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李成云副省長在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暨第四次安委會全體會上的講話(摘要)

    作者:四川煤監局 2014-09-23 10:14 來源:四川煤監局

    李成云副省長在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暨第四次安委會全體會上的講話(摘要)

    (2008年7月17日)

     

    今天召開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暨第四次安委會全體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委九屆五次全會、全國煤礦瓦斯治理現場會議和省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總結上半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下一步工作。剛才,省安辦何成炳同志通報了上半年全省安全生產情況,林書成同志傳達了全國煤礦瓦斯治理現場會議精神,并就全省煤礦瓦斯治理工作作了具體安排。省交通廳、省建設廳、省水利廳、成都電監辦、省公安消防總隊的負責同志講了很好的意見,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強調三點。

    一、正視成效、分析問題,增強抓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

    2008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和安全生產工作總體部署,重基層、打基礎、強監管,積極應對雨雪冰凍災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深入開展“百日安全生產活動”和“百日安全督查行動”,著力排查整治隱患,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安全生產主要考核指標實現了“十項指標大幅下降、三類指標全面受控、一個有效杜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一是重要綜合指標實現了10個大幅度下降。1—6月,全省各類傷亡事故起數同比減少3790起,下降23.57%;死亡人數減少558人,下降23.17%;受傷人數減少3411人,下降23.33%;全省較大事故起數同比減少35起、下降42.17%,較大事故死亡人數減少155人、下降49.05%;重大事故起數同比減少1起、下降50.00%,重大事故死亡人數減少13人、下降56.52%;重點監控縣各類傷亡事故起數同比減少386起、下降15.13%,死亡人數減少83人、下降36.56%;直接經濟損失減少863萬元、下降34.91%。二是3類主要控制指標,即國務院安委會下達我省的13項絕對控制指標、省政府下達的20項行業(領域)控制考核指標和22個考核單位控制指標,全部控制在進度目標之內。三是有效杜絕了特大事故。

    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全省遭受歷史罕見雨雪冰凍災害,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壓力,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全力應對,加強交通運輸、煤炭、電力的生產和調度,加大安全重點薄弱環節工作力度,確保了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全省安全生產系統立即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開展搶險救援,第一時間掌握和上報信息。特別是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雅安、阿壩等市(州)政府和省經委、省公安廳、省交通廳、省建設廳、省水利廳、省安監局、四川煤監局等部門超常運轉,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安全生產,一方面開展卓有成效的搶險救援,另一方面有效防范安全生產次生事故的發生,為贏得抗震救災重大階段性勝利作出了貢獻。上半年工作成效,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級安監部門、安全生產戰線全體職工狠抓落實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成績來之不易,但我們更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事故總量仍然居高不下,較大和重大事故仍時有發生,安全生產基層薄弱、基礎脆弱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從單項指標看,眉山市、涼山州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宜賓市、甘孜州火災事故死亡人數已突破年度控制指標;自貢市、南充市、阿壩州火災事故死亡人數,樂山市、甘孜州、涼山州工礦商貿企業事故死亡人數,達州市鐵路交通死亡人數超進度目標。15個重點監控縣中,南江縣超進度目標3人。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當前又正值汛期,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壓力較大,而且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各項工作十分緊迫、十分繁雜,安全生產措施亟待跟進。為此,我們務必保持更加清醒的頭腦,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二、提高認識、落實措施,不斷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力度

    煤礦安全是我省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瓦斯災害是威脅礦工生命的“第一殺手”,瓦斯治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煤礦安全生產和瓦斯治理工作,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煤礦安全生產和瓦斯治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煤礦瓦斯治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1—6月,全省煤礦瓦斯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81.3%和89%,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認真落實煤礦瓦斯治理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措施,堅持科技興安,瓦斯不僅可防可治,還可以變廢為利、化害為寶。

    但我省高瓦斯礦井多,瓦斯災害嚴重,現有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421處,占生產礦井總數的31.25%,核定生產能力占全省的44%。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煤礦安全管理不到位,個別地方給停產整頓煤礦下電煤生產指標,有的隱患沒有整改完畢就指令煤礦生產,一些煤礦管理混亂,重大隱患長期存在。同時,大量農民工、臨時工進入煤礦,成為井下一線工作的主力,由于缺乏系統培訓,其責任意識、紀律觀念、技術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二是瓦斯治理不平衡。按照國家政策要求,全省應實施瓦斯抽采的421對礦井還有一半沒有起步,瓦斯實際利用還不到抽采量的40%。瓦斯災害相對比較集中,2005年以來,宜賓、瀘州、達州、廣安4市共發生瓦斯事故58起,死亡171人,分別占全省同期瓦斯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總量的68%和73%。有的低瓦斯礦井屢屢發生重大瓦斯事故,瓦斯治理工作存在較大差距。三是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存在差距。在煤與瓦斯突出的治理、預測、監控等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我省對瓦斯治理技術科研投入嚴重不足,難以實現較大突破。瓦斯監控系統使用維護水平低,瓦斯抽采利用率不高,為數眾多的小煤礦開采方式落后,設施設備簡陋,煤礦瓦斯治理技術和成果推廣工作亟待加強。四是政策落實不到位。一些地方和煤礦落實安全生產和瓦斯治理方針政策的態度不堅決、落實不到位。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煤礦瓦斯開發利用政策,在項目核準、項目認定、建設用地、瓦斯發電并網、瓦斯價格等方面都有較為明確的意見,但我省在細化落實上還存在較大差距。

    深入治理煤礦瓦斯災害,有效防范重特大瓦斯事故發生,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實現煤礦安全生產根本好轉的戰略舉措,是煤礦職工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煤礦瓦斯治理現場會上,張德江副總理就鞏固和擴大瓦斯治理攻堅戰成果進行了再部署,提出了到2010年煤礦瓦斯事故死亡人數比2007年下降20%以上的目標。我們一定要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深刻認識到“瓦斯不治,礦無寧日”,把瓦斯治理擺到煤礦企業“生命線”高度,作為“天字第一號”工程,納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著力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動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再上臺階。

    一是認真落實瓦斯治理政策。盡快編制瓦斯治理“十一五”后3年規劃,將瓦斯抽采利用、瓦斯治理作為硬指標納入考核,落實到產煤市(州)、縣(市、區)和煤礦企業。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財政、稅收、價格等方面優惠政策,鼓勵煤礦瓦斯治理和抽采利用,鼓勵瓦斯發電上網銷售。要理順礦權和氣權關系,確保兩種資源的協調開發和綜合利用。對有關經濟政策落實不到位的,省安委會要跟蹤督辦,限期落實。

    二是加強瓦斯隱患排查治理。立即組織開展全省瓦斯治理專項督查,結合“隱患治理年”和深化“百日督查行動”,加強重大隱患排查治理。要建立健全重大瓦斯隱患分級管理和監控機制,做到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經常化。要堅持隱患排查治理與整頓關閉小煤礦相結合,對存在重大瓦斯隱患而難以治理的煤礦,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關閉,不留后患。對瓦斯治理措施不配套的煤礦建設項目,無論規模多大,一律不予審核批準。

    三是加強瓦斯防控現場管理。要以“一通三防”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抓好瓦斯井下現場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嚴禁瓦斯超限作業,杜絕無風和微風作業。要確保瓦斯監測監控設備運行正常和人員值守到位,一旦出現瓦斯異常,立即采取停產撤人等應急措施。

    四是全力推進瓦斯抽采利用。堅持把“先抽后采”作為源頭治理瓦斯災害的治本之策,全力推進煤礦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努力做到變廢為寶,把瓦斯抽采利用項目建成生命工程、環保工程和效益工程。

    三、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切實做好下半年安全生產工作

      省委九屆五次全會提出了“三年基本恢復,五年發展振興,十年全面小康”的災后恢復重建的總體目標,劉奇葆書記、蔣巨峰省長多次強調實現省委九屆四次全會重大部署不改變,完成今年主要目標任務的決心不動搖,這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責任、更重的任務。

       (一)提高思想認識,深入推進責任落實。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安全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圍繞全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工作總體取向,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意識,通過責任落實推動措施落實,繼續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繼續深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重點崗位、重點設施等的專項整治,著力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完成全年安全生產目標任務。

    (二)加強指導,科學組織,確保地震災后安全復產、安全重建。深入開展抗震救災,抓好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是當前全省的中心工作。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災后恢復重建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科學,做好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為災區恢復重建提供安全保障。一是加強監測監控,預防地震次生災害。有關部門要密切監控地質、水情變化,預防滑坡、泥石流、潰壩等次生災害。要做好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水質監測工作,防止危化品泄漏、遇難人員遺體和動物尸體腐爛及醫療廢物造成水體污染,保障飲用水和食品安全。要加強災區鐵路、公路、橋梁的安全管理,確保災后重建物資運輸安全。要加強對堤壩、電站、輸油氣管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及建、構筑物的安全檢查,防止發生新的安全事故。二是搞好分類指導,確保企業安全復產。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確保安全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產方案,加快受災企業廠房、設備的檢測鑒定,分批組織復產。對災情較輕的企業,要在隱患全面排查治理的基礎上,有計劃、分階段恢復生產;對災情較重的企業,要在重大隱患治理銷號或者落實監控措施后方可恢復生產。要優先恢復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和基礎設施,對短期內可以恢復的重點骨干企業,要組織專門力量重點幫扶。要堅持“不安全不復產”、“不安全不生產”,對恢復生產過程中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引發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三是做好安全論證,合理調整區域產業布局。汶川特大地震給我們提出了調整區域產業布局,實現安全發展的新課題。城鎮、鄉村和企業重建及災民安置選址必須慎重對待,做好風險評估。對嚴重損毀難以恢復、難以達到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尤其是建在地震帶上沿江沿河的危化品生產企業,地處偏遠缺乏應急救援基本保障條件的高風險企業,要結合本地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規劃,推進整合、關閉、搬遷或轉產。要利用國家對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的相關政策,通過恢復重建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可持續發展。

    (三)進一步突出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一是抓好道路交通安全。要嚴格源頭管理,認真執行“五不出站”、“三品查驗”制度,加強客運車輛及危化品運輸車輛的安全管理,嚴厲打擊非法營運,有序規范農村客運市場;要嚴格路面管控,落實道路交通“五整頓、三加強”措施,繼續抓好高速公路“反雙超”(超載、超速)和農村道路“反雙違”(農用車、拖拉機違法載人,摩托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嚴厲查處交通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駕駛員管理,加強駕駛員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健全客運駕駛員違章檔案聯網管理制度,加大對違法違規駕駛員的處罰力度。同時,要加快推進實施安保工程,加強波形防護欄、防撞墻建設,推進和完善GPS遠程監控。駕乘人員自覺使用安全帶是降低車輛事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座的同志要堅持,要自覺,要成為習慣,然后帶動領導、帶動周圍人使用安全帶,以至帶動全民使用安全帶且成為全民的習慣。二是抓好水上交通安全。要按照《四川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落實縣(市、區)、鄉(鎮)政府和涉水部門對通航河流、水庫、城市園林和旅游風景區等水域船舶的管理責任。進一步推進“救生衣行動”,確保客渡船按定額100%配備救生衣,乘客上船100%穿救生衣。加強對主要渡口、重點河段船舶的監管,對超載、無證駕駛等行為依法頂格處罰,堅決打擊“三無船舶”或漁船、自用船非法載客行為。大力推進碼頭視頻監控系統,加快農村渡口渡改橋建設。三是抓好非煤礦山安全。繼續加大取締和關閉非法礦山的力度,進一步開展露天邊坡和井工礦山通風專項治理,抓緊尾礦庫的安全隱患整改。石油天然氣行業要認真落實防硫化氫中毒、防井噴失控和防天然氣管道爆炸等關鍵措施,特別是對川東北地區“三高”天然氣氣田的勘探開發,要適時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四是抓好水電建設施工安全。認真組織開展水電建設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嚴格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規范施工秩序,堅決杜絕非法分包、轉包。要切實采取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管理,著力解決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等問題。五是抓好消防安全。要加強對車站、碼頭、商場、醫院、學校、賓館飯店、公共娛樂、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和整治,嚴肅查處封堵、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私拉亂接電線等違法行為,對“三合一”、“多合一”建筑要進行嚴格清理。尤其是災民集中安置區的消防措施務必落到實處,要作為消防重點加強預防,避免火災發生。六是抓好旅游安全。旅游業受地震災害影響很大,要加強對景區景點的安全管理,特別要對景區內的車、船、纜車、索道等交通工具和吊橋、棧道設施、危險地段及大型游樂設施加強安全檢查。旅游部門要加強對旅行社、星級飯店的安全管理,旅行社禁止推出不安全的旅游路線和項目,旅游運輸企業要抓好安全防范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游客旅途平安。此外,鐵路運輸、民用航空、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民爆器材、煙花爆竹等高風險行業和領域,要結合實際落實安全生產措施,加強安全監督管理,預防安全事故。

    (四)扎實推進隱患排查整治。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隱患治理年”和“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各項要求,針對上半年排查出來的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積極開展“回頭查、回頭看”工作,特別對重大隱患要加強督查督辦,逐項整改銷號。一是繼續加大隱患排查力度。要按照4個100%的要求,督促企業落實隱患排查的主體責任,全面開展自查,確保不留死角和空白。要實行隱患公開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二是繼續加大隱患治理力度。要建立“隨查隨治”工作機制,對重大隱患要落實措施、落實資金、落實期限、落實責任人、落實應急預案。建立隱患治理銷號制度,一般隱患的整改,由企業內部組織相關人員驗收后銷號;重大隱患的整改,企業要報經當地安全監管部門組織專家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銷號。市級以上掛牌督辦的重大隱患,年內必須整改銷號。三是繼續加大督辦力度。各級人民政府及安全生產監管等有關部門要以重點高危行業和領域的重點企業、重大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對隱患排查、登記和整改銷號的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確保監管監控到位。要建立掛牌督辦制度,對重大隱患建立“一患一檔”,實行掛牌督辦;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組織相關專家對重點隱患進行跟蹤督查,督促整改到位;要建立通報警告制度,對隱患排查治理不認真、不徹底的,及時進行警告提醒。四是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各級各部門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隱患治理年”活動為契機,加強制度建設,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態化,把階段性集中開展的隱患排查治理活動轉為日常性的工作。要建立重大事故隱患和重大危險源基礎信息數據庫,對排查出的隱患和重大危險源進行評估分類,實行分級管理。要把隱患排查治理與各行業安全專項整治相結合,與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相結合,與嚴把安全準入關口相結合,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范能力。要進一步落實隱患舉報獎勵制度,依靠群眾的力量及時發現隱患,促進整改。

    當前正值汛期,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及時加強水情和地質災害預測預報,科學制定應急預案和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隱患,提高安保能力,確保安全度汛。奧運會即將來臨,各級各部門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扎實工作,為成功舉辦奧運會、全面完成今年各項任務提供安全生產保障。

    安全生產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按照省委九屆五次全會“特別講大局、特別講付出、特別講實干、特別講紀律”的要求,盡職盡責,埋頭苦干,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促進四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