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一片礦山情

    作者:牛晉平 2014-11-19 20:10 來源:煤礦安全網

    一片礦山情

     

    牛晉平

    他原來在農村,后半路出家招工到晉煤。在從事艱苦的井下勞作之時,寫出了大量的職工喜聞樂見、老少雅俗共賞的精品力作,被人們譽為礦山“才子”。他就是現任中國煤炭新聞網記者吳軍社。

    你從他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樂、生活的酸甜苦辣,可以體會到不幸與奮爭、艱難與前行的分量,可以感受到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不屈的英雄精神、以及永遠躬身前行的堅強信心和力量,他的作品極具感染力,富有影響力。

    晉煤集團2008年就要過50歲的生日了。局里抽調精兵強將準備編寫50周年志,當時的黨委常務副書記就推薦了一個人---農民輪換工吳軍社。這次在全局推薦的八位人選中,只有他一個人是“土八路”,其余都是科班出身,而且在他的名字后面,還要拖上一個長長的尾巴----農民輪換工。人選推薦到黨委會,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他雖然身為礦工,但他博覽群書,筆耕不輟,佳作連連,作品具有很深的文字功底,被大家推舉為礦文學創作協會負責人,途中借調到局文聯擔任過《山嵐》、《山澗》、《晉煤工運》刊物的編輯,自發寫作過將近數十萬字的晉煤集團史,是頗具實力和影響的新聞人物,編志非他莫屬。

    事實上,他是一位非常勤奮而且十分熱愛寫作的普通礦工。而他把自己比喻為四類分子,即住在城里的農村人,沒有文憑的文化人,有才華的窮人,半個晉煤人。

    早在高中時代的他,就因為語文出眾而引人注目。高考落榜后被舉薦到鄉人民政府寫材料。期間,擔任過通訊組組長、廣播站編輯等。后來,受大氣候的影響,他走了一段彎路,即下海經商,結果碰得頭破血流,用他老婆的話說是“濕露露”給撈上來了。后被迫遠離家鄉,到晉煤集團打工。

    從機關到井下,從天堂到地獄,從干部到工人,他體會到了人世間的不公與無奈,感受到了礦工的辛苦與不易,體會到了做人做事的艱難與困苦。發誓要寫礦山、寫礦區、寫礦工,甘為礦工鼓與呼。

    他忘不了家鄉,忘不了生他養他的故土,他的血液,可以說一半灑在鄉土,一半流向煤海。多少個日日夜夜,他的老師、同學、同事、鄉親們在他的面前閃現,尤其是為他提供了人生大舞臺的鄉政府,在那里,他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華,也感受到了做人的尊嚴和快樂。可以說,他人生深刻的記憶和大部分的笑聲是在那里發生的。

    為什么說欲望無底。人啊,當你得到的時候不覺得可貴,失去的時候才感到惋惜。為了給家鄉圓滿的答卷,他在每天下井十余個小時后,把自己收集的素材加以整理,耗時四個月,寫出了家鄉在抗戰時期的英勇故事,冠名《盧河烽火》,后在礦區刊物和地方報刊連載,引起一定反響。

    之后,他乘勝進擊,利用一年時間,踏遍當時的三大礦,收集大量素材,寫出了晉局四十年史,由于缺乏全面性和專家的認可,盡管這部數十萬字的史書被否定了,但他的這種精神卻聲振晉煤,感動了包括文前提到的黨委主要負責人。這位領導人表示,要號召全體干部職工學習他這個主動積極、勤奮刻苦的精神。

    失敗不一定是壞事。沒有經歷,沒有過程,沒有挫折,永遠也難以到達光明的彼岸。此后,他寫了大量反映煤礦題材的作品,有新聞報道,有文藝作品,更多的是真實地反映礦工生產生活的文章,深受職工的喜愛。為此,多次獲得晉煤集團優秀通訊員,礦先進生產工作者,礦模范群監網員,晉煤集團精神文明特別貢獻獎(史志編纂)。還出版了詩歌集《浪淘沙》。

    此后,他調入到晉煤集團新的組建單位晉圣公司下屬企業,專門負責黨務宣傳工作。今年十月份,他成為中國煤炭新聞網記者隊伍中光榮的一員,終于實現了他今生最大的愿望。

    吳軍社,我們期望你在中國新聞戰線上飛得更加高遠!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