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煤礦采掘電鉗工培訓教案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4-03-29 15:54 來源:煤礦安全網

      煤礦采掘電鉗工培訓教案

      第一節 煤礦安全法律法規及生產方針

      1、煤礦安全生產方針的含義及意義

      煤礦安全生產方針是黨和國家為確保煤礦安全生產而確定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準則,即:“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安全第一,是強調安全突出、突出安全、安全優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當生產建設等與安全生產發生矛盾時,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樹立人是最寶貴的思想,努力做到不安全不生產、措施不落實不生產;安全第一是衡量煤礦安全工作的硬性指標,必須認真貫徹執行。

      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前提條件,要實現安全第一,必須預防為主。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目標原則和手段措施的關系。

      煤礦安全生產方針是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方針。

      2、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內容有:

      (1)法律有《安全生產法》、《煤炭法》、《勞動法》等。

      (2)行政法規有《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等。

      (3)地方性法規有。

      (4)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有《煤礦安全規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等。

      3、主要安全法律法規

      (一)《安全生產法》(二)《礦山安全法》(三)《煤炭法》

      (四)《煤礦安全監察條例》(五)《煤礦安全規程

      (六)《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簡稱《處罰辦法》)

      (七)《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4、煤礦的主要職業危害及職業病

      煤礦井下作業條件惡劣,職業危害因素較多,從事人員患職業病的也較多。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塵、噪聲、震動、有害氣體、生產性化學毒物、高溫高濕、不良體位勞動等。

      職業病主要有粉塵病、噪聲聾、局部振動病、職業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滑束炎等。

      (1)、生產性粉塵

      生產性粉塵是煤礦的主要職業危害因素,井下生產過程中鑿巖、鉆煤眼、放炮、割煤、裝煤(矸)、轉載運輸等環節均能生產大量粉塵,粉塵包括巖塵和煤塵兩種。作業人員長期在巖塵超標的環境中勞動,可能引起矽肺病;作業人員長期在煤塵超標的環境中勞動,可能 引起煤肺病。

      (2)、有害氣體 井下空氣中可能存在過量的 CH4、CO、CO2、氮氧化合物、H2S 等有害氣體,如果不及時加強通風,將其沖淡并帶走,就可能造成人員中毒。

      (3)、不良氣候條件 井下氣候條件的基本特點是溫差大、濕度大、風速大。因此,作業人員容易出現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風濕性關節炎。

      (4)、不良勞動體位在煤層薄的采煤工作面或者高度小的巷道從事作業的人員不能 站立勞動,經常跪在底板上,使局部關節(入膝關節)長期受到強烈壓迫及摩擦而引發滑束炎,煤礦井下從業人員滑束炎已列為國家承認的法定職業病; 另外,井下從業人員長期彎腰勞動, 容易引起腰椎病井下空間較小、井下從業人員經常磕碰頭部,容易引起頸椎病。

      (5)、噪聲和振動 隨著采煤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生產性噪聲和振動對從業人員 的危害越來越大,入鑿巖機、鉆機、采煤機、掘進機、運輸機、破碎 機、壓風機、水泵、局部通風機、機車、放炮等都能產生很大的噪聲;有時噪聲與振動同時存在危害更大、噪聲可引起噪聲聾,入井下工人常見的耳雜“發育” ——即聽力顯著減強,振動科引起局部振動疾病。

      (6)、放射性物質煤礦井下放射性物質(如氡)及其子體往往比地面高,對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又一代影響。有的單位(洗選煤廠等)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某些放射性物質,若管理不妥,將對人體產生很大危害。

      5、 健康監護基本要求

      健康監護指的是對從事有職業危害因素作業的人群進行健康檢查,其目的是及時發現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作業人群的健康損害情況,并作為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的依據,從而保護從業人員的健康權益。

      職業健康的檢查方法

      (1)煤礦企業對新入礦工人必須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

      (2)煤礦企業對接塵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必須拍照胸大片。

      (3)煤礦企業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 定定期對接觸粉塵、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4)煤礦企業職業健康檢查的查體時間間隙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①對在崗接觸粉塵作業的工人,巖石掘進工種每 2—3 年拍片檢查1次;混合工種每3—4年拍片檢查一次;純采煤工種每4—5年 拍片檢查1次。

      ②對離崗工人必須進行離崗的職業性健康檢查。

      ③對接觸毒物、放射線的人員每年檢查1次。

      (5)職業性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摯而有別治療應由取得相應資格的職業衛生機構承擔。

      (6)Ⅰ期塵肺患者每年復查 1 次。對疑似塵肺患者(0+),巖石掘進工種每年拍片復查1次、混合工種每2年拍片復查1次、純采煤工種每3年拍片復查 1次。

      第二節、 煤礦生產技術

      第1節 礦井地質基礎知識

      (1)、煤層的埋藏特征

      煤是古代植物遺體經成煤作用后變成的一種層狀可燃礦產,煤層是沉積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煤層的頂底板

      位于煤層上面和下面的鄰近巖層稱為煤層的頂、底板。

      煤層頂底板自上而下可劃分為:老頂、直接頂、偽頂、直接底、老底。

      (二)煤層的形態與結構

      煤層的形態是指煤層賦存的空間幾何形態。

      煤層的結構是指煤層中是否含有夾石層。

      (三)煤層的厚度

      煤層的厚度是指煤層頂底板之間的垂直距離。

      煤層按厚度的大小可分為四類:

      薄煤層: 厚度小于1.3米;

      中厚煤層: 厚度1.3—3.5米;

      厚煤層: 厚度大于3.5米;

      (四)煤層的產狀

      煤層在地殼中賦存的空間狀態,稱為煤層的產狀。煤層的產狀通常用煤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三要素來表示。

      走向:傾斜煤層層面與水平面相交的交線叫走向線,它的延伸方向。

      傾向:煤層面上與走向線垂直,并沿層面向下延伸的直線叫傾斜線,它的水平投影所指方向。

      傾角:煤層傾斜面與水平面所夾的最大銳角。

      (2)、地質構造及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影響

      (一)單斜構造

      煤巖層受地質作用力的影響,產生向一個方向傾斜的形態稱為單斜構造。

      (二)褶曲構造:

      煤巖層在地質作用力的影響下,產生變形而形成波狀彎曲且示失去連續性的構造形態稱褶皺。褶皺中煤巖層的一個彎曲,稱為褶曲。

      褶曲的基本形態:可分為背斜和向斜兩種類型。

      (三)斷裂構造:

      煤巖層受地質作用力的影響,超過其強度極限時,則會在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產生斷裂。

      斷裂面兩側巖塊可有明顯位移,或沒有明顯位移,這種構造形態稱為斷裂構造。

      煤巖層斷裂后,裂面兩側巖塊發生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稱為斷層。反之,則稱為裂隙或節理。

      1、斷層的要素

      斷層的性質和形態是由斷層面、斷層線、斷盤、斷距等要素等組成。

      2、斷層的分類

      A 根據斷層面走向與所在煤(巖)層走向的關系,斷層可分為:

      ①走向斷層:斷層走向與煤層走向基本平行。

      ②傾向斷層:斷層走向與煤層走向基本垂直,即斷層走向與煤層傾向基本平行。

      ③斜交斷層:斷層走向與煤層走向斜交。

      B根據斷層兩盤相對位移方向,斷層可分為:

      ①正斷層:即位于斷層面上方的煤層對位于斷層面下方的煤層向下滑動的斷層。

      ②逆斷層:即位于斷層面上方的煤層對位于斷層面下方的煤層向上滑動的斷層。

      ③平移斷層:斷層面兩側煤層呈水平方向推動的斷層。

      3、斷層對生產及安全的影響:

      A、影響采區的劃分及工作面巷道布置;

      B、使工作面布置不規則,巷道掘進率明顯增高,還常常會造成無效進尺;

      C、會給支護工作和頂板管理帶來困難,管理不善還會造成冒頂事故;

      D、斷層常是地下水的儲存場所,所以嚴防斷層透水;

      E、斷層破碎帶可能聚集瓦斯,工作面通過時應注意防止瓦斯事故;

      4、節理對采煤安全生產影響主要表現為:

      A、 使頂板破碎,容易冒落。

      B 、使工作面淋頭水惡化。

      C 、當煤層節理面與工作面平行時,工作面很容易發生片幫事故;若頂板巖層節理面與工作面平行或節理發育時,給定班管理造成困難,容易發生冒頂事故

      D 、節理發育地段是瓦斯的良好通道和積聚場所。

      (3)、礦井巷道的分類

      (一)按巷道在生產中的用途劃分:

      1、開拓巷道:為全礦井、一個開采水平或階段服務的巷道。

      如井筒、井底車場、水平或階段運輸和回風大巷等。

      2、準備巷道:為一個采區服務的巷道。如采區上(下)山、采區上(下)山車場、采區石門等。

      3、回采巷道:為工作面直接服務的巷道。如區段平巷和開切眼等。

      第2節 采煤技術

      一、采煤方法概述

      (一)基本概念

      采煤工藝與巷道布置及其在時間、空間上的相互配合稱為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實質上包括采煤系統和采煤工藝兩大部分。

      (二)采煤方法的分類

      目前,世界主要產煤國家使用的采煤方法總的劃分為:壁式和柱式兩大類。

      我國常用的采煤方法主要有:

      (1)走向長壁采煤法:長壁工作面沿走向推進的采煤方法。

      (2)傾斜長壁采煤法:長壁工作面沿傾斜推進的采煤方法。

      (3)傾斜分層采煤法:厚煤層沿傾斜面劃分分層面的采煤方法。

      (4)長壁放頂煤采煤法:開采6m以上緩傾斜厚煤層時,先采出煤層底部長壁工作面的煤,隨即放采上部頂煤的采煤方法。

      (5)掩護支架采煤法:在急傾斜煤層中,沿走向布置采煤工作面,用掩護支架將采空區和工作面空間隔開,向俯斜推進的采煤方法。

      (6)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在急傾斜煤層中,沿偽斜布置采煤工作面,用柔性掩護支架將采空區和工作面空間隔開,沿走向推進的采煤方法。

      (7)水平分層采煤法:急傾斜煤層中,沿與水平面成25°~30°角的斜面劃分分層的采煤方法。

      二、采煤工藝

      采煤工藝又稱回采工藝,它是指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設備及其在時間、空間上的相互配合關系。

      在采煤工作面進行煤炭生產的采煤工藝有5個工序組成:破煤、裝煤、運煤、支護、采空區處理。

      我國目前普遍采用的采煤工藝有:爆破采煤工藝、普通機械化采煤工藝、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綜采放頂煤采煤工藝。

      綜采放頂煤采煤工藝

      簡稱“綜放”。它是對厚煤層用綜采設備進行整體開采的一類采煤方法。

      基本做法是:沿煤層(或分段煤層)的底部布置一個常規綜采工作面進行采煤,對工作面后上部的頂煤則由液壓支架的頂煤放煤口放入工作面輸送機,運出工作面,頂煤的破碎、冒落是依靠礦山壓力的作用實現的。

      第三節、礦井主要災害事故防治與避災

      第1節采煤工作面頂板事故防治

      一、局部冒頂事故的防治

      (一)局部冒頂發生的原因及預兆

      局部冒頂實質上是開采過程中在礦山壓力作用下已破壞的頂板失去可靠的支撐造成的。其發生原因,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破碎了的直接頂板,由于沒有得到有效的支護而局部冒落;二是老頂的沉降迫使直接頂過快下沉和破碎,使支架失穩而造成局部冒落。

      局部冒頂發生前的預兆:(1)發出響聲;(2)頂板掉渣;(3)煤壁片幫;(4)頂板裂縫;(5)頂板離層;(6)漏頂;(7)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8)頂板淋水增大。

      二、大面積冒頂事故的防治

      (一) 頂板大面積冒頂發生的原因及預兆

      大面積冒頂事故的發生是由于直接頂和老頂大面積活動造成的。

      采煤工作面發生大面積冒頂前的壓力顯現、支架和頂幫發生的異常變化,形成了一系列頂板大冒落前的預兆,其主要表現為:

      1、頂板壓力急劇增大,支架出現彎曲變形,金屬支柱的活柱迅速下沉;單體支柱明顯泄壓,下縮、下沉。

      2、老塘內頂板斷裂,發出“悶雷聲”。

      3、煤壁松軟、片幫嚴重;使用電鉆打眼時,感到鉆進省力,用采煤機割煤時,負荷減小。

      4、頂板掉渣增多,偽頂護頂煤難以管理,漏頂片幫頻繁,局部冒頂明顯增加。

      5、敲幫問頂時聲音不清,發出“空空”響聲,表明頂板已經“放線、離層”。

      6、頂板裂隙增大,有時冒頂前瓦斯涌出量增大,頂板出現淋水或淋水加大。

      第2節 防止煤塵爆炸的措施

      1、防治煤塵生成和飛揚措施:⑴煤層注水;⑵炮眼裝水炮泥;⑶噴霧灑水:其中主要包括轉載點設噴霧裝置,割煤機和掘進機裝設內外噴霧裝置,綜放工作面放煤口設噴霧頭;綜采面安設移架噴霧,掘進工作面的放炮噴霧以及炮前、炮后灑水滅塵等;⑷對井下巷道定期清掃和沖洗;⑸加強通風管理,合理控制采掘工作面的風速。從通風角度講,最適宜的風速是1.5~2.0m/s。

      2、防止煤塵引燃措施:本措施同防止瓦斯引燃措施相同。

      3、隔爆措施:在采區、進、回風石門設置巖粉棚或隔爆水槽,水槽的水量不得少于400L/m2,長度不小于30m;采掘工作面設輔助隔爆水棚,水量不少于200L/ m2,長度不小于20m。

      4、健全的供水管路系統:防塵灑水管路應到達所有采掘工作面、溜煤眼、轉載點及運輸系統,采煤工作面的回風巷和中間運輸機巷、石門等。并要求主要運輸巷、上下山、掘進巷道、采煤工作面上下順槽中的管路,每隔50m都應安設支管和閘閥。并保證水量,水壓滿足要求4kg/cm2。

      5、在井下矽肺病的防治措施中,除上述的防止煤塵產生和飛揚外,還要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如佩戴防塵口罩、定期檢查等。

      第3節、礦井火災的預防措施

      (一)煤炭自燃的早期識別和預防

      1.根據自然發火的外部征兆來識別:

      (1)煤附近空氣濕度增加,巷道壁“出汗”。(2)巷道內可聞到特殊氣味。如煤油,松節油味。當能聞到這種氣味時,說明煤已自熱到相當程度。(3)人體感到不舒服。煤炭溫度上升時,必然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人呼吸到這種氣體就會感到頭疼、悶熱、疲乏、四肢無力等。(4)從火區流出的空氣和水的溫度增高。

      2.利用氣體分析法來識別初期火災。方法有:(1)采用便攜式一氧化碳測定儀測定一氧化碳;(2)利用氣筒和比色管測定氧氣、一氧化碳等氣體;(3)利用束管監測系統連續分析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4)采取氣樣到試驗室分析各種氣體變化情況。指標性氣體一般有一氧化碳、氫氣和乙烯等。

      (二)正確選擇開拓開采方法

      開采有自燃危險的煤層,特別是開采厚煤層,在考慮開拓開采方法時,必須要求盡量少切割煤體,要求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用合理的頂板管理方法,易于隔絕采空區,減少向采空區漏風和便于注漿等。

      (三)礦井滅火的行動原則及滅火方法

      1、行動原則:

      ①最先發現火災的人員,應根據火災的性質,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力爭把火災撲滅在萌芽狀態。同時,應迅速向礦調度室匯報。

      ② 礦值班人員接到火災報告后,應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a.通知救護隊;b.通知礦領導和總工程師;c.通知所有受火災威脅的人員撤出險區。③礦領導得到火災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礦調度室,組織臨時救災指揮部。④井下險區人員得到火災報告,要逆著新鮮風流撤退,必要時應立即打開自救器。

      2、滅火方法

      A直接滅火:用水滅火或用滅火器滅火。

      B隔絕滅火:當井下火災不能用直接滅火法撲滅時,必須迅速將火區封閉,切斷氧氣供給。

      C聯合滅火法:即封閉火區后,再配以灌漿、注惰性氣體、均壓等措施,加快火區熄滅。

      第4節、各類災害事故時避災自救與互救措施

      (一)瓦斯與煤塵爆炸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1、防止瓦斯爆炸時遭受傷害的措施

      井下人員一旦遇到或發現瓦斯爆炸或爆炸征兆時,要沉著,冷靜,采取措施進行自救。

      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礦工的自救與互救措施

      (二)煤與瓦斯突出時的自救與互救

      1、發現突出預兆后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礦工在采煤工作面發現有突水預兆時,要以最快的速度同時人員迅速向進風側撤離。

      2、發生突出事故后現場人員的避災措施

      礦工要把自己的隔離式自救器帶在身上,一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立即打開外殼佩帶好,迅速外撤.

      (三)礦井火災事故時的自救與互救

      位于火源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新鮮風流撤退;位于火源回風側的人員,應迅速佩帶好自救器。

      第四節、采掘電鉗工專業基礎知識

      由礦井地面變電所,井下中共變電所采區變電所,工作面配電點按照一定方式相互連接起來的一個整體,稱為礦井供電系統

      礦井供電系統一礦井供電系統的分尖。

      分二類

      1、深井供電系統:

      礦井井田范圍,埋藏深度大于150米煤層

      2、淺井供電系統:

      礦井井田范圍小,煤層深度小于150米煤層

      三.電力系統的概念:

      為了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經濟性,將許多發電廠用高壓輸電線路接 來并聯起來工作。這種由許多發電廠成的供電和供熱整體稱為動力系統。動力系統中的一部分,即由發電機,配電裝置升壓降壓變電所輸電路以及電力用戶所組成部分,稱為電力系統。

      礦井電力用戶的分類

      分三類

      1、第一類用戶要求供電絕對可靠,不能中斷否則會造成生主危險,重大設備扣環 報,造成重大損,如通風機,人員的主要提 機,主要排水泵主井的皮帶輸送 機礦井醫院

      2、第二類用戶要求供電可靠否則會造成重大損如壓風設備,,井底車場的推車路翻車機。機電設備電機車的電源等。

      3、第三類用戶停電無直接影響,地面車間修配廠及用事業單位及電設備

      礦井供電系統中覺的事故

      1、停錯車造成人身觸電傷亡

      2、送錯電造成人身電傷亡

      3、不同相的兩路電源并聯造成短路

      第二節電壓等級

      供電電壓等級是礦崇山峻嶺供電的主要音量之一,因為供電線路的電壓等級與輸送功供電距離有聯系

      一目前我國采用的煤礦電壓等級有幾種,備有什么用途

      電壓等級                  用途

      交流

      36 V       磁力超動器口控及信號回路

      127 v       井下照明,信號,煤電鉆

      220 v      地面照明,低壓動力

      380 v      地面或井下低壓動力

      660 v      井下低壓動力

      1140 v      采區大型采煤機組等

      3610 kw     大廈型機的電動機或輸電電壓

      3560 kw      高壓輸電

      直流

      110 154 220 330 500kv 超高壓輸電

      110 220 440 kv     一般動力

      250 550kv    架線式電機車

      40 80 110 120kv   蓄電池電楊車礦燈

      二名級電壓線路的輸送距和極限容量是什么

      1 6kv 4------15kv 100-----1200kv

      2 10kv 6----20kv 200----2000kv

      3 35kv 20----50kv 2000----10000kv

      4 110kv 50----150kv 10000----50000kv

      5 220kv 200----300kv 100000----500000kv

      電力線路的額定電壓等其過接的用電設備的安定的電壓

      三、<<規程>>規定,井下名級配電電壓等級及要求

      1 高壓不超過10000v

      2 低壓不1140 v

      3 照明信號電話和手持式電設備,額定電壓不127 v

      4 遠距離控制的電壓,不超過36 v

      5 采區電氣設備3300 v使用供電時須制定專門安全措施

      布置作業一

      第3節煤礦安全用電

      一、煤礦安全規程對礦井供電的要求

      1、礦井應有兩回路電源線路,當任一回路發生故障待業工作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全聞負荷

      2、對井下各水平中變電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崇山峻嶺開采的采區排水泵記供電線路不得少兩回路

      3、嚴禁井下配電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

      4、經由地面回空線路引入井供電線路,必須在入井裝設避雷裝置。

      5、井下低壓配電系統同時是存在工種或工種以上電壓時,低壓電氣設備上應明顯地標出其電壓額定值,。

      6、礦井必須有井上下配電系統圖

      7、電氣設備不應超過額定值運行

      8、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及安生性能檢查 合格并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

      二、礦進用電十不準

      1、不準帶電檢修

      2、不準去掉無壓釋放器過電流保護裝置

      3、不準去掉無壓釋放電器,煤電鉆綜合保護裝置,和局部通風,瓦斯閉鎖裝置

      4、不準明火操作,明火打點,明火放炮

      5、不準用銅,鋁等代替保險

      6、停風停電的采掘工作面示經檢查不準送電

      7、有故障的線路不準強行送電

      8、電設備的保護不行后不能送電

      9、失爆設備不能使用。10、在井下拆卸礦燈。

      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

      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絲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保護裝置。

      兩齊:電纜整齊,設備清潔整齊。

      三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

      三堅持:支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煤電鉆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裝置,堅持使用風電和斯電閉鎖

      四:采煤工作面電火災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原因:

      1用電氣管理不當

      2由電氣設備位置不安全發生冒頂,片幫事故造成。

      3井下用電爐,燈泡等電熱線取暖,違章行為

      著火預防;1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選擇電氣,電纜2正確使用繼電保護過負荷保護及熔斷器。3井下不得帶電作業4井下不準用燈泡和電爐等電熱絲取暖5加強電氣的維護

      五,為什么嚴禁在井下拆開,敲打,撞擊使用不完好的礦燈,怎樣防止礦燈的的不安全隱患

      答:使用不完好的礦燈能產生火花,可能引起爆炸(例3月14日爆炸事件因一工人礦燈脫落造成電池短路產生火花,引起的死24 人,傷2人,損1,4萬元)

      措施:1礦燈必須完好

      2愛護礦燈,保證礦燈正常使用11小時以上3嚴禁使用無國家指定及防爆合格證的產品

      一過流的概念

      凡是流過電設備或電池線路的電流超過它們的額定值稱過流

      危害1造成短路電流2過負荷

      3斷電

      二漏電的概念

      井下電氣設備或電纜線路由于絕緣老化受潮絕緣層破壞,受機械破壞使電網對地絕緣電阻明顯降,或導電部分直接接地的現象稱漏電。

      漏電的危害

      1人體接觸漏電外殼會發生觸電身事故

      2漏電回路中產生電火花,造成煤層爆炸

      3漏電時間長,電纜發熱,造成火災。

      三接地保護

      導線把電設備的外殼或構架與埋在地下的接地板連接起來稱接地保護

      四:什么叫三專兩面三閉鎖及二閉鎖的定義

      三專:專用開關,專用線路專用變壓器。

      兩閉鎖作用:1當局部供風機停止運轉時,立即切斷區域內的動力電源。

      2如果區域內斯過高,通風機不會運轉只有排除解除閉鎖,供風機才會運轉

      3當區域內風量符合要求時,才可向區域內供電

      五、電氣設備與防爆

      我國專為礦井下條件生產的電設備可分為礦用和防爆電設備,在井下選擇時,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根據礦井瓦斯等級以及使用地點來確定

      第一節防爆型電氣設備

      一、什么叫防爆型電氣設備

      礦用防爆型電氣設備是指按國家標準生產的適用煤礦井下的,在不同程度上能防止周圍爆炸性混合爆炸的電氣設備

      二、防爆型電氣設備的類型標志及基本要求

      1防爆型:具有隔爆外殼的電氣設備,外殼能受內部爆炸氣體混合引爆產生的爆炸壓力

      2增安型:正常運行下不會產生電弧火花或可能點燃爆炸混合的高溫

      3本安型電路和電氣設備

      在正常工作或規定的故障狀態下產生的電火花和熱淚盈眶效應,不能點燃規定的爆炸混合的電路。

      4正壓型:外殼通入新空氣或墮性氣體以防止外殼外部爆炸性混合進入電氣設備

      5充油型

      可能產生的電弧火花或危險溫度的部分浸在油或絕緣液中,使其不能引起起液面上爆炸混合爆炸的電氣設備

      6充砂型:外殼內部充砂料材料,內產生的電弧火焰及砂粒表面及外殼的過熱均不能點燃周圍的爆炸性混合物

      7無火花型:正常工作狀態下不會出現電弧火花或高溫的電氣設備

      8特殊型:凡在結構上不屬于上述基本防爆類型及其組合的電氣設備,而采取其它防爆措施的電氣設備

      三、防爆型電氣設備的通用要求。

      1外殼表面溫度類不超過150 ,有防止粉塵堆積時不超過450度

      2電氣設備與電纜的連接都應采用電纜接線盒或掐銷裝置。

      3對不同的絕緣材料,及不同的額定電壓電間隙有較高的要求

      4有電機閉鎖裝置防止松動的裝置,有可靠的接地。

      5在設備外殼明顯處有清晰的ex標志,并應有銘牌

      6制成的防爆電設備必須按照有關規定斷定的單位對它們的整體老蚌生珠嚴格試驗,合格后取得合格證方能使用。

      四、防爆電氣設備的充許最高表面溫度

      五、礦用防爆型 電氣設備的通用要求

      1、電氣設備充許最高表面溫度,堆積粉塵時為150度,采取防塵堆積措施為450度,防爆電氣設備使用的環境溫度為-20---40度

      2、電氣設備與電纜的連接應采取防爆電纜接線盒

      3、對不同的額定電壓和絕緣材料,電氣間隙和電距離,都有相應的較高要求。

      4、具有電氣或機械閉鎖裝置有可靠的接地。

      5、采用不燃性或難燃性材料而成的防爆電氣設備塑料外殼

      6、防爆電氣設備限制使用鋁合金外金。

      7、防爆型電氣設備必須經國家指定的防爆試驗鑒定

      第五節、采掘電鉗工崗位責任制

      一、接受崗前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上崗證書,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

      二、負責本工區管轄范圍內的機械、電氣設備的維護,發現有隱患的設備應立即處理或更換。

      三、提高機電設備完好率,使完好率保持在85%以上,事故率不準超過2%,堅持做到“三無”、“四有”。

      四、認真檢查設備的安全運行情況,對機械、電氣隱患、故障處理要及時,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纜、四小線),開關、干變等電氣設備不得倒置。檢修處理后的機械、電氣設備必須試運轉,正常后方可投入生產使用。

      五、使用中的防爆電氣設備,每月必須檢查一次防爆性能,電氣設備的外部每天檢查一次,開關的整定值每半年檢查一次,負荷變化時應報告技術人員及時調整。

      六、操作電氣設備應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停送電制度執行。

      七、對區隊范圍內的設備要掛牌管理,電纜要懸掛整齊,各種圖板、資料、帳、卡、物對號準確,責任明確落實到人。

      八、嚴格遵守礦里的各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服從安全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第六節 采掘前電工操作前的危險源辨識及安全要點

      工藝流程:1準備工作→2開始維修→3試運轉→3收尾工作

      工序存在風險等級操作規范程序安全防控措施

      11.頂幫掉矸傷害。

      2.觸電。Ⅰ級1.檢查頂幫安全,要先頂后幫,找落活矸危巖。

      2.檢查維修工具,帶齊維修工具、備件。

      3.檢查電源是否斷開,并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停電牌。

      1.對懸矸、危矸進行敲除。

      2.嚴禁帶電作業。

      3.手指口述安全確認。

      21.擠傷。

      3.觸電。

      4.摔傷。Ⅱ級1.檢查瓦斯濃度,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開始放電。

      2. 使用驗電筆驗電、放電時,先接接地端后接放電端。

      3. 對設備維修前,要注意先進行保護,然后進行維修。

      1.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檢儀

      2.必須攜帶驗電筆。

      3. 必須做好互保聯保。

      31.觸電。Ⅲ級1.確認無人工作時,方可送電試運轉。1.嚴格停送電制度

      2.安排專人監護。

      41.摔傷,撞傷。Ⅱ級1. 清理好設備內部和表面衛生,收拾現場。

      2.工器具、技術資料放置好。

      3.做好維修記錄,并存檔。1.檢查設備維修質量。

      2.檢查現場衛生達標。

      3.班組長監督檢查。

      第七節 、操作前的準備

      1、常用工具、扳手、鉗子、等。

      2.準備材料、配件、工具、測試儀表及工作中應用的其它用具。

      3.辦理計劃中的停電審批單、高壓停電工作票,與通風部門聯系安排瓦斯測試事項。

      4.在工作地點交接班,弄清前一班遺留的問題,安排本班工作計劃

      第八節、操作前的安全確認

      1.接班后對維護地區內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電纜吊掛及保護設施進行巡檢,并做好記錄。

      2.巡檢中發現設備失爆、保護失靈等問題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對處理不了的問題,必須停止運行,并向值班領導匯報。

      3.在采掘區內檢查電氣設備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⑴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0.7%的風流中,方可停電打開低壓電氣設備的門(或蓋)目視檢查,使用電工儀表測試,用導體對地放電。

      (2)在有瓦斯突出或瓦斯噴出危險的巷道內打開設備蓋檢查時,必須切斷前級電源開關再進行檢查。

      4.從事檢修工作時,必須執行停送電制度,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切斷前一級開關電源,實行機械閉鎖,并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送電時,指定專人送電,不得盲目送電,有兩組以上人員在同一供電系統上工作時,要分別掛停電專用牌,要互相聯系無誤后,方可送電。嚴禁約定時間送電。

      5.電氣設備開蓋檢查前必須用與放電器電源電壓等級相符合的驗電筆驗電,確認無電壓后進行放電,放電完畢并加裝針封線后工作。

      6.電氣設備檢修應在支護良好、周圍環境瓦斯濃度在0.7%以下工作。電氣作業應不少于2人,1人監護,1人工作。

      7.在檢修開關時,不準任意改動原設備上的端子位序和標記,要保護好隔爆面,所更換的保護組件必須經公司測試組測試。在檢修有電氣聯鎖的開關時,必須切斷被聯鎖開關中的隔離開關,實行機械閉鎖,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標志牌。裝蓋前必須檢查防爆腔內有無遺留的線頭、零部件、工具、材料等。

      8.井下供電系統發生故障后,必須查明原因,找出故障點,排出故障后方可送電,禁止強行送電或用強送電的方法查找故障。

      9.發生電氣火災及異常火災時,必須切斷就近電源,用滅火器材滅火,并向調度匯報,按調度指令切斷有關的其它電源。

      10.電氣安全保護裝置的維護與檢修

      ⑴不準任意調整電氣保護裝置的整定值。

      ⑵采區供電系統的檢漏裝置必須按規定試驗,嚴禁甩掉漏電保護運行。

      ⑶移動變電站低壓檢漏裝置的試驗按有關規定執行,補償調節裝置經一次整定后,不能任意改動。用于檢測高壓屏蔽電纜監視性能的急停按鈕應每天試驗一次。

      ⑷在采區內做過流保護整定試驗時,應與瓦檢員一起進行。

      11.在采掘區內使用普通型儀表進行測量時,應嚴格執行下列規定:⑴測試儀表由專人攜帶和保管。

      ⑵測量時,1人操作,1人監護。

      ⑶測試地點瓦斯濃度必須在0.7%以下。

      ⑷測試設備和電纜的絕緣電阻后,必須將導體放電。

      ⑸測試電子元件設備的絕緣電阻時,應拔下電子插件。

      12.安裝與拆卸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⑴設備的安裝與電纜敷設應安設在頂板和底板無積水的地方,應不妨礙人員通行,并符合規程規定。

      ⑵直接向采煤機供電的電纜,必須使用電纜夾。

      ⑶橡套電纜之間的直接連接,必須采用流化熱或有同等效能的冷補工藝。其它電纜的連接按有關規定執行。

      ⑷用人力敷設電纜時,應將電纜順直,在巷道拐彎處不能過緊,人員應在電纜側搬運。

      ⑸工作面與順槽拐彎處的電纜要吊掛牢固,禁止在三角區吊掛電纜,工作面的電纜及開關的更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⑹搬運電氣設備時,要綁扎牢固,禁止超寬超高,要聽從負責人指揮,防止碰人和損壞設備。

      ⑺嚴禁帶電搬運設備。

      第九節、事故案例

      案例1: 帶電作業要不得

      一、事故經過:

      2005年3月2日,XX單位電工宋XX,沒有執行停電閉合規定,違章帶電檢修開關,意外產生電火花將宋XX面部燒傷。

      這天中班,第二部溜子防爆開關突然失靈,溜子司機迅速打電話,通知跟班電工宋XX,宋XX很快趕到第二部溜子處,由于怕影響生產,宋XX電也沒停就打開了開關尋找故障出在哪里。宋XX將螺絲刀擢向接線柱,突然,一團火花向宋XX的面部撲來,將宋XX的右臉燒傷。

      二、事故原因:

      1、帶電檢修,嚴重違反了安全規程的規定。

      2、自主保安意識差。

      3、嚴重的冒險作業。

      三、防范措施:

      1、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2、嚴禁帶電檢修電氣設備。

      3、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的規定,檢修前進行放電處理。

      案例2: 帶電檢修 火花傷人

      一、事故經過:

      2006年4月2日中班15:30,XX掘進工作面檢修時,沈XX一邊打開開關準備查找事故原因,一邊安排電工劉XX去停上一級電源,當劉XX剛離開還沒有停下電時,沈XX就盲目拿起萬用表查找故障,在測量電壓時,由于萬用表檔位處于電阻檔,造成通過萬用表短路,并產生電火花,引起三相弧光短路,將沈XX面部及左手燒傷,開關燒壞。

      二、事故原因:

      1、傷者趙XX自主保安意識差,檢修開關時違反了規程“嚴禁帶電檢修電氣設備”之規定,一人盲目打開開關帶電檢查,違章作業,造成自身傷害。

      2、電工劉XX安全意識淡薄,互保意識差,發現沈XX帶電打開關時,沒有制止。

      3、現場管理不到位,跟班副區長和班長得知開關發生故障,沒有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指揮和監督。

      三、防范措施:

      1、加強對職工的安全培訓,積極開展崗位描述活動,增強廣大職工自主保安和互保意識,切實根險“三慣、三乎”思想。

      2、強化職工技能培訓,提高特殊工種人員現場操作能力。

      3、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加強薄弱環節管理,加強現場流程控制,切實做好安全工作。

      案例3:

      2005年9月8日15點25分,我隊在3105工作面作業時,由于順槽機尾超前支柱的木頂梁掉人正在運行的機巷溜子中,頂梁一頭頂住了機巷溜子括葉,另一頭頂住工作面溜子機頭,導致工作面溜子機頭擠向工作面煤壁,將在工作面溜子的陶某擠在工作面煤壁致傷

      (一)事故經過

      2005年9月8日,我隊生產班上早班,全班16人及兩個跟班隊長于8:00從地面人井,到達工作面機尾時,班長張某及跟班隊長龍某、徐某進行了分工,分工情況為:陶某開工作面溜子,胡某開順槽第一臺溜子(從工作面往外),王某開小眼口溜子;肖某放炮,王某配合放炮拉炮線;其余人員備料,找柱窩,扶柱。分完工后,大家分頭進入工作崗位開始工作。放炮員及值班隊長問清各臺溜子能正常運轉的情況后,于8:30分開始放炮。到 14:00時,放完炮后,班隊干部對工作面進行了巡回檢查,并進行了第二次分工。值班隊長龍某對工作面的工程質量作了要求,并交待了安全注意事項。隨后,班長張某叫陶某仍然開工作面溜子。

      14:15分,全班人員進入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工作,鏟煤及其它各項工作進展一直順利。15:25時,在機頭鏟煤的熊某看到溜子震動,隨即機頭向煤壁甩過去,將在煤壁側開溜子的陶某擠倒。   (二)救援經過

      看到這種情況看,熊某就趕上來將陶某扶起,然后就喊在下段鏟煤的肖某、王某上來,王某上來后隨即將工作面的溜子停住,在王某下段鏟煤的王某也隨后趕到,熊某安排王某喊班長和隊長上來。聽到王某的喊聲后,班長張某,值班隊長徐某、龍某相繼趕到機頭,龍某隨即解開陶某的衣服看受傷部位,未看出有任何外傷,班隊干部立即安排人員將陶某往井外運送,在外運過程中,陶某一直比較煩燥,不停翻動,將陶某抬到醫院檢查,經醫生診斷腿部骨折。。

      (三)事故原因分析

      通過現場勘查及事故調查組對有關人員調查、分析,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是:

      直接原因:工作面溜子司機陶某違反操作規程中“如果輸送機要安裝或丁字形搭接時,搭接的機頭要墊高,防止被煤、矸石刮走。司機應站在順槽下幫錯開機頭的地點”之規定,站在工作面溜子機頭與煤壁之間開溜子,加之工作面溜子機頭與順槽溜子搭接高度不夠,致使掉入順槽溜子一根長1.7米的圓木,一頭頂住工作面溜子牙箱,另一頭頂住機巷溜子刮葉,在機巷溜子的推動下,導致溜子機頭向煤壁位移1.1米,將處于溜子機頭與煤壁之間的溜子司機擠壓致傷是造成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間接原因:班隊放松了對溜子司機的安全監督檢查及教育和安全規程學習教育,致使溜子司機冒險進入危險地段違章操作是造成這次事故的間接原因。

      (四)吸取的教訓

      事故的發生,無疑給全礦的安全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我們必須痛定思痛,深刻反思,認真從以下幾個方面吸取教訓。

      1.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必須深刻領會陳祥恩董事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從“三個代表”的高度抓好抓實安全工作。

      2.安全工作關系到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各級人員要深刻認識安全工作是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領會安全工作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深刻含義。

      3.只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抓好安全工作才能實現全面的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必須實行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原則。

      4.抓好安全工作必須按照“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進行。在當前經濟狀況不景氣的情況下,各單位必須重點抓好管理及培訓工作,發動管理人員,深入作業現場查違章、查隱患,要實現全方位、不間斷的實時監督。在做好管理的基礎上,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技術

      訓,增強職工的安全操作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職工的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能力。

      (五)防范措施

      1.加大對班、隊長的管理力度,嚴格要求班、隊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對本隊、班所管轄范圍的工作環境要進行全面的監督檢查,發現隱患,必須及時組織人員予以消除。不安全因素未消除之前嚴禁生產。對出現的“三違”人員,堅決按照“三違”人員管理辦法查處。

      2.加大安全學習日與班前會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安全學習日能按照要求的時間、內容組織學習.能按照規定開好班前會,確保職工的思想都能統一到安全生產上來。

      3.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特別要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確保特種作業人員都能持證上崗,保證本人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4.各級管理人員必須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深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和管理,切實把安全工作抓細、抓實。

      5.嚴格執行“三不生產”原則,將“三不生產”原則落實在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確實現安全生產。

      采掘電鉗工培訓教案

      準三隊

      2012.11.25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