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煤炭這十年”:成長的煩惱
??? 10年前,我是一個向“三”奔走的小伙子,不緩不急,做著《中國煤炭報》新聞版的編輯,下班之后逛逛DVD商店,看看又有了哪些新片,和一位大哥合租一套兩居室,輕松自在;如今,我成了一個向“四”狂奔的“中年小伙子”,負責《中國煤炭報》的專刊版面,有了自己的房和家,有了一個一天到晚和我斗智斗勇的娃,偶爾量量也會發現自己高血壓。時不時也會看看以前的日記,即便是流水賬也會看得津津有味,只是會經常性地感嘆一聲:“唉,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間我就胖了。”
??? 10年前,煤炭行業剛剛從世紀之交的低迷中走出來,夏天是迎峰度夏、拉閘限電,冬天是煤電頂牛、(合同)有量無價,真真是沒事偷著樂的日子;如今,誰也說不出一年中哪里是峰,煤價像是坐上了從珠穆朗瑪到馬里亞納的滑梯,一路向下不回頭。很少有人會想到,短短時間,煤炭市場直接從夏到了冬。即便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煤炭人,也被嚴冬凍得不輕。我想,總會有人心生感慨:“唉,時間過得可真快,好日子咋過得那么快?”
??? 小時候看過一部叫《成長的煩惱》的美劇,講述了一個家庭的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當時,最喜歡那個調皮搗蛋、成績不好的老大邁克,沒有什么其他原因,只是覺得他有趣,他快樂。過了20年,我發現,我還是喜歡邁克,因為他有趣,他快樂。人們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是會成熟的。但我發現,對待很多事物的看法,現在的我和20多年前的我沒有什么差別。有時我會想:這是晚熟過分呢,還是早熟過頭了?
??? 或許這樣想并不準確,因為我確實還是感覺到一些變化的。比如,面對我的兒子。我希望他過得有趣、快樂,但又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個在很多方面符合“社會規范”的人,這樣,我就需要對他進行一些必要的約束,這種約束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快樂。比如,面對我的父母。以前,他們是我可以依靠的大樹,現在,大樹老了、病了,而原來的小樹變成了大樹,離開的時候,多了很多的牽掛。有時我會想:或許,這就是成長吧。
??? 大學畢業之前,我對煤炭的了解僅僅是幾個有代表性的事物:大同,神府東勝,礦難,等等。直到畢業后來到煤炭報,我才慢慢地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發現它遠比人們所認為的那樣豐富、有趣,幾乎所有社會上的問題,在這個行業都會出現。這個行業就是一個小社會,很多問題遠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直接。
???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總有崎嶇,總有驕陽》(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全文),大意是說,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煤炭企業已經有了足夠的抵御市場嚴冬的本領。現在我承認,事實打了我的臉。三四年的時間,煤炭行業已近全行業虧損,停薪降薪、人員分流已經在很多企業出現。盡管煤炭企業在所謂的“黃金十年”中發展壯大,很多企業也發展了非煤產業,但這些似乎都抵抗不了效益的大幅下滑。
??? 煤炭企業效益的大幅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場嚴重供過于求帶來的煤價長時間的大幅下跌。市場本就是供求雙方角力的舞臺,要想市場恢復平衡,需要從供和求兩方面來看:需求確實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大,總量也并不低。簡單推算下就能知道,平均每天全國要用掉不少于1000萬噸煤炭,這絕不是小數目。需求量這么大還會嚴重供大于求,只可能是供應端出現了問題。
??? 在我看來,過快且無序的產能增長造成了目前產能過剩局面的出現。其實,大多數資源類行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投資高、建設周期長,因此對市場走勢的準確把握就至關重要。可惜,沒人能準確地預測市場,于是,對市場盲目的樂觀就會讓人們一遍遍地犯錯。從這個角度來說,煤炭行業在發展,市場在成熟,但也會不停地面對成長的煩惱。
??? 人到中年的一些經歷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這是一種成長,有快樂,有煩惱。有了這樣的經歷,人生才完整;這樣的經歷,才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厚實——當然,這并不是指身材。同樣,我相信,一個行業也會必然出現高峰和低谷——除非是那種即將消亡的行業——低谷也是一種經歷,能夠淘汰一些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讓更好的企業生存下來,發展壯大。想想過去的“黃金十年”,不正是發生在很長時間的一段低谷之后嘛。所以,對一個行業來說,低谷也是一種財富,機遇或許就蘊藏在這寒冬中。
(作者:中國煤炭報社專刊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