動漫的形式表現出來。還可以實現人機交互,以事故當事人的視角再現事故,并指導如何正確操作才能故避免事故的發生,大大的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意識。
綜合隊承擔著井下上千輛運輸設備的檢修任務,每臺設備都必須建立檢修檔案,檔案數量非常多,檢修完某一車輛,填寫檔案記錄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月末統計工作量的時候,還需要對當月工作量進行總結,每種設備檢修了多少臺,編號分別是多少。這就要花費很長時間去統計,浪費了組織生產的時間。再者如何判斷并迅速找到應該檢修的設備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直接導致設備超期服役或帶病運行或者設備的重復檢修問題,由于無法掌握設備的檢修狀況,往往同一設備在一個檢修周期內會被檢修多次,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
為了解決以上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希望檔案能夠自動化,簡單化。單純的用自動化辦公軟件建立設備電子檔案,可以解決查找繁瑣的問題,但是還不足以解決其他的問題。所以賈金梁同志自行開發了一款軟件,經過一個多月的設計和7次版本優化升級,終于完成了《設備檢修存檔軟件》的開發。該項目實現了設備檢修檔案的無限期保存功能,節約了人員填寫和查找記錄大量的時間,有效保證了記錄的真實有效性。更重要的是通過周期的設定,能夠自動提醒檢修人員該設備的運行期限。同時它的運用也節省了大量的記錄本印刷、裝訂成本。
除了運輸設備,其余的一切具備檢修周期的設備均可使用該軟件。
賈金梁同志先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由于他的突出表現先后獲得了《先進生產工作者》、《優秀共青團員》、《安全生產文明家庭》、《優秀徒弟》、《十大青年安全衛士》、《優秀高校畢業生》等榮譽。工作中他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領導、同事學習,同時還憑著自己的責任心和自信心,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在全區青工中樹立了榜樣,這樣的青年才是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陽煤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