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紅線意識既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當前煤炭企業生存與否的生死線
安全生產歷來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多次就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過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安全生產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為此,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將2014年全國第十三個“安全生產月”的活動主題確定為“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
2014年4月,接連發生在曲靖市麒麟區下海子煤礦“4•07”透水事故和富源縣后所鎮紅土田煤“4•21”井下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相繼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云南省政府召開相關會議,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人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了安排部署,省委書記秦光榮、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紀恒分別指出了云南煤炭行業存在的生產安全漏洞多,監管不到位,工作不落實等方面的問題,并針對這些情況,做出了“云南省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部署,切實加大整改力度,鐵規加鐵腕,該關的堅決關停,堅決把事故多發的問題控制下來,確保我省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的決定。
當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印發了《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意見》(云政發〔2014〕18號),《意見》對全省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和科學安全發展作出了統一安排部署。《意見》提出,要通過“整合重組一批、改造升級一批、整頓關閉一批”,進一步減少煤礦企業和小煤礦數量,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推進煤炭產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目標:兩年內關閉400對礦井。
10月29日,云南煤礦安全監察局、云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根據云南煤礦安全生產實際,又聯合制定下發了《云南省煤礦安全生產“紅線”暨煤礦安全行政執法“底線”暫行規定》,確定了云南省煤礦企業不得觸碰的安全生產“紅線”15條100項,并細化了具體的處罰標準,同時要求各級煤礦安全監察監管機構及其執法人員嚴守“底線”,履行好煤礦安全行政執法職責,大力推進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持續穩定好轉。
隨著政府各項監管制度和措施的日益嚴格,產能低于9萬噸、生產效率落后的小煤礦,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整改不力和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煤礦,將在省政府主導的這輪整合關閉的“大潮”中被首先淹沒。因此,云南煤炭企業要在省政府主導的整合政策下生存并發展壯大,那么實現安全生產就成為首要目標。怎樣關、如何關、關哪些,從政策的執行面來看,同樣面臨如何選擇取舍的問題。而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特別是重特大安全事故,那么政府的選擇就變得簡單了。因此,增強紅線意識,守住不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企業發展的代價這條紅線,就真正成為云南煤炭企業生存與否的生死線。
當前,煤炭企業面臨困難不單是一家企業困難、一個地方的企業困難、而是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煤炭企業都同時面臨的共同困難即整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在此形勢下,煤炭企業只能通過自我努力,強化安全工作,與行業內的強者賽跑、與時間賽跑,用時間換空間,經受信強者(適者)生存的市場法則的考驗,最終生存下來就是強者。特別是現在,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讓安全顯得尤其重要,一旦發生重特大事故,等待企業的就是被首先無情地淘汰。
因而,作為煤炭企業,如何確保安全投入到位,如何有效提高干部職工主動落實、自覺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積極性,從本質上消除安全生產隱患,打造本質安全型礦山,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特別重特大事故,既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的要求,也是“堅守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的需要,更是在云南煤炭產業進行關、停、整頓和產業升級的情況下確保企業生存與否的生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