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一個老煤炭人眼里的煤炭路——專訪王莊煤礦檔案科科長牛建革

    作者:陳璐 2014-08-04 17:34 來源:煤礦安全網

     

                         一個老煤炭人眼里的煤炭路

                                                              ——專訪王莊煤礦檔案科科長牛建革

     

     

                                                      

        

     

    每天早上七點,50歲的牛建革準時來到王莊礦樓前的小廣場,向集團專程為職工請來的太極拳師傅學習太極,三年的堅持治好了他肩頸絞痛的毛病。牛建革自90年大學畢業分配到王莊煤礦開始,和每一個王莊人一樣,享受著這里的各式惠民政策,對煤企有著深厚的感情,與此同時,對煤炭企業的發展,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走進王莊煤礦

     

    走近王莊煤礦,老舊的汽車站已經被時間沖刷得退去光華,附近是高高低低的商鋪,小攤販叫賣的聲音和車鳴聲夾雜在一起,奏成讓人心緒難平的調子,嘔啞嘲咋難為聽。

     

    走進王莊煤礦,一絲清涼撲面而來,整潔的林蔭道,清脆的鳥雀聲,越進去越響亮。鬧市里一抹幽靜。綠化細致的音樂噴泉廣場,布滿燈飾的體育場,華麗的標志都見證了這個煤礦曾經的興盛。

     

    走十幾米再走進中門,就能看見王莊煤礦氣派的辦公樓,東面的樓略矮,里面藏著圖書館、調研室、檔案科,也藏著王莊煤礦簡況以來一直到今天的所有故事。順著有些窄階梯距離頗高的樓梯上到二樓,我們敲開了科長牛建革的門,聽這位老煤礦人為我們描述他眼里王莊煤礦的浮浮沉沉。

     

     

    歷史不只是鏡子

     

    雁過留痕,企業發展的痕跡都存留在檔案科。里面存放的企業檔案包括三個部分:企業論述,即對于各個生產單位的記錄;財務記錄,即煤炭企業每年沒單位的賬目;科技成果,即新的生產技術,常常通過模型或者圖片的形勢存留下來。除此之外,牛科長還給我們展示了1990年以前的王莊煤礦大事記,1990到2013年每年的年鑒,以及王莊煤礦獲得的獎杯和榮譽證書。

     

    常說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牛科長卻不這么看,對于自己的工作,他意識很清晰,“檔案科就像歷史的記錄者,對于煤炭的興衰我們很難去改變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最真實的東西留給后人,不讓后來者再次在某個節點迷失。”可是真實記錄有時并不那么容易。牛科長說:“企業發展有自身需要,大數據是對的,在細枝末節上,有時候會有一些隱瞞和虛構。你很難說這是假的,但也不是真的。這時的歷史不是鏡子,但是他能照見市場規律的優勝劣汰。”

     

     

    有波動意味著不是一潭死水

       

    90年大學畢業來到王莊工作的牛科,把自己的工作經歷分為四段。第一段是90年到93年,那時候王莊礦拿到金馬獎,正是趕發展、搞科技、企業升級的階段,畢業自大同煤炭學校機械化采煤專業的牛建革隨著當時同批畢業的130個大學生一起分配到王莊。牛科長有些激動地提到,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急需補貼,自己一直申請在井下一線作業,第一個月工資只有52塊錢,但在當時就是大數目了,不到一年里,就又漲了兩次。給拮據的家庭解決了負擔。第二個階段從93年開始到20世紀末,煤炭效益不好,經歷了企業重組改制,一部分職工下崗了,而在崗職工的工資只有正常工資的75%。

     

    第三個階段從2000年開始,到2010年,煤炭經濟發展迅速,工資成倍增長,職工福利待遇也邁上了嶄新的臺階。形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輝煌十年。第四個階段才剛剛開始,正在經歷。對于如今為人們懷念的“輝煌十年”,以及效益今不如昔,牛科長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說,“煤炭企業因為輝煌十年為人所知,也給大家形成一個既定的印象,以為煤企就是那樣的,事實上,沒有什么企業是一成不變的,有巔峰也就有低谷,有波動意味著不是一潭死水。煤炭企業屬于能源消耗型企業,在經歷了輝煌之后難免會有低迷,在我看來,我退休前形勢不會回轉,煤炭需要沉寂幾年才能有新發展。”

     

     

    老企業轉型難

     

    煤炭轉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生產水平的改變,拼的是技術。比如神華集團,起步高,采煤機械化水平高,人力少,成本小,煤炭質量又好,造成了在國內煤炭行業不可撼動的位置。可是山西的煤企都是老礦,開采早,煤炭剩余量就欠缺,老牌國企身上還背負著沉重的就業壓力養老壓力,再加上地形和地勢的關系,山西不可能走出神華的道路。

     

    另外一種轉型方式便是搞非煤,牛建革表示改變思想是根本,但是山西各個煤企口號喊出來多年,卻無法真正落實到行動。搞非煤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資,經過漫長的沉寂才能看到收益,這個時間,老牌煤企在各種職工問題的壓力下等不了。問及到底要怎樣搞非煤更合適,“政策性的東西很難辦。”牛科長也很為難。

     

     

    傳承希望在于下一代

     

    煤企要求發展,煤炭行業要傳承還是要靠新一代的力量。要想讓年輕人真正為企業服務,就要在年輕人中傳播關于煤炭的理念和意識。提到逐光隊這次深入煤企的行動,牛科給予了肯定,他說:“高校招生有時也體現市場規律,煤炭不景氣,愿意選擇相關專業的人相應的就會減少,而選擇了這個行業,又愿意走進煤炭企業去了解實際解決問題的人就更顯珍貴。就是要走進生產中來,原來課本里枯燥的知識才有了溫度和力量。”

     

    對于即將走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牛科表示了一定隱憂,“我在一線下過井,在職工學校做過老師,現在在檔案科做到了科長的位置,作為一個農村出身的普通人,已經很滿足。我從沒想過自己必須到達什么樣的目標,都是服從安排,讓做什么就認認真真做好,讓自己滿意,對別人負責。做的好了,有人看見,水到渠成的到了今天。現在的年輕人總是追求個性,常常抨擊社會的陰暗面,其實正是因為有陽光,才有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而我們不能只盯著陰影不放。我承認社會上有一些人有關系,這些優勢可能使他們比我們走的早,但是不見得會走的久。實實在在的干多了才有了關系,最鐵的關系就是工作關系,真正的關系要靠有能力的人自己建立,好好做事才是正經事。”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