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茂林副廳長在全省煤礦防治水及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全面強化措施 嚴格落實責任 努力構建煤礦防治水長效機制 ——全省煤礦防治水及防汛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省煤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楊茂林 (2015年6月25日)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省煤礦防治水及防汛工作會議,這是當前在我省煤礦防治水形勢嚴峻以及進入夏季汛期情況下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關于煤礦防治水一系列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夯實煤礦防治水安全基礎,努力構建煤礦防治水長效機制,遏止重特大透水事故的發生,促進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明顯好轉。 剛才,大家觀看了近期兩個典型水害事故案例,山西煤監局賈師文副局長作了重要講話。通過剖析這些典型事故案例,我們心情是沉重的,安全壓力倍增,痛定思痛,我們要從中進一步汲取事故教訓,透過事故表面現象解析內在實質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提升基層和煤礦企業全面防范水害事故的能力。 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全省煤礦防治水工作回顧 近幾年來,全省煤炭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講話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重要安排部署,特別是按照王儒林書記關于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講話和李小鵬省長提出的“三個決不能過高估計”、“三個敬畏”和“三個越是”的要求,堅持“摸清水、治瓦斯”兩個重點,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防治水原則,堅持“四不兩直”開展“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安全檢查制度,強化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安全措施落實,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全省煤礦防治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建立了省市縣防治水組織體系,確保防治水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為了切實加強煤礦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省廳成立了煤礦防治水工作領導組,全面指導推進全省煤礦防治水工作。各市、各煤炭集團公司均成立了相應的煤礦防治水領導機構,保證了各項政策措施上下一致、順利實施。同時,省煤炭廳成立了煤礦防治水專家委員會,指導服務煤礦防治水科技應用工作,開展重大防治水技術難題攻關研究。五大集團公司也在自主探索研發的基礎上,積極與科研院校合作,全面推進了探放水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 2、確立了全省煤礦防治水“紅線”管理制度,嚴肅查處違反防治水規定的行為。為了全面強化煤礦防治水工作,省廳專門出臺了防治水基礎管理“十條規定”,形成了全省煤礦防治水工作“紅線”管理制度。同時,對違反“十條規定”的,采取停工停產、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等措施,構建多措并舉抓防治的有利格局,全面提高了我省煤礦防治水基礎管理水平。 3、推行水害隱蔽性致災因素普查,有效消除水害隱患。根據國家和省政府全面普查煤礦隱蔽性致災因素的要求,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強化我省煤礦防治水工作的通知”,強制查明煤礦水害方面隱蔽性致災因素,嚴格劃定煤礦老空區、采空區積水警戒線和禁采線,落實和完善預防性保障措施等,為消除水害隱患,預防水害事故打下了良好基礎。 4、推廣應用科學先進的探放水裝備,加強井下防治水技術研究。近幾年來,我們在井下探放水裝備“硬件”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2011年要求煤礦必須配備200米以上鉆距的鉆機,2012年推廣使用瞬變電等物探儀器,2014年在水文地質類型復雜和帶壓開采礦井配備化探儀器;為防止假探、不探等行為,在所有煤礦推廣使用探水鉆孔軌跡測量系統等,這些措施進一步推動了我省水害超前探測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5、加大水文地質資料管理力度,強化防治水基礎工作。水文地質資料是煤礦防治水計劃、設計和措施的技術基礎,煤礦防治水平的高低取決了水文地質資料的真實可靠性和勘探程度,為此各煤礦企業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加強了各類水文地質圖件、臺賬、記錄和報告等基礎管理工作。省廳為確保水文地質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實行了煤礦圖紙交換管理制度,嚴格檢查落實,嚴肅查處弄虛作假行為,進一步夯實了煤礦防治水技術基礎。 6、加強防治水培訓工作,提高防治水專業技術素質。在各級煤炭管理部門日常業務培訓的基礎上,為解決我省煤礦防治水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不一問題,提高基層煤礦防治水技術管理人員素質,堅持檢查與服務并舉,省廳組織防治水專家組深入全省九個礦區,采用就近培訓原則,對全省所有煤礦防治水副總或技術負責人1332人進行了專項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強化汛期煤礦防范,確保煤礦安全度汛。根據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關于開展2014年防汛督導檢查工作的通知》和省煤炭廳《2014年煤礦安全監管執法工作計劃》,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汛期煤礦安全生產專項督查,對全省煤礦重點防汛區域的煤礦進行了重點抽查,確保煤礦安全度汛。 8、聯合執法和專項檢查有機結合,推動煤礦水害各項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落實。結合2014年以來進行的各類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對煤礦水害防治開展了聯合檢查,對存在水文地質基礎資料不全不清等7種情形的行為,一律采取了責令停產停建整頓措施;對煤礦水害防治不力的煤礦,通過“不放心煤礦”掛牌強化了監管;開展煤礦防治水專項檢查,著重從技術防范、綜合防范、超前防范等方面解決重大隱患。通過檢查共查出水患問題1514條,提出改進措施405條,停產整頓礦井1座、區域性停產整改8座,有力促進了水害全排查、整改真到位。 以上這些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基礎提升年”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樹立水害防治“紅線”意識,健全防治水“三專”建設水平(人員專業化、隊伍專職化、設備專用化),完善地測防治水保障體系,整體提高了各礦水害防控水平,全省煤礦防治水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同志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省煤礦防治水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煤礦水害事故多發、重特大事故還沒有得到真正杜絕。尤其是同煤姜家灣煤礦“4·19”水害事故再次警示我們,我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煤礦防治水工作任務仍然任重道遠。 二、全面客觀認識全省煤礦防治水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分析近幾年來我省煤礦防治水工作情況,我們感到無論是思想認識方面還是技術研究方面,無論是政府監管層面還是企業防治方面,都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一是全省煤礦防治水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但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首先全省1077座各類煤礦中生產煤礦509座,其中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復雜、極復雜的有91座,占生產礦井總數的近五分之一,從客觀上講我省煤礦發生水害事故的幾率較高;二是通過對近幾年來水害事故分析,老空、采空積水和奧灰(太灰)帶壓問題是目前我省煤礦水害的主要因素,隨著礦井開采和向下延伸,此類礦井將越來越多;三是水害事故傷亡程度很大,2013年全省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78人,其中水害事故死亡21人,占27%。今年1-5月全省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死亡43人,其中水害事故24人,占55.8%,這說明煤礦水害已經成為繼瓦斯后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四是我省資源整合礦井多、整合關閉礦井基礎地質資料不全、不實的問題還將在一段時期內繼續存在,再加上此類礦井普遍存在專業技術力量配置不足、水患類型定性不準,整合改造礦井仍將是我省煤礦安全工作的重點,更是我們防治水工作的重點。在如此嚴峻的形勢面前,從各級監管部門到煤礦企業,從思想上對水害的認識程度還遠遠沒有到位。 二是水害事故仍然多發,但工作重視不到位。近幾年來,全省煤礦透水事故幾乎未曾中斷過,尤其是一些國有大型煤炭集團公司連續發生透水事故,反映出一些企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嚴重的問題,個別監管工作不專不實。同一類型、同一性質、同一原因的水害事故相繼發生,甚至發生在同一個企業,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與煤礦瓦斯治理工作相比,防治水工作重視程度存在系統性落差,無論員工培訓、監測監控設施,還是專業技術人員配備、預防措施及應急預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三違”問題屢禁不絕,臨場處置盲目混亂、無章無序,有的事故礦井現場已有透水預兆,現場工人缺乏識別水平更有井下帶班干部盲目指揮,錯失了避免水害事故最后一次機會,這都是日常不重視、平時沒準備的主要表現。 三是“重生產輕安全”現象較普遍,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關系還沒有擺正。不客氣地說,煤礦企業把生產放在第一位的問題非常普遍。特別是在當前煤炭經濟下滑的形勢下,以量補價的慣性思維仍很嚴重。井下防治水工程是保證安全生產重要措施,這種投入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煤礦管理人員與一線施工人員均存在一定惰性思維,尤其是采掘接替緊張、井下探放水與采掘矛盾較大的時候,突出生產是為了保效益,加大防治水工程是為了保安全,以鉆探為主的探放水工程因施工班次較多,安全讓位生產的問題尤為突出,更有甚者為了應付檢查,采取虛造臺賬和記錄等弄虛作假行為,這種 “重生產輕安全”錯誤的發展觀導致企業和員工片面追求產量、片面追求效益、忽視安全生產。 四是汲取事故教訓不深刻,防治措施不到位。我省每年都有水害事故發生,既從事故本身現象去思考,又要從事故規律等深層次去思考,但真正深刻接受教訓方面還普遍存在差距,尤其是一線管理人員。隱患排查一波接一波,安全檢查一浪接一浪,但真正系統性解決煤礦防治水問題的還不夠,有的礦井帶壓開采其突水系數已達0.06危險界限以上了,但礦井前瞻性、系統性防范措施仍然欠缺,甚至還有構造導水性不清的情況下盲目冒險掘進回采的行為,這些問題的存在主要是沒有深刻汲取事故教訓,沒有舉一反三徹查整改自身問題。 五是煤礦防治水工作水平與目前煤礦安全標準、水害防治要求存在較大差距。近幾年來,煤礦井型越來越大,開采深度加大、開采水平增多,煤礦防治類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單煤層、單水平生產的防范轉變為多水平、多煤層開采的防范;由已知采空區積水防范轉變為開采資料不詳的整合區域的防范;由單一采空積水防范轉變為老窯水、采空水和承壓水患的綜合防范;由超前鉆探防范轉變為物探、化探和鉆探綜合防范,這些變化帶來的標準和要求的提高與現有煤礦水害防治人才配置、設備探測和開拓系統設計等存在較大差距,反映出來的問題是煤礦防治水現有人才和技術跟不上安全需要。 六是科研能力還不能滿足煤礦安全對防治水技術的需求。目前的物探、化探技術在適應性、準確性方面不能滿足井下超前探水要求,資料相互佐證難度較大,部分物探儀器超前探測距離短、資料解釋多解性問題還沒有突破性解決,從科研技術上,還不能完全滿足防治水工作需要。 七是探放水效果驗證工作還不扎實。部分煤礦物探方法選擇不當、鉆探驗證不扎實現象時有發生。探放水鉆孔施工后,探放效果沒有通過有效探測手段加以驗證,探放后積水排放效果不清極易造成突水事故。 八是重組整合礦井水文基礎資料欠缺或勘探程度不足,造成礦井整體水害防控水平偏低。大部分重組整合煤礦均存在水文地質資料欠缺和勘探程度不足等問題,礦井建設或生產沒有相應的勘探工作做保障,企業又沒有投入資金進行補勘。由于煤礦水文基礎資料欠缺,煤礦制訂的防治水措施針對性差,做不到“一礦一策或一礦多策”、“一害一策或一害多策”,防治措施跟不上采掘變化,這些都給采掘前水害預測帶來困難,煤礦水害整體防控水平偏低。 九是現場管理不到位、探放水工程不達標。部分礦井不嚴格執行探放水工作制度,未嚴格按照“物探超前、化探跟進、鉆探驗證”“探掘分離”探放水工作程序操作,物探和鉆探相互分離或物探異常點不加密鉆探;上覆采空積水位置不明、放水效果不清的情況下或超前安全距離小于規定仍冒險作業;有的煤礦未根據實際隱患制定針對性防治水措施;甚至有個別煤礦為了趕進度,存在探放水工程盲目施工,甚至少探、不探等問題或施工與驗收部門聯合造假等惡劣行為。部分煤礦探放水考核制度不科學,井下探放水施工缺乏積極性,這些情況的存在,極易埋下事故隱患。 同志們,我們必須全面正視、高度重視以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找準煤礦水害防治工作的難點和關鍵,真正把水害防治擺在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再進一步提高我省煤礦防治水能力上下決心,下力氣。 三、樹立“紅線”意識,夯實防治水工作基礎,消除重特大水害事故,促進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煤礦防治水工作既是一項安全生產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同自然災害作斗爭的科學實踐活動;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點;既要抓治標,又要抓治本,所以,全省煤炭行業要把水害防治作為安全生產的主要抓手,樹立“紅線”意識,真正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近一段時期,主要從以下九個方面切實做好煤礦防汛和防治水基礎工作。 (一)強化“紅線”管理,提高認識,加強水害防范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紅線”意識就是生命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是帶電的高壓線,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方針,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到位;要繼續貫徹落實王儒林書記關于“安全保障型”的有關指示和李小鵬省長“三個不能過高估計”、“三個敬畏”、“三個越是”的系列要求,加強煤礦防治水基礎管理,提高水害探測和防范水平,增強水害防控意識。 (二)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訂區域防治水目標和礦井防治水措施 各市、各煤炭集團公司均要按照省廳進一步強化我省煤礦防治水工作的要求,成立防治水組織領導機構,明確工作職責,支持和保證防治水機構開展工作,確保煤礦防治水各項措施落實到煤礦、落實到井下。同時,要將防治水規劃納入本市、本集團總體發展規劃,科學制定防治目標,階段推進防治任務,動態加強防治監管,整體推動防治水工作。煤礦企業要建立和完善以總工程師為主的防治水技術管理體系,設立專門的防治水機構,樹立煤礦總工程師的技術權威和決策權,針對煤礦水害防治類型,科學制訂防治水措施。同時防治水機構要加強防治水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加大對煤礦水害勘測和防治研究,加快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切實把水害防治貫穿于各個作業環節,提升煤礦防治水水平。 (三)深化煤礦水害隱蔽性致災因素普查工作 目前,大部分煤礦的隱蔽性致災因素普查工作,仍以現開拓開采區域水害調查為主,還未完全達到國家和省政府的要求。下一步,要進一步按照國家和我省要求,深化隱蔽性致災因素普查工作,做到方案到位、資金到位、人員到位、設備到位、任務到位,并作為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所有資源整合煤礦均要有水文地質勘探報告,未進行勘探或達不到勘探程度的要補充勘探;未完成水文地質勘探的、水文地質資料不清的、未進行帶壓安全分區的,要堅決停下來進行水文地質補勘。特別是對資源整合煤礦,要嚴格進行水害普查,嚴格劃定老空區、采空區積水警戒線和禁采線,落實和完善預防性保障措施。 (四)突出防治重點,著力消除重特大水害隱患 通過對近幾年來水害事故分析,結合多年來煤礦防治水工作實際,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以下5類重點礦井。 一是重組整合礦井。因重組整合建設礦井內部施工單位眾多,井下安全監管難,有的還存在水文地質勘探程度低、防治水機構不健全、現場管理混亂等問題極易發生事故。尤其是進入三期施工的建設礦井,一定要嚴格管理,從安全角度、技術角度無法保證安全的礦井必須立刻停建,安全隱患未排除的不能復工。二是現開拓開采區域內古空、采空積水隱患較多的礦井。雖然多數進行了地面物探等為主的水文勘探,但資料準確度低,煤礦冒險穿越容易引發事故。三是多煤層開采的礦井。因上覆煤層均存在老空積水,探放水效果不佳極易造成回采后老空積水大量潰入。四是帶壓開采的礦井。雖然我省還沒有發生過傷亡事故,但技術準備和防范措施普遍薄弱,甚至個別煤礦突水系數已經達到0.06危險邊界以上,給透水事故埋下了安全隱患。五是雨季防汛薄弱的礦井。主要是井口位于最高洪水位以下的、地面裂隙和河流比較發育的、礦區內廢棄井口較多的礦井,預防工作要安排到位。 (五)全面建立探放水效果驗證工作機制 省屬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和各重組整合主體,要深刻汲取“4·19”姜家灣事故教訓,盡快建立探放水效果驗證工作機制,未經效果驗證的探放水成果不得作為掘進或回采的依據。尤其是接近老空區、頂板離層水等區域,要通過物探、鉆探等手段進行驗證,并對驗證結果進行安全評估。 (六)加強防治水隊伍建設力度 各煤礦企業要根據防治水工作要求,配置相應的水文地質技術人員,建立專業化探放水隊伍,逐步形成技術過硬、預測準確、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的防治水技術隊伍,全面提高煤礦防治水能力。 (七)加強井下探放水現場管理,加大現場執法力度 各煤礦企業要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探放水規定,加強井下現場技術管理和驗收制度,確保探放工程達到設計要求,探掘分離、安全確認移交制度和探放水作業優先機制要執行到位。同時各級煤炭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煤礦防治水規定,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治水監督檢查制度,嚴肅查處違反煤礦防治水“十條”紅線管理行為,嚴肅查處假探、少探行為。對無安全保障、水害防范措施不到位的煤礦要堅決停下來,遏止煤礦水害事故。 (八)強化汛期煤礦防汛工作 現在已經進入汛期,各單位要以5月28日省政府召開的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落實郭迎光副省長的講話精神。以省廳4月23日下發的防汛工作通知為主線,針對厄爾尼諾極端氣候現象,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汛措施和辦法,要以省防汛辦確定的重點防汛區域呂梁、運城、臨汾為重點,以防止洪水淹井為要點,以“企業為主,屬地監管”為抓手,依法落實防汛責任,依紀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依規進行重點區域的隱患排查和督導檢查,扎實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 (九)高度重視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各煤炭管理部門和企業,要加強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加大應急救援投入,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建設礦井應急管理系統,及時有效發揮救援作用。要積極研究推廣礦工自救裝備的開發應用,首先在水文類型復雜以上和帶壓較高的煤礦配置,提升透水事故中礦工自救能力。 同志們,煤礦群死群傷事故主要是瓦斯和水害,決不允許我們有任何松懈思想和疏忽行為。加強煤礦防治水和防汛工作是我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煤炭管理部門和各煤炭企業,既要提高思想認識,又要強化現場管理,既要嚴格落實規定,又要全面落實責任,在防治水工作上要做到“下重金、出重拳、落重錘”,提高水害整體管控水平,杜絕重特大透水事故,確保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平穩健康發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