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壓觀測工崗位(采煤)工作技術標準準入題庫
一、判斷題:(對的請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采煤工作面必須保持至少2個暢通的安全出口,分別通向進風巷和回風巷。( )
2、礦壓觀測工應掌握礦壓觀測的內容和方法,能安設礦壓儀器、儀表,處理一般故障。 ( )
3、分析員能編寫礦壓觀測報告,分析觀測結果,判明問題性質,提出整改意見。 ( )
4、所用的礦壓觀測儀器儀表必須完好,損壞的應及時更換。 ( )
5、如在特殊情況下采集數據時可在無支護下完成。 ( )
6、錨桿拉力計、錨桿測力計、錨桿扭距搬手都是測錨固拉力的。 ( )
7、綜采工作面端頭和超前支護當單體支柱損壞時,可以臨時支設木支柱代替。( )
8、綜采工作面,靠煤壁側(機道)可以行人,并進行其他工作。 ( )
9、綜采工作面爆破時,必須有保護液壓支架和其他設備的安全措施。 ( )
10、綜采工作面礦壓觀測目的就是為改善頂板管理,提高支架的技術經濟效果,以及改進和研制新型支架提供科學依據。 ( )
11、引起圍巖位移的力和圍巖體中變化后的應力就叫礦山壓力。 ( )
12、分析員每天對每個采掘工作面的礦壓觀測進行分析總結,回采每日、掘進及時編制礦壓觀測報表。 ( )
13、回采工作面頂板的來壓要進行預測預報,并進行統計。 ( )
14、回采采集的數據上井后應及時輸送到電腦后清零。 ( )
15、對于大同煤礦集團公司綜采工作面都不用觀測支架活柱下縮量。 ( )
16、綜采(高檔)工作面端頭和超前支護必須有檢測單體支柱壓力的儀器、儀表,及時檢查單體支柱的初撐力和工作阻力。 ( )
17、綜采(高檔)工作面端頭和超前支護檢測無需安裝24小時或以上的連續記錄儀。 ( )
18、錨桿錨固力試驗記錄要與現場標記一致,并有記錄牌板顯示。 ( )
19、頂板離層監測,在巷道開口處、與其它巷道交岔點、遇地質構造處由生產礦長確定適當增加測點布置。 ( )
20、錨固力試拉操作,下井前要做好準備工作,了解其試拉地點的有關情況包括地質情況、巷道使用錨桿的規格(長度、直徑大小等)。 ( )
21、錨桿試拉前要做好準備工作,要敲幫問頂,如發現頂板離層、破碎、煤壁片幫等情況,應調換試拉地點。 ( )
22、錨桿拉力計的油質應為8#機油。 ( )
23、錨桿拉力計液壓油路系統結好以后,必須進行排氣。 ( )
24、錨桿拉力計排氣的方法是:把手壓泵放在比千斤頂稍高的地方,搖動手壓泵桿,使千斤頂活塞伸出,再打開卸載,使活塞縮回,連續幾次即可。 ( )
25、錨桿拉力計排氣時可同時加壓。 ( )
26、錨桿錨固力試拉工作應有三人進行試驗。 ( )
27、錨桿錨固力試拉高度高于1.8米時,操作人員應將錨桿拉力計的千斤扶在固定的錨桿上。 ( )
28、錨桿錨固力試拉如急需在皮帶上、刮板輸送機上、轉載機上等特殊情況下進行試拉時,必須與其操作人員聯系好后,使其停止運行,方可試拉,否則不能進行試拉。 ( )
29、拆卸拉力計:試拉完畢,逆時針方向緩慢松開卸載,使壓力表指針降到零位,千斤頂活塞全部縮回。 ( )
30、錨桿錨固力試拉檢測合格的錨桿要重新上好錨桿托盤和螺母,并使其達到設計預緊力。 ( )
31、錨桿錨固力試拉檢測不合格的錨桿應做好標記并安排補打錨桿。 ( )
32、、錨桿錨固力井下試拉記錄的數據和報表不一致時應以報表為準。 ( )
33、要保持張拉機具的清潔,外露油嘴要戴上防塵帽,定期更換液壓油。( )
34、錨桿錨固力井下試拉時錨桿桿尾直徑一旦出現縮徑時,應立即卸載。( )
35、礦壓分析員必須及時對錨固力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錨固力不符合要求,要向礦調動室匯報。 ( )
36、發現錨固力不符合要求,總工程師要組織有關人員分析原因,并確定新的錨固方式及錨固長度,確保錨固力達到要求。 ( )
37、礦壓觀測工采集的數據必須真實有效,及時送交分析員。 ( )
38、每個采掘工作面必須進行礦壓觀測,回采工作面必須采用連續記錄的儀器。 ( )
39、每個采掘工作面結束后根據實際情況可編或不編寫礦壓觀測總結。 ( )
40、礦壓觀測工應正確安裝、測讀、使用礦壓儀器儀表。 ( )
二、單項選擇題
1、初撐力: ( )
A、系指移架后的初始支護阻力
B、支架安裝的壓力表上顯示的最小值
2、最大工作阻力: ( )
A、系指泵站壓力最大時的工作阻力
B、系指安全閥開啟或開啟時,循環內最大工作阻力
3、端面距、 ( )
A、梁端到煤壁的距離 B、機道空頂距離
4、支護強度: ( )
A、支架對頂板的支護阻力與支護面積的比值
B、循環內最大工作阻力與最小工作阻力的比值
5、錨桿拉力試驗最低值應達到: ( )
A、8MPA B、10MPA C、14MPA
6、錨桿支護的角度不小于: ( )
A、55度 B、65度 C、75度
7、回采工作面超前支護距離不得小于: ( )
A、10米 B、15米 C、20米
8、支架活柱下縮量通常是指: ( )
A、 一個循環內的活柱下縮量 B、循環末的活柱下縮量
C、一個班的活柱下縮量
9、調節圓圖儀記錄筆上的調整螺母,使筆尖對準那個位置。 ( )
A、安全閥開啟時的壓力 B、規定的初撐力 C、零
10、回采空間直接維護的對象是。 ( )
A、直接頂 B、老頂 C、偽頂
11、初次來壓步距是。 ( )
A、老頂的第一次跨落距離 B、直接頂的第一次跨落距離
12、采高大的工作面礦壓顯現。 ( )
A、愈嚴重 B、愈緩和
13、標準化規定,綜采工作面機道梁端至煤壁頂板冒落高度超過多少時應采取剎頂措施。 ( )
A、100mm B、200mm C、300mm
14、綜采端面距要求: ( )
A、≤300mm B、≤340mm D、≤400mm
15、采集數據時采集器與支架壓力分機的距離不得超過: ( )
A、0.3米 B、0.5 米 C、1.0 米
16、拉拔力檢測必須多少米取樣。 ( )
A、≤50米 B、≤100米 C、≤200米
17、拉拔力檢測必須多少根以下取樣。 ( )
A、≤100 B、≤200 C、≤300
18、錨桿錨固力試拉應分幾次進行試拉 ( )
A、2次 B、3次 C、4次
19、錨桿錨固力第一次試拉的拉力應保持多少分鐘左右。 ( )
A、5 B、10 C、15
20、使用錨桿拉力時,加壓應緩慢均勻,一般不超過其額定壓力或拉力值的
多少?( )
A、60% B、70% C、85%
21、綜采工作面和使用切頂墩柱的高檔工作面,工作面長度小于等于多少米時,至少設“三區五線”。 ( )
A、100米 B、150米 C、180米
22、不使用切頂墩柱的高檔工作面,每幾米設置一條測線。 ( )
A、5米 B、10米 C、20米
23、推進速度與來壓步距的關系是: ( )
A、推進速度快來壓步距大 B、推進速度快來壓步距小
C、推進速度與來壓步距無關系
24、綜采工作面兩順槽行人側寬度不小于: ( )
A、0.5米 B、0.7米 C、1.0米
25、綜采工作面安全出口處20m內高度不低于: ( )
A、1.6米 B、1.8米 C、2.0米
26、綜采乳化液泵站壓力要求: ( )
A、≥26MPa B、30 MPa
27、高檔乳化液泵站壓力要求: ( )
A、≥16 Mpa B、18 Mpa
28、綜采工作面初撐力要求不低于規定值的: ( )
A、80% B、85%
29、綜采乳化液濃度達到: ( )
A、2%-3% B、3%-5%
30、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的工作面,采空區冒落高度普遍。 ( )
A、≥1.0倍的采高 B、≥1.5倍的采高
31、礦山壓力的存在: ( )
A、是絕對的 B、是相對的
32、如回采工作面頂板壓力不明顯,而初撐力高,P-T壓力曲線會出現:( )
A、恒阻式 B、增阻式
33、安全閥開啟后。 ( )
A、開啟壓力不再上升 B、開啟壓力還會上升
34、綜采放頂煤開采支架工作阻力一般: ( )
A、前柱比后柱大 B、后柱比前柱大
35、支架工作阻力的單位應是: ( )
A、KN B、MPa
36、使用鉸接頂梁的采煤工作面鉸接率不得低于。 ( )
A、80% B、85% C、90% D、95%
37、下列哪一種不屬于老頂周期來壓的礦山壓力顯現形式: ( )
A、頂板下沉加快 B、煤壁嚴重片邦
C、支柱受力增大 D、初撐力增加
38、下面哪一種端頭支護不符號《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 )
A、端頭支架 B、四對八梁
C、單體配合支架支護 D、木柱配合單體支護
39、回采工作面礦壓觀測工每個班按礦壓觀測實測記錄表內容進行記錄,每個班至少要采集幾次礦壓觀測數據: ( )
A、2次 B、3次
40、回采工作面每次采集數據間隔時間不小于幾小時。 ( )
A、1 B、2 C、3
三、多項選擇題
1、礦壓觀測中的“三量”指的是哪“三量”? ( )
A、頂板下沉量 B、頂底板移近量 C、活柱壓縮量
D、泵站壓力 E、支柱載荷 F、初撐力
2、下列儀器儀表那些用來測壓力? ( )
A、圓圖儀 B、單體支柱循環檢查儀 C、油壓枕
D、圍巖變形儀 E、測桿 F、頂板離層儀
3、屬于礦山壓力顯現的是: ( )
A、頂板離層 B、片幫 C、漏頂 D、支架接頂不好
4、如何確保、提高工作面支架的初撐力? ( )
A、泵站壓力必須達到規定值 B、支架不得有開焊,立柱不得有銹斑
C、液壓系統不得的有跑冒滴漏現象 D、支架工升架時間要保證
E、支架接頂嚴密,不得有浮煤(矸)
5、根據我國法律法規規定,煤礦應當依法取得的合法文件包括。 ( )
A、采礦許可證 B、煤炭生產許可證
C、營業執照 D、衛生許可證
6、回采工作面特殊支護是指: ( )
A、高檔工作面用的切頂墩柱 B、綜采工作面用的木支護
C、回采工作面用的戧柱 D、回采工作面用的對柱
7、單體支柱工作面切頂線支柱數量齊全,不得有: ( )
A、空載 B、失效支柱 C、木支柱
8、預防堅硬難冒頂板大面積跨落,采取防治措施有: ( )
A、頂板高壓注水 B、強制放頂
C、合理選擇支架,提高支架的初撐力和工作阻力
9、局部冒頂有哪些預兆: ( )
A、發出聲響頂板掉渣 B、煤壁片幫
C、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D、頂板淋水增大
10、綜采工作面統計觀測內容包括: ( )
A、端面距 B、煤壁片幫 C、支架狀況 D、端頭支護 E、采煤機狀況
11、對支護質量和支架參數合理性的分析內容包括: ( )
A、初撐力和合格率 B、初撐力對工作阻力和頂板的影響
C、時間加權平均阻力、循環末阻力和額定阻力的對比分析
D、安全閥開啟率的分布頻率,開啟率對頂板移近量的影響
12、回采巷道變形量的觀測,可采用 ( )
A、基點法 B、巷道圍巖變形儀 C、目測
13、頂板來壓特征分析包括: ( )
A、來壓顯現分析 B、來壓步距的確定
C、來壓強度 D、支架受力情況
14、支架的支護效果可從以下那幾項看出: ( )
A、頂板破碎度 B、地質構造 C、支架曾阻形式 D、頂底板移近量
15、礦壓觀測結論與建議主要包括: ( )
A、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 B、支架形式與參數的改進建議
C、對頂板管理工作的改進建議 D、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16、錨桿錨固力試驗記錄牌板應顯示: ( )
A、檢查人 B、時間 C、地點 D、拉拔力值
17、采用錨桿(錨索)支護的必須對頂板離層進行監測的巷道是: ( )
A、煤巷;B、半煤巖巷;C、巖巷。
18、頂板離層監測記錄牌板應顯示: ( )
A、并標明安裝日期;B、初始讀數;C、離層數據和記錄人。
19、現場礦壓觀測工要確保數據的: ( )
A、可靠性;B、準確性;C、連續性;D、及時性。
20、工作面的地質條件包括: ( )
A、頂底板巖性 B、裂隙及構造發育情況
C、煤層傾角 D、工作面位置
一、判斷題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單項選擇題
1、A 2、B 3、A 4、A 5、A 6、C
7、C 8、A 9、C 10、A 11、A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C 21、B 22、B 23、A 24、B
25、B 26、B 27、B 28、A 29、B 30、B
31、A 32、A 33、A 34、A 35、A 36、C
37、D 38、D 39、A 40、 B
三、多項選擇題
1、BCE 2、ABC 3、ABC 4、ACDE 5、ABC
6、CD 7、ABC 8、ABC 9、ABCD 10、ABC D
11、ABCD 12、AB 13、ABC 14、ACD 15、 ABCD
16、ABCD 17、AB 18、ABC 19、ABCD 20、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