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每天到線路上轉轉,心里才踏實!” ——記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運輸部工務段東部隊隊長孔令志

    作者:蔣秀春 2015-08-27 17:06 來源:煤礦安全網

    文/主任記者 蔣秀春 圖/高 峰

    在供暖管線搶修現場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工程施工現場他總是最后一個離開,維修時遇到棘手問題他總是沖在最前面,他就是暖氣廠望花供暖處管工班班長王碧祥。

    冬天一身霜,夏日一身汗,晴天一臉灰,雨天滿身泥。有人說他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而他卻總是笑著說:“這沒啥,只要工作任務完成了,我心里就高興。”

    同事眼中的“細心人”

    冬季供暖任務艱巨,突發狀況時有發生,然而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王碧祥總是處處干在前。

    2015年1月的一天,天空飄著雪花,王碧祥和工友像往常一樣在巡視外線,突然發現望花區建新地區7號樓1單元的進戶池在冒熱氣。他們趕緊把蓋板掀開,發現進戶管出現漏點,正在向外面噴水,而積水已經沒過了進戶池子的一大半。他們立即決定用水泵把水抽出去。為了爭取時間,來不及換上靴子的王碧祥第一個跳進了近一米深的進戶池內,全然不顧四五十度的熱水噴濺在身上。不一會兒,他的渾身上下就濕透了,然而他仍舊往進戶管上纏皮帶。在他們的奮力搶修下,終于在晚上8點多鐘將漏水的管線修  沒見到孔令志之前就聽說見他不容易,因為他今天在龍鳳,明天就可能在大乙烯。這不,周一上午的時候,記者在龍鳳站五道道口見到了他。原本以為面前站著的應該是身材魁梧的典型東北漢子,可實際上孔令志個頭不算高,身上更是精瘦,由于常年風吹日曬,才38歲的他面色黝黑,略顯滄桑,以至于他自嘲說:“干我們鐵道工的,哪里有白凈的啊!”采訪就在這樣輕松的氣氛中開始了。

    1995年剛剛年滿18歲的孔令志就來到運輸部工務段做了一名鐵道工,這一干就是20年。如今他已經從一名技校畢業的學徒工,逐步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領頭人。他所在的東部隊擔負著100多公里鐵道線路、上百組道岔的維修任務,維修區域大部分都處在集團公司支柱產業——油母頁巖、煤炭運輸的咽喉要道上。

    用雙腳“丈量”線路

    從南臺車站以東開始到劉山,到新屯,再到大乙烯、小乙烯,線路和道岔結構復雜、通過車流密度大,東部隊的40多名員工要負責這片區域內的所有鐵道維修、維護任務。人少活多是孔令志無法改變的現實,怎么辦?只有積極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這一條路可以走。為此,孔令志常常跟大家說:“做為鐵道工要腿勤走到位、眼勤看關鍵、手勤多治理,用勞動換平安。”他堅持每天開好班前會,過好安全活動日,向員工講形勢、交任務、提要求,不斷提升員工自我保護意識和自主保安能力。他堅持有施工就必到現場,指導、監督施工作業的每一個環節,同員工們一道緊螺栓、埋道床,施工不結束絕不離開現場,確保施工現場安全。他時刻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帶頭制定執行半日盯現場半日檢查、雙休日、節假日上線巡視檢查的工作制度,檢查巡視線路設備設施的安全狀態。他平均一周就要巡視轄區內線路一次,平均每天步行5公里以上,他是在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線路,守護著線路的平安。

    用心排除隱患

    “線路保持的好不好,用心不用心差別很大。”孔令志深知這一道理,為此,他加大了對重點區段的檢查頻率,對檢查出來的隱患問題每天進行登記匯總,集中力量進行處理,既解決了維修力量不足的問題,又確保了各類隱患得到及時整治。工友們都知道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一旦發現線路安全隱患,無論什么時候都能找到他。無論什么時間,只要電話一響,孔令志立即放下手里的事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即使是春節,他也放心不下線路。今年大年初一那天,他巡視到東崗站內36號道岔時,發現岔區魚尾板出現裂紋。如果不及時處理,下趟列車通過就有可能折斷,引發行車事故。因此,他立即向段調度室進行匯報,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搶修,避免了險情事故的發生,保證了安全運輸生產。他常說:“我們干工作要有責任心,不能憑僥幸、靠運氣,干就要干好,得對得起自己的崗位。”

    用知識武裝頭腦

    “工務段干的大部分活都是體力活,全靠人力,原來人最多的時候工務段有上千人,現在整個段才幾百人。”孔令志指著正在道口挖枕木的挖溝機深有感觸地說,“要是沒有這些大型設備,這些活只靠我們幾十個人真干不過來。”面對工務段工作從簡單的純體力勞動逐步向機械化、科學化發展的趨勢,孔令志深深懂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他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利用工余時間認真學習鉆研《鐵路線路維修標準》等業務技術書籍,為自己充電、加油。遇有弄不懂的問題,他就反復研究,以一個學徒工的身份虛心向老師傅、老前輩請教。幾年下來,他熟練掌握了線路抬道機、搗固機等設備技術原理和操作方法,在榆林、靶場沉區線路抬道和東崗抬道、東舍場總站煤線抬撥道等施工中,他運用養路機械作業知識和科學養路作業方法,高質量地完成了施工建設任務。“如果自身業務素質跟不上,就適應不了企業的發展和工作需要。”孔令志常說。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18歲到38歲,他就這樣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留在了崗位上,把自己的青春與汗水揮灑在了蜿蜒的線路上,猶如一顆道釘,牢牢地釘在百里電鐵線上,只為心中的責任與擔當……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