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3-12-22 19:54 來源:煤礦安全網

    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
       根據靈銀(煤)發 [2011]21號《關于建設完善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實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經故委會天空決定,特制定我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
       一、礦井概況
       新安發煤礦井井田面積5.7698km2,批準開采9#和10#煤層,保有地質儲量3976.2萬噸,可采儲量為2467.02萬噸,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60萬噸/年。
       礦井井田水文地質屬簡單類型,礦井瓦斯等級為低瓦斯礦井。煤層自燃傾向等級為二級,屬自燃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
       二、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現狀
       安全監測系統:煤炭研究總院撫順分院型號KJF2000N
       人員考勤定位系統:陜西省西安天秦煤炭科技有限公司。 型號KJ-236
       消防防塵供水主管路為,¢109鋼管400米¢82鋼管4200米,¢50鋼管2800米,地面水池200立方米,
       地面安裝有  MLGF-10/7G   型空氣壓縮機2臺,109鋼管400米¢82鋼管2200米¢50鋼管2500米,
       通信系統為廣州慧通科技有限公司,型號SW-2000H通訊交換機2臺,井下變電所、機電硐室等重要場所共安裝防爆電話  16部,井上安裝電話30部
       安全避險裝備有AZ-60自救器400臺
       三、成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規劃和方案實施領導組
       為保證本次“六大系統”整改、建設確有成效,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做,特成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規劃和方案實施領導組
       組長:陳玉元
       副組長:郝文明、徐加生
       成員:馮輝、張文耀、夏文舉、郇新云、李祝武、夏文舉各職能科室、各生產隊組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由夏文舉負責收集整改進展情況,并及時向領導組匯報。
       為明確各自責任特做如下分工
       陳玉園負責“六大系統”整改、建設全面工作
       郝文明負責“六大系統”建設全面工作
       徐加生負責六大系統整改、建設日常工作
       馮輝、張文耀、郇新云、李祝武、夏文舉協助郝文明等負責各自分工范圍內的工作。
       領導組成員負責本專業范圍內的工作,并協助其他專業完成相關工作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礦級領導負責人與承辦科室:
       (一)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
       主管領導:李祝武、靳立全、時倩斌  負責科室通防部
       (二)井下緊急避險系統
       主管領導:張文耀、尹彥來  負責科室安全部
       (三)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通信聯絡系統。
       主管領導:郇新云、高炳線   負責科室 機電部
           四、建設完善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目標要求
       建設完善礦井檢測監控系統。嚴格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主檢測儀器使用》(AQ1029-2007)的要求,完善安全監控系統,實現對煤礦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溫度、風速等的動態監控,為安全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強化系統設備維護,定期進行調試、校正,及時升級、拓展系統功能和監控范圍,確保設備性能完好,系統可靠。健全完善規章制度事故應急預案,落實值班、帶班人員責任,監測監控系統中心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當系統發出報警、斷電、饋電異常信息時,迅速采取斷電、撤人、通知作業等應急處置措施,充分發揮其安全避險的預警作用。
       建設完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嚴格措按照《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規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設完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并做好系統的維護和升級改造工作,保障系統安全可靠運行。所有入井人員必須攜帶識別卡,確保能夠實時掌握井下各個作業區域人員的動態分布及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制度,發揮人員定位系統在定員管理和應急救援中的作用。
       建設完善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為放井人員配備額定防護時間不低于30分鐘的自救器。從采掘工作面步行,在自救器所能提供額定時間內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須在距離采掘工作面范圍內建設避險硐室或救生艙。
       建設完善壓風自救系統。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建立壓風系統的基礎上,按照所有采掘作業地點在災變期間能夠提供壓風供氣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壓風自救系統,設置供氣閥門。井下壓風管路要采取保護措施,防治災變破壞。
       建設完善礦井供水施救系統。建設完善的防塵供水系統,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設置三通及閥門,在采掘作業地點和人員較集中地地點設置供水閥門。加強供水管 路的維護,不得出現跑、冒、滴、漏現象。
       建設完善通信聯絡系統。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在主副井口、井底車場、井下變電所、水泵房等主要機電硐室和采掘工作面安設符合規定的電話。井下避險硐室(救生艙)、水泵房、變電所設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積極推廣使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井下廣播系統。發現險情時及時通知井下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
       五、建設完善“六大系統”規劃和方案
       一)總體規劃
       六大系統建設,去年已完成五個系統的建設,共計投入150萬元,其中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投入10萬元,人員定位系統,投入約15萬元,壓風自救系統,投入50萬元,供水施救系統投入45萬元,通訊系統,投入30萬元
       緊急避險系統2011年的重點規劃項目,計劃投入700萬元,其中設備投入350萬元,建設費用300萬元,其他費用50萬元
       二)各系統具體規劃和方案
       1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經對原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完善,系統功能完備齊全,符合有關要求。共投入了10萬元。實現了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濃度、溫度、風速等的動態監控,為安全管理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
       三)人員定位系統
       現有礦井人員定位系統為     已經升級改造完成,系統運行安全可靠,符合有關要求。共投入15萬元。
       四)壓風自救系統
       地面配置有空氣壓縮機2臺,主管路敷設為¢105及¢89鋼管及配套設備,主斜井(4寸)400米軌道下山(3寸)1600米,10#運輸巷(3寸)1400米
       支線管路
       10#皮帶巷(3寸)-07運輸巷700米,
       10#皮帶巷(3寸)-07回風巷(2寸)700米,
       10#皮帶巷(3寸)-采區回風巷(2寸)-09運輸巷(2寸)700米,
       10#皮帶巷(3寸)-采區回風巷(2寸)400米
       五)供水施救系統(防塵系統)
       主管路為¢109和¢82鋼管由主斜井入井,支線管路為¢50管路。具體路線為
       主管路
       地面水池-主斜井(4寸)400米
       支管;
       主斜井(4寸)400米-軌道巷(3寸)1400米,
       主斜井(4寸)400米-回風下山(3寸)1400米
       主斜井(4寸)400米-10#皮帶運輸下山(3寸)1400米
       分支管
       回風下山(3寸)-07運輸巷(2寸)700米
       10#運輸下山(3寸)-07回風巷(2寸)700米
       回風下山(3寸)-09運輸巷(2寸)700米
       軌道下山(3寸)-副斜井(2寸)700米
       通訊系統
       通信系統為廣州慧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SW-2000H     通訊交換機2臺。井下通訊網絡為:地面調度室到采掘工作面、主要機電硐室、井下變電所、主要泵房、主通風機房、避災硐室(場所)、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保障有可靠的通信聯絡系統共投入30萬元
       六)緊急避險系統
       1為井下作業人員配備隨身攜帶的定額防護時間不低于30分鐘的自救器,為災害發生后人員快速脫險到達安全避災地點提供支持,構成井下第一級緊急避險;
       2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區域建設臨時避難 硐室,使逃生人員能夠就近快速進入安全環境緊急避險,構成井下第二級區域避險;
       3在采區上下山附近或井底車場建設固定式避難所,并具備可靠等待救援的能力,為整個采區或礦井避災人員提供應急避難空間,構成井下第三級緊急避險。
       實現煤礦井下災害突發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避險,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應急的生存空間。
       
       4計劃在井下軌道巷建立一個移動式救生艙,其容量能滿足當班井下所有人員避難,
       2011年3月至10月份參觀先進單位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經驗,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份進行緊急 避險相關設備市場調研,2012年4月份開始建設,2013年初完成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工作。緊急避險系統規劃要求:全面對接、互聯互通。所有井下避難空間(救生艙、永久或臨時避難硐室)內裝備的監測監控、通訊數據傳輸等設備能實現與礦井原有各系統和全面對接,救生艙和永久避難硐室之間可互聯互通,每一個固定避難硐室都可成為井下的臨時救援指揮中心。二是多級防護,獨立運行。三是多點布置,全員覆蓋。四是就近避難,迅速便捷。人員步行到達避險設施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做到危急情況下通訊暢通、安全避險和長時間有效自救,實現防得住,躲得開、救得快。避災硐室或救生艙,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和井下涌水進入,并配備滿足當班作業人員1周所需要的飲水、食品、配備充足的自救器、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器、急救藥品和照明設備,以及直通地面調度室的電話,安裝供風、供水管路并設置閥門。
       六、切實較強對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管理工作
       礦要已建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管理制度:加強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統圖紙等基礎資料,并根據井下采掘系統變化情況,及時補充建設完善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要定期對各系統完好情況進行檢查,加強系統維護,定期進行調試、校正,及時升級,拓展系統功能和監控范圍,確保設備性能完好,保證系統靈敏可靠。要建立應急演練制度,科學確保避災路線,編制應急預案,每年看站一次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聯合應急預案演習。要按照相關規定,讓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在遇到險情時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加強入井人員培訓,使其熟悉各種災害情況的避災路線,并能正確使用安全避災設施,充分發揮其作用,做到不培訓不入井,不熟悉避災路線不上崗。
       建設完善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是整個礦井建設的關鍵緩解,在施工過程中,要按照“三同時”的要求,高度重視“六大系統”的建設工作;要按照要求,對原設計不符合“六大系統”建設要求的,及時補充完善,把新安發煤業有限公司建成“六大系統” 健全、功能穩定、安全可靠的高標準礦井。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