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發明家何模洪:用智慧破解無數技術難關
礦山發明家何模洪:用智慧破解無數技術難關
近日,川煤集團廣能公司綠水洞煤礦“何模洪創新工作室”榮獲全國能源化學系統“勞模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這不僅是對何模洪勤勉工作太度的充分肯定,更是對何模洪聰明才智的最佳褒獎。現年38歲的何模洪近五年來,攻堅克難,破解無數安全生產技術難題,累計發明創造30多項,多次榮獲礦和公司“五小”創新活動一、二、三等獎,為礦創價四千余萬元。為此,2010年,何模洪被廣能公司工會授予“創造革新能手”稱號,并以他的名字創立了全公司第一個“何模洪創新工作室”,對此,職工們親切地譽他為礦山“發明家”。
勇于創新,攻堅克難創價斐然
2003年3月,28歲的何模洪參工成為綠水洞煤礦通維隊的一名普通工人,10年來,他勤奮好學,勇于創新,攻堅克難,破解了無數技術難題,為礦井安全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由此,實現了從一名普通工人到基層管理人員的角色轉變。但無論地位怎么變,他始終不渝地熱衷于發明創造。
2008年,該礦5131工作面機巷受巷道皮帶占地面積寬的影響,致使鉆機抽采瓦斯時無法與割煤同時運行。“如果讓鉆機架在皮帶上面施工,就能達到邊施鉆、邊割煤、邊抽采的效果,將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之余,當時還是通維隊鉆機操機手的何模洪認真查找資料,潛心鉆研鉆機改進工藝,通過反復設計修改、試驗。終于他設計的《移動式鉆機架設在皮帶上施工方案》在該巷道得到成功運用,有效破解了鉆機抽采無法與割煤同時運行的難題,并在廣能公司工會當年舉辦的“五小”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從此,何模洪便與革新發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8年后,由于礦井被戴帽為高瓦斯突出礦井,鉆探工作發生了巨大變化,安全威脅越來越大,對此,何模洪勤動手,重實踐,努力尋找工作中的創新點,為確保礦井平安樂于奉獻。
2010年3月,該礦抽采防突隊成立,何模洪擔任該隊副隊長,分管設備維修保養、瓦斯抽采管路安裝等工作。他經常深入現場,分析鉆機故障原因,并對出現故障的地方加以改進。他通過對ZY-3500型鉆機卡盤卡瓦和夾持器、ZY-750型鉆機夾持器、水辮殼和機架、ZDY-3200型鉆機快速接手、ZDY-4000S型鉆機底座等零部件的改造,并設計出用于跨皮帶鉆孔施工的可伸縮滑槽等系列化小改小革,在實際生產中得到了合理應用,解決了鉆機在施工中的許多實際難題,為該礦節約材料經費近兩百萬元。
近年來,他親手革新發明的各類項目眾多,為礦創價數千萬。特別是2012年,何模洪創新發明的鉆桿送水器經在井下各臺鉆機上推廣使用,效果良好,僅此一項,每年就為礦節省材料費4萬元以上。當年,由他發明的《鉆桿送水器》獲設計、外觀兩項國家發明專利,為礦減少損失400余萬元,創造經濟價值近1000萬。
匯聚眾能量,共同尋找創新點
為進一步增強創新力,激勵職工鉆技術,搞發明,促進礦山科學安全快速發展,2010年,“何模洪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該工作室由10 名礦工組成,其中高級技師及高級技工各1人,技術員1人,中級技工2人,初級技工1人。
近年來,何模洪創新工作室全體成員,發揚“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企業精神,立足崗位勇于探索,自行設計、改造、創新成果28項,先后獲得川煤集團二等獎1項,廣能公司特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綠水洞煤礦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共計創價二千多萬元。目前,由何模洪創新工作室設計的《煤層切割器》已經申報國家專利,另有6項創新項目也準備申報。
2010年6月,綠水洞煤礦抽采防突隊在5141風巷施工順層瓦斯抽放鉆孔時,由于工作面煤層傾角超過38°,鉆孔施工采用ZY-750鉆機φ50mm鉆桿配φ115mm大直徑鉆頭,施工出來的鉆孔不直,取鉆桿時,經常發生鉆桿滑落到鉆孔內的事故,廠家配置的鉆桿打撈器過長,無法有效打撈滑落到鉆孔內的鉆桿,造成鉆桿大量丟失。為減少鉆桿滑落孔內處理的危險,減少經濟損失,該工作室的同志們群策群力,有的負責提思路,有的負責計算技術參數,有的負責畫設計圖,大家把設計好的鉆桿打撈器圖紙,加工制作成鉆桿打撈器樣品進行現場反復試驗。終于成功地完成了鉆桿打撈器改進工程,并在5141風巷、5151機風巷成功打撈出φ50mm鉆桿219根,φ63.5mm鉆桿67根,為礦挽回直接經濟損失7.9萬余元。
2011年8月,何模洪創新工作室全體同志經過近2個月的試驗、摸索,在第一次改進的基礎上,將煤層切割器內部“〇”型圈封水,再次改進為彈簧和珠子封水,使平均每次切割孔深達8.33米,每年為礦上節約各項費用達30萬元以上。瓦斯抽放效果方面,經過切割鉆孔連孔抽放效果對比,切割后的鉆孔瓦斯流量比普通抽放鉆孔提高了40~60%左右。為礦提高煤層瓦斯抽放率,保證采掘作業過程中減少和防止發生瓦斯事故起到了積極作用。
多年來,何模洪創新工作室全體同志勤學習,勤交流,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為了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工作室全體同事長期堅持每周星期五集中學習一次,每月讀一本技術專業書籍,并做好讀書筆記,通過相互交流探討,促使大家真正學有所獲;每當有鉆探方面的新科技知識面世,他們都想方設法先行學習掌握。他們先后累計花費近萬元,購買煤礦“一通三防”和鉆探新技術等書籍,并在學習過程中,結合本礦“一通三防”工作實際,積極探索鉆探防突新方法,致使工作上的技術難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