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干部要跳出“不擅干”的現象“怪圈”(琥珀)
記者近期調研發現,一面是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任務艱巨,一些地方2015年的目標任務完成堪憂,部分官員“發展之招”匱乏,思維有定勢、路徑存依賴。當前,少數干部“不擅干”的現象在不少地方存在,與形勢和任務要求不相適應。(12月14日 新華社)
發展,要圍著“人”轉;事業,要依靠“人”干;成果,要讓與“人”享;和諧,要動員“人”建。眾所周知,發展是社會經濟前進的齒輪,發展搞不好那就只能“落后挨打”。而現如今,部分官員思維定勢、路徑依賴,“發展之招”匱乏在當代新常態下與當下形勢和任務要求極度不符。試問,思想都禁錮在固定的框框中,哪還有眼界高瞻遠矚,推陳出新。“發展之招”匱乏那也是必然。
“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官員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并非“無風不起浪”。主觀上講是不敢擔當,膽小怕事,喜歡“明哲保身”。客觀上講當前干部管理政績考核、問責機制“身體欠佳”,干部選拔任用“只上不下”現象視乎也見怪不怪。試問,在這種不需要作為的環境下都能晉升,那還干嘛“畫蛇添足”?有如此思想,墨守成規就變得“理所當然”。
但古人說得好:“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試問,哪個經濟發達的地區干部不是與時俱進、敢闖敢為、勇于創新,轉變思想觀念,不斷摸索新路子,收集好方子,當然成績斐然不言而喻。反觀個別地區的干部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遇到新問題“躲著走”,遇到跨界“很犯愁”實屬不應該。
“推陳出新,饒有別致”,跳出“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是當前對各黨員干部的必修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要求各級干部必須率先垂范、忠誠、擔當、干凈,履職盡責。在新形勢下必須認清形勢,明確使命,勤學善思,不斷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和執政能力才能做到觀念新,觀念新才能思路新,思路新才能措施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紙上談兵或者照搬照抄只會僵化不變,甚至與預期目標南轅北轍。因地制宜,積極行動起來才能闖出新路子,拿出新辦法,取得新成效。
觀念新,銅變金;觀念舊,鐵生銹;只有摒棄陳舊觀念,建立健全制度,去腐留新,才能鼓勵干部大膽創新、銳意改革,激發出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才能將服務人民變為動力;解放思想變為活力;互惠合作善借力;科學發展才能增實力。(琥珀)
姓名: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