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關于對七家國有煤礦企業集中執法檢查情況的通報

    作者:煤監總局 2015-06-05 17:22 來源:煤監總局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對七家國有煤礦企業集中執法檢查情況的通報

    安委辦函〔2015〕59號

    各產煤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委員會:

    今年以來,一些老國有煤礦企業經營困難加劇,安全風險因素增加。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對此高度重視,責成有關省級煤礦安監局聯合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煤礦行業管理部門組成執法檢查組,對遼寧省阜新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省通化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龍煤集團公司、貴州省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和水城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能源集團公司豐城礦務局(以下簡稱阜新礦業公司、通化礦業公司、龍煤集團公司、盤江精煤公司、水城礦業公司、陽泉集團公司、豐城礦務局)等七家國有煤礦企業的58處礦井進行了集中執法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查出的主要問題

    此次集中執法檢查共查出事故隱患669項,責令停產停止采掘作業礦井17處。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個別煤礦采掘布置不合理。豐城礦務局個別煤礦在同一采區同一煤層同一翼同時布置兩個相鄰的采煤工作面,工作面作業相互影響,煤與瓦斯突出防治、采空區防滅火等工作不能有效開展。

    (二)部分煤礦通風系統不完善。通化礦業公司一些煤礦急傾斜煤層采用水力采煤,采空區密閉不嚴、漏風,工作面通風系統不完善,易導致自然發火,沒有采取綜合防滅火措施。盤江精煤公司、水城礦業公司一些煤礦采掘工作面未實現獨立通風,通風系統不完善、通風設施不可靠。

    (三)一些煤礦重大災害防治措施不到位。陽煤集團公司部分煤礦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濃度較大,在采煤過程中尾巷瓦斯濃度始終處于臨界值附近,區域防突措施落實不到位。盤江精煤公司、水城礦業公司部分煤礦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報告等未按規定審批,防突設施不完善;區域水文地質條件探查不清楚,防治水機構不健全,專用設備不符合要求。通化礦業公司部分煤礦不按作業規程規定施工瓦斯抽放鉆孔。豐城礦務局部分煤礦瓦斯預抽時間未達到標準要求。

    (四)部分煤礦安全現場管理存在漏洞。龍煤集團公司部分煤礦監控系統管理不到位,未按規定在采掘工作面回風流安設甲烷傳感器,不能實現瓦斯電閉鎖,甲烷、一氧化碳等傳感器校準不及時、數據不準確。阜新礦業公司個別煤礦主扇、主排水泵未按規定檢測。通化礦業公司部分煤礦瓦斯日報表無瓦檢員簽字。

    (五)一些煤礦技術管理嚴重弱化。陽泉集團公司兼并重組整合大量地方煤礦,專業防突人員嚴重匱乏,防突隊伍綜合素質、技術水平、實踐經驗難以滿足工作需要。通化礦業公司技術人員流失嚴重,圖紙、資料、臺賬、作業規程缺失或不規范。阜新礦業公司技術管理隊伍不穩定,有的礦井幾個月內礦長換了兩任。

    (六)部分煤礦資源枯竭且災害嚴重。據統計,七家國有煤礦企業130余處煤礦中,開采時間超過30年的達50多處,阜新礦業公司有6處礦井剩余服務年限不足3年。這些礦井開采系統復雜,生產環節多,井下人員多,水、火、瓦斯、沖擊地壓等災害嚴重,再加上生產成本高、虧損嚴重,安全投入受到嚴重影響,安全生產壓力大。

    上述情況表明,一些煤礦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還不徹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還不到位,重大災害還沒有得到有效防治,一些地方屬地監管工作還比較薄弱。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針對此次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確保徹底消除查出的事故隱患。七家國有煤礦企業所在地煤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要督促有關企業采取針對性措施,及時整改集中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期限、預案“五到位”,確保徹底消除事故隱患;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隱患,要按照屬地監管原則,由地方政府掛牌督辦,做到不消除事故隱患不生產。對資源枯竭、扭虧無望的煤礦企業,研究制定未來生存發展、隱患治理和長治久安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二)確保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各煤礦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五落實五到位規定》(安監總辦〔2015〕27號),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所有煤礦企業要把實現“零死亡”作為最崇高的理念,企業經營再困難,也要確保安全投入不欠賬,保證合理的采掘接續。要確保安全標準不降低、安全基礎管理不放松,不斷強化落實領導帶班下井、安全監測監控、重大險情停產撤人、事故隱患責任追究等制度措施。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要堅持先抽后建、先抽后掘、先抽后采,實現抽采達標、抽掘采平衡,沒有達到“消突”要求的要立即停產整頓,瓦斯超限必須停電、撤人、停產分析整改并追究責任。

    (三)確保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治理到位。各煤礦企業要加強煤礦建設、生產期間的地質勘查,查明井田范圍內瓦斯、水、火等隱蔽致災因素。未查明的必須綜合運用物探、鉆探等勘查技術進行補充勘查,未查清的區域必須堅決停工停產。對水力采煤等方法工藝存在采空區聯通漏風、煤炭自燃等重大事故隱患難以有效消除的,要停止生產,組織專家進行科學論證,事故隱患消除后再組織生產。

    (四)強化對國有煤礦企業的監管監察。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通知》(國辦發〔2015〕20號)精神,加強預防性監管監察執法,強化分類分級和重點監管。要不定期組織開展聯合執法,決不能放松放寬執法標準。要建立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倒查機制,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不治理、非法違法生產的,要嚴肅查處和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要督促煤礦企業對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等災害嚴重礦井以及資源枯竭、虧損嚴重、不能保證安全投入的礦井,采取減礦、減面、減產、減人措施,直至停產整頓、關閉退出。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

    2015年6月1日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