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大一新生的正能量
【一】
上次中秋放假的時候回了家,臨走的時候媽媽送我到門口,還不忘叮囑了一句好好學習。
突然覺得這個場景很熟悉。在我過去的那些日子里,在我的小學初中高中幾千多個日日夜夜里,父母總是在不斷重復這句話。
“到學校了,要好好學習啊。”
“分班了也要好好學習。”
“快點吃飯,吃完了好好學習。”
“放假也不能放松啊,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這樣的句式我們太熟悉不過。高三那一年,每一節課、每一本習題、每一份卷子都是我們對于【好好學習】的詮釋。
可是來了大學,我有多久沒聽過這句話了?
【二】
我一向很討厭那些所謂的“大學再也不像高中不用每天拼命努力只要考前兩天抱佛腳” “我好懷念高中啊大學不是個可以努力的地方我再也記不起辛亥革命再也記不起季風環流我只能每天昏昏沉沉的在課上打盹”。雖然我承認他們說得很對,甚至于這就是我現在身為學渣的生活狀態。但我還是很煩這些話。
大學不是不能努力,是你自己選擇了不去努力。我們總是更傾向于輕松省力的生活方式,比起學習更喜歡睡覺,比起做題更喜歡玩手機。那么既然我們自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還有什么臉再說什么“我好懷念高中努力的日子?”
你依舊可以過的像高中一樣,一樣從早學到晚一樣埋頭于題海,沒人會攔著你。你不用只在手機上轉發各種懷念高中的日志和說說,你可以直接過上這種你懷念的生活。
【三】
我們總是說大學和高中不一樣。
可是似乎在父母心里,天底下所有的學校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是高中還是大學,都是個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其實學校真的沒有什么不一樣,是我們自己變了。
終于完成了前半生“考上大學”的目標,再也沒什么能壓得住我們躁動的內心。這樣的大環境下,誰能不變?
可總有人能保持不變。對于這樣的人,我們一邊肅然起敬高呼學霸,一邊坦然自若甘做學渣,卻忘了自己也曾經是這樣的人。
大學也還是那個“好好學習”的地方,只是我們都忘了這一點。不如父母看得透徹。
【四】
這段亂七八糟的話寫于一個下著雨的午后。我剛剛結束了我大一下學期的高數補考,心情沮喪就像雨中的學校一樣狼狽。室友背著書包走在我身邊,說她終于體會到了高中時候做差生的感覺。
我想在礦大的人高考成績都不會太差,都是曾經在各自學校里拼了老命復習看書整天做題的人。我們也許還保留著那時候的智商,卻再也沒有了拼搏的精氣神兒。曾經的銳氣在一次次的頹廢中被磨平,再也不知道考試時“一看就會一做就對”是什么感覺了。誰讓我是學渣,誰讓我不好好學習,我活該。
但其實我寫這些話不是想自我批評的,我已經批評過自己很多次了。我其實是想說,大學不是那個各種小說影視劇里描述的天堂,也不應該是我現在所過的這種生活,不像高中那么有壓力,但也一定別丟了當初拼搏的勁兒。
所以,剛剛進入大學的孩子們,不用忐忑不用猜測你們將會遇上怎樣的環境,盡管放心的去生活吧。大學和高中一樣,都遵循著世界上最公平的準則:努力就有收獲。
但也請一定記著,大學是個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這句話更送給我自己。
就算是學姐送給你們的唯一一點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