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運行勇擔當——記西露天礦運修廠檢修隊發動機組組長高成樹
“良好的檢修技能借助于得心應手的工具或設備,往往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成樹
為確保運行勇擔當
——記西露天礦運修廠檢修隊發動機組組長高成樹
■攝/文 王明崇
西露天礦運修廠檢修隊發動機組組長高成樹,參加工作30年來,憑著過硬的專業技術,曾連續兩次摘得市“技術狀元”的桂冠,先后榮獲省“煤炭系統標兵班組長”、“五·一”勞動獎章及市“工人專家”等諸多榮譽。工作中,他愛崗敬業,鉆研技能,稱得上是員工心中的主心骨。
刻苦鉆研技術,勤學苦練當能手
一直以來,“學好維修技術、強化故障判別能力,保證安全運行”是高成樹的工作準則。
為了學好發動機維修技術,及時掌握設備第一手材料,高成樹自打參加工作那天起,只要有時間便盯守在現場查看設備的運行情況。這期間,只要礦里有需要修理的發動機,他都反復進行拆裝,不僅一邊拆一邊研究,而且還寫下了十幾萬字的讀書筆記。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到書店查閱相關資料,晚上挑燈夜讀,自學了《采礦汽車維修使用指南》《臨時故障的中斷與維修》等技術書籍,遇到問題就向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請教,絕不放過任何“疑點”,直到熟練掌握了發動機的各項維修技能。而由他整理撰寫的《發動機基礎知識》筆記讀本,更成為了采礦汽車司機們參加培訓的必修教材。同時,他還成功地探索出了一套發動機維修、操作要領及注意問題的方法,并匯編成《西露天礦礦采汽車發動機操作及注意事項》一書,為確保采礦汽車安全運行積累了寶貴經驗。
破解技術難題,確保運行勇擔當
別拉斯采礦汽車是西露天礦坑下生產運輸的主要設備,由于該車服役多年、設備技術落后、各部件老化嚴重,導致發動機使用壽命短、渦輪增壓器過熱、冒黑煙、油耗高等現象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設備安全運行。
為了保證安全生產,礦里決定對別拉斯采礦汽車發動機進行升級改造。在改造過程中,由于受車架平行度、發動機重心高度等多種因素制約,導致改造后的發動機產生了嚴重的“共振”現象,一時間成為了技術“瓶頸”。高成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天不停地研究分析設備結構,查閱技術資料,并多次向廠家進行咨詢,又經歷了20多次的反復試驗,終于破解了技術難題。
而后,他和其他技術人員又對廠內的25臺別拉斯采礦汽車全部進行了改造,使車輛狀況得到了根本好轉,發動機使用壽命也由原來的3500小時提高到現在的10000小時,每年可節約燃油消耗費及配件費達190多萬元。
開展技術革新,勇于突破當先鋒
高成樹常說:“良好的檢修技能借助于得心應手的工具或設備,往往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運修廠發動機檢修作業都是采用吊車來回翻轉,但由于發動機體積較大,吊裝十分不便,翻轉過快容易傷人,而翻轉不到位又無法裝配。特別是安裝發動機活塞時,如果沒有相應的專用工具,不僅費力費時,而且還容易造成活塞環斷裂而發生設備故障。
高成樹結合日常檢修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帶領小組員工利用工余時間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活動。經過努力,他們先后研制出了發動機試驗臺、電動發動機翻轉架及發動機清洗池等諸多輔助設備,同時還結合實際自制出了活塞安裝器、氣缸蓋打壓器等20余件維修配套工具,既保證了修機安全,又提高了工時效率。經統計,僅電動發動機翻轉架一項,就為企業節省外購資金20余萬元。
多年來,高成樹以堅定而樸實的信念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著。有人曾計算過,近些年,他義務獻工1020天,相當于比別人多干了近3年的活兒,經他維修保養過的設備故障率比往年下降了40%,無形中為礦山節約資金上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