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潘二礦礦井通風設計說明書

    作者:煤礦安全網 2012-12-07 15:32 來源:煤礦安全網

      第一章 礦區概述及井田特征

      一、地理概況

      1、位置

      XX煤礦有限責任公司(原XX第二煤礦)位于淮南市西北部,明龍山以南,淮河以北。隔淮河與淮南老區相望,南距淮南市政府所在地洞山,直線距離約25公里。 地理坐標: 東經116°50′00″~116°56′15″,北緯32°45′10″~32°50′00″。

      2、交通

      礦井內現有礦區公路與各礦和市內相連接,礦井鐵路專用線與淮阜線和淮南線相連接,通達全國各地。礦井南行15公里即可連接淮河水運,交通極為方便。

      3、最高洪水位

      淮河為本區主要河流,礦井所在地洪水位采用田家庵水文觀測站資料,淮河歷史最高洪水位為1954年最高洪水位+25.63m ,2003年7月6日淮河水位+24.31m,現堤面標高+27.07m。

      二、井田開拓開采

      1、井田境界

      井田邊界:西起Ⅶ-Ⅷ線,東以13-1煤層-800m等高線投影為界,北界起于F1斷層及其延長線,經F66、F1-3煤層-800m等高線,南界由F5斷層向東經Ⅵ線,背斜軸,拐Ⅳ-Ⅴ線,再沿F3斷層、Ⅲ線至13-1煤層-800m等高線。拐點為構造線與勘探線的交點,Ⅶ-Ⅷ線上拐點在Ⅶ-Ⅷ12孔南200m連602孔交F5斷層,Ⅵ線上拐點在Ⅵ2孔南160m處,以57度與Ⅵ線夾角向西南交F5斷層。井田走向長12Km,傾斜寬1.3~4.5Km,井田面積33.5Km2。

      2、儲量

      儲量計算邊界即井田邊界,礦井一水平計算儲量為基巖界面垂深60m~-530m,二水平計算儲量為-530 m~-800 m,儲量計算煤層為13-1、11-2、8、7-1、6-1、5-1、4-1。

      截止2004年底,XX公司井田內7層煤共有地質儲量37815.4萬噸(其中一水平15903.7萬噸、二水平21911.7萬噸),可采儲量11290.3萬噸(其中一水平5966.4萬噸、二水平5323.9萬噸)。

      3、設計能力及服務年限

      礦井設計能力歷經5次修改。1975年5月合肥煤炭設計研究院完成2.4Mt/a礦井初步設計,75年11月完成3.0Mt/a修改初步設計,89年7月完成2.1Mt/a修改初步設計,95年8月完成2.1Mt/a調整初步設計。04年8月完成2.6Mt/a技改可研報告,04年10月井下技改工程正式啟動。

      按照已確定的2.6Mt/a生產能力,考慮1.3儲量備用系數,礦井改擴建后服務年限為38.7年。

      2003年安徽經貿委核定生產能力為2.0Mt/a。

      4、開拓方式

      礦井采用立井、主要石門、集中大巷開拓方式。工業廣場內有主井、副井。淺部設有西進風井和西風井。礦井回風水平為-350m,第一水平標高-530m,二水平位于-700m(下山采至-800m)。現有南一、西一、西二、西三、西四五個B組采區生產,其中南一、西一采區利用B4底板三條巖石上山開采B4~B8煤層,西二、西三、西四利用B4(或B6)底板巖石上山和煤層上山開采B4~B8煤層。采煤方法為走向長壁全部冒落法管理頂板。

      回采工藝:厚度在3m以上的煤層工作面采用放頂煤開采, 3m以下煤層工作面采用DZ22型和DZ25型支柱炮采。

      5、通風方式

      礦井通風方式為混合式,進風井有副井、主井、西進風井,回風井為西風井,裝有兩臺K4-73-02№28F離心式抽風機(一備一用),配套電機型號為YR1600-10。目前礦井回風量為13690m3/min。2004年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最大30.19m3/min,平均為28.64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最大為12.01m3/t,平均為11.39m3/t。突出煤層有3、4-1、4-2、11-2、17共五層煤。建井期間共發生14次突出,投產以來未發生一次突出。礦井自燃危險等級為二級,煤層自然發火期為3~6個月,投產以來放炮著火一次。各可采煤層均具有煤塵爆炸危險性,煤塵爆炸指數為33~42%。

      三、工作面概況

      (一)井下位置及鄰近開采情況

      12125工作面位于-400 m水平,地面標高+20m,工作面標高-358~-410m ,東以原14125采空區為界,西至西四采區上山和F212-1斷層,南以風井保護煤柱為界,北以設計標高為準。

      5-2煤與6-1煤層間距平均14.5m,與4-2煤平均層間距為15m。

      (二)對應地表情況

      12125工作面位于原西三采區西翼,對應地表重復塌陷區內,主要是農田。

      (三)煤層賦存及頂底板情況

      1、煤層情況

      5-2煤:灰黑色,粉末狀,灰份含量較多,半暗型。另外本塊5-2煤層屬極不穩定煤層,在西四采區范圍內煤層較厚,但在西三采區范圍內煤層較薄,局部缺失。煤層結構復雜,厚度0~2.0m,平均1.4m,煤層傾角5~10°,平均7°。

      5-1煤:黑色、粉末狀為主,含少量塊狀煤,半暗、半亮型。平均厚度1.2m。

      5-2與5-1煤之間夾矸為泥巖,深灰色、泥質結構,上部含較多砂質成分,底部含少量炭質成分,巖芯較破碎,均厚2.28m。

      2、煤層頂底板情況

      老頂:中細砂巖,層厚3.74米,淺灰色,微發綠,中細粒結構,內含較多白云母碎片及少量暗色礦物,巖性致密。

      直接頂:泥巖,層厚0~0.9米,灰黑色,泥質結構,含炭質成份,層內含少量植化碎片。本塊斷無偽頂。

      直接底:泥巖,層厚2.28米,灰黑色,泥質結構,上部含有較多砂質成份,底部含少量炭質成份。

      老底:細砂巖,層厚6.01米,淺灰色,細粒結構,局部含少量泥質成份,層內含少量值化碎片及少量黃銅礦物薄片,巖性較破碎。5-2煤層頂板情況見表1。

      5-2煤層頂板情況

      表1

      (四)地質構造
       根據礦勘探資料及上覆的12126工作面掘進期間的實見地質資料,本工作面的地質構造比較復雜,中小斷層比較發育,其中F203斷層落差為4~6m,可能對巷道的正常掘進影響很大。其它斷層也可能會對掘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另外本塊5-2煤層屬極不穩定煤層,在西四采區范圍內煤層較厚,但在西三采區范圍內煤層較薄,局部缺失。過變薄帶和和缺失區時要有針對性措施
      工作面具體斷層情況見表2。

     (五)水文地質及探放水措施
       本塊段的充水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頂板砂巖水,可能會順裂隙帶導入工作面。造成工作面頂板淋滴水,惡化工作環境。
       2、上覆采空區積水。本工作面掘進時,上覆的12126工作面正在回采,掘進時采空區積水可能會順裂隙導入本工作面;回采期間上覆的12126采空區積水可能會順裂隙導入本工作面。建議掘進、回采期間對采空區內進行探放水,確保安全生產
    (六)其它地質情況
       最大涌水量0.5 (m3/min),正常涌水量40.2(m3/min)。
       預計回采過程中瓦斯絕對涌出量Q=3.0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Q=3.15m3/t。鄰近層瓦斯含量:4煤5.0m3/t;5-1煤4.0 m3/t;6-1煤2.4 m3/t;7-1煤3.0 m3/t。
       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煤的自然發火期為3~6個月,屬地溫、地壓異常區。
       (七)儲量預算
       本工作面可采走向長540米,傾斜長156米,面積84240m2,煤厚1.4米,容重1.41(t/m³),工業儲量166290噸,回采率按95%計算可采儲量157975 噸。
         第二章  巷道布置、巷道斷面、支護方式及參數
       (一)巷道布置
       按照五年規劃和“可保盡保,應抽盡抽”的瓦斯綜合治理戰略,本工作面作為12124工作面第二保護層,上順槽內錯12126上順槽10m,下順槽內錯12126下順槽15m,切眼距西四采區上山最近距離70m。
       出煤系統:利用原西三采區煤倉,通過出煤聯巷與下順槽相連,構成出煤系統;
       進料系統:
       (1)工作面上順槽與-370m西三進風石門貫通構成進料系統;
       (2)充填材料運送路線:從-370m西三進風石門到工作面上順槽充填峒室;
       回風系統:回采期間上、下順槽進風,回風聯巷回風,構成Y型通風系統。
       (二)巷道斷面
       1)出煤聯巷和回風聯巷設計為直墻半圓拱形,巷寬×中高=4.2m×3.1m,采用錨網噴支護;B4煤層聯巷及煤層下山采用架5#U型棚支護,巷道設計斷面為14.06m2。
       2)下順槽設計斷面為矩形:凈寬×中高=5.0 m×2.4 m,凈斷面12.0m2。

      錨桿錨索支護參數:

      (1)巷道頂板采用7套超強預拉力錨桿加4.8m長M4型鋼帶、金屬網聯合支護,錨桿規格為Ф22-M24-2200mm,加長錨固方式,每根錨桿采用兩節Z2350型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錨桿間距750mm,排距850mm。

      (2)巷道兩幫均采用4套等強預拉力錨桿加M3型鋼帶(2.1 m長)、菱形金屬網聯合支護,錨桿規格為Ф20-M22-2000mm。每根錨桿采用兩節Z2350型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錨桿間距為650mm;排距為850mm。

      (3)每2排錨桿布置2套高預應力錨索,鋼絞線規格為Φ17.8×5.3m,位置在頂板中間位置,距中心1000mm,距離兩幫分別是1500mm;每孔采用一節K2550快速樹脂藥卷和三節Z2550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以保證錨固效果;排距為1.7m。錨索預緊力60~70KN,錨固力不低于200KN。

      3)上順槽及切眼設計斷面為矩形:凈寬×中高=4.4m×2.4 m,凈斷面10.56 m2。

      錨桿錨索支護參數:

      (1)巷道頂板采用5根左旋螺紋鋼等強預拉力錨桿加4.2m長M4型鋼帶、金屬網聯合支護,錨桿規格為Ф20-M22-2200mm,加長錨固方式,每根錨桿采用兩節Z2350型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錨桿間距1000mm,排距1000mm。

      (2)巷道兩幫均采用4根左旋螺紋鋼等強預拉力錨桿加п型鋼帶(2.2 m長)、菱形金屬網聯合支護,錨桿規格為Ф18-M20-1800mm。每根錨桿采用兩節Z2350型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錨桿間距為700mm;排距為1000mm。

      (3)每3排錨桿布置一套高預應力錨索,鋼絞線規格為Φ15.24×5.3m,位置在頂板中間位置;每孔采用一節K2550快速樹脂藥卷和三節Z2550中速樹脂藥卷加長錨固,以保證錨固效果;排距為3.0m。錨索預緊力60~70KN,錨固力不低于200KN。

      (4)若巷道直接底板巖性變硬,鉆眼困難,則兩幫最下面一根錨桿規格為Ф18-M20-1200mm或Ф18-M20-1400mm,每根錨桿采用一節Z2350型中速樹脂藥卷錨固。

      上順槽作為預留巷道,為滿足巷道留設需要,需對原支護進行加固施工,具體施工設計見潘二煤礦12125工作面上順槽沿空留巷加固方案及參數初步設計。

      四、采煤工藝、頂板管理方法

      1、采煤工藝

      本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陷落采煤法,綜采,一次采全高。

      2、頂板管理方法

      根據煤層頂板管理巖性,直接頂板能隨著移架及時冒落,冒落矸石能及時充填采空區,本采區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五、工作面“三機配套”和下順槽轉載機、皮帶機破碎機選擇

      (一)工作面“三機”

      1、液壓支架

      (1)中間架型號為 ZY5000/8.5/17,過渡架型號為ZY5000/11/26

      (2)中間架主要技術參數

      采高范圍為0.85~1.7m,移架步距為0.8m,工作阻力5000KN,支架強度為≥0.5MPa,支架支護寬度為1.75m。

      2、采煤機

      (1)型號MG2*150/700-BWD

      (2)主要技術參數:

      采高范圍:1.15~1.7m 裝機功率:700KW

      截割功率: 2×2×150KW 牽引功率:2×40KW

      滾筒直徑:1.15m

      牽引速度: 9.01m/min    電壓等級:3.3KV

      3、運輸機

      (1)型號SGZ-800/800/3.3

      (2)主要技術參數

      輸送量:1600t/h 電機功率:2×400KW 刮板鏈速:1.10m/s

      刮板鏈型:φ34×126mm 中間槽規格:1750×800×280mm 電壓等級:3.3KV

      (二)下順槽轉載機皮帶機、破碎機選擇

      1、轉載機

      (1)型號SZZ-800/250

      (2)主要技術參數

      輸送量:1800t/h ,鏈速:1.83m/s , 電機功率:250KW,刮板規格34×126扁平鏈,內槽寬800mm。

      2、皮帶機

      (1)型號為皮帶機SSJ-1000/110×2一部:

      (2)主要技術參數

      輸送量:900t/h 帶速:2.5m/s 帶寬:1000mm

      貯帶長度:100m 電機功率:110×2 KW

      3、破碎機

      (1)型號PCM-200

      (2)主要技術參數

      能力:1000t/h 錘頭沖擊速度:20m/s 電機功率:200KW ,電壓等級:660/1140V。

      12125工作面設備見表3。

      六、確定工作面生產能力、日推進度、服務年限、工程量(巖、半煤、煤)、掘進工作面個數及預計投產日期
       (一)工作面生產能力、日推進度、服務年限
       工作面生產能力為1.97t/m2,日推進度為4.8m,回采時間為4個月。
       (二)工程量、掘進隊伍安排預計投產日期
       掘進總工程量共為1970m,其中巖巷157m,煤巷232m、半煤巖1581m。具體見表4。
    12125工作面掘進工程量一覽表

      截止2月18日,上順槽已貫通,下順槽剩余掘進工程量57m,B4煤層平巷已完工,出煤聯巷已掘進30m。目前,下順槽正在掘進,3月份開始,將安排另一支掘進隊伍施工B4煤層下山及出煤聯巷,預計掘進工程完工時間為5月15日。

      預計投產日期:12125工作面預計投產日期為6月15日。

      第三章 瓦斯涌出量預計

      第一節 瓦斯參數

      12125工作面塊段周邊5-2煤層未進行回采,本塊段上覆的12126工作面已回采完畢,7煤、8煤已經回采。工作面下方的4煤尚未回采。回采期間瓦斯涌出量受周邊未回采實體煤層、上覆12126采空區以及臨近層4煤的影響。

      根據12125巷道掘進期間及14125工作面回采期間收集的瓦斯資料預測,12125工作面塊段瓦斯含量為4 m3/t。

      第二節 瓦斯涌出量預測

      一、 瓦斯來源分析

      12125工作面開采期間瓦斯來源主要有周邊未回采實體煤層、上覆12126采空區以及臨近層4煤,因此瓦斯涌出量預測采用分源預測法進行。

      二、采用分源預測法方法預測瓦斯涌出量

      根據工作面具體條件和已采采區實測資料,分別計算各種瓦斯涌出源涌出量,與采煤同時抽采的抽采量也計入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式中:
    q  ——回采工作面相對瓦斯涌出量(m3/t);
    q本——本煤層相對瓦斯涌出量(m3/t);
    q鄰——鄰近煤層相對瓦斯涌出量(m3/t);
    k1——圍巖瓦斯涌出系數,全部垮落法取值=1.2;
    k2——工作面殘余瓦斯涌出系數,取值=1/工作面回采率;
    k3——掘進工作面預排瓦斯涌出系數,取值=(L-xb)/L,式中L為工作面的長度,b為巷道寬度,x為預排系數,x=3~4;
    k4——不同通風方式的瓦斯涌出系數,U型通風取值=1.0,Y型通風取值=1.3~1.5;
    k5——本煤層抽采瓦斯影響系數,取值=1.1~1.5,具體:順層孔抽采取值=1.05~1.1;老塘埋管取值=1.2~1.3;頂板或穿層孔取值=1.2~1.3;巷道抽采取值1.2~1.4;綜合取值=1.3~1.5。
    k6——鄰近煤層抽采瓦斯綜合影響系數,取1.2~1.4;
    M、m——本煤層的煤層厚度與回采高度(m);
    X0、XC——本煤層的原始、殘存瓦斯含量(m3/t),一般XC=0.15X0;
    ηi——第i上鄰近煤層或第i下鄰近煤層的瓦斯排放率(%),ηi取實測值;若無實測值,可根據層間距、巖性、采厚、工作面長、回采推進度、瓦斯含量、瓦斯壓力等因素綜合確定ηi,一般ηi<85%。
    Mi——第i鄰近煤層的煤層厚度(m);
    X0i、XCi——第i鄰近煤層的原始、殘存瓦斯含量(m3/t),一般XCi=(1-ηi)×(1-K7i)×X0i,ηi為第i上鄰近煤層或第i下鄰近煤層的瓦斯排放率,K7i為第i上或下鄰近煤層的瓦斯抽采率;
     

      第三節 預計結果

      根據以上計算,12125工作面開采期間,預計瓦斯相對涌出量為5.94 m3/t、瓦斯絕對涌出量為6.19m3/min。

      第四章 瓦斯治理設計

      第一節 通風設計

      12125系統通風方式為Y型、上行通風,風量為700~800 m3/min,風排瓦斯量為3~4m3/min。

      其進風路線為:

      西進風井→-370m西三進風石門→12125上順槽→12125工作面

      西進風井→-370m西三進風石門→12124煤層下山→12125出煤聯巷→12125下順槽→12125工作面

      回風路線為:

      12125工作面→12125上順槽→12125回風聯巷→W4B5回風上山→W4回風石門→西風井→地面

      具體通風系統及通風設施位置詳見《12125工作面通風系統圖》。

      第二節 抽采設計

      一、抽采方案設計

      本工作面采取采空區埋管抽采的方案,同時在12125上順槽施工穿層鉆孔對12124上順槽進行預抽。采空區埋管與穿層鉆孔使用永久系統進行抽采。

      本工作面采用采空區埋管抽采瓦斯方法,即12125回采期間,上順槽每隔50m向采空區預設一根抽采管,深入采空區20m,以便抽采采空區瓦斯。預計抽采瓦斯量為1~2m3/min。

      穿層鉆孔從12125切眼沿12125上順槽每10米布置1組,每組為4個鉆孔。鉆孔布置原則為:鉆孔在4-1煤層底板間距為5米,其中2#孔布置在12124上順槽巷中,1#在工作面內側,3#、4#在工作面外側,具體見附圖。鉆孔參數由施工單位根據地質條件另行編制措施進行復審。

      二、抽采系統設計:

      (1)、采空區抽采管管徑計算:預計最大瓦斯抽采量為2m3/min,抽采濃度按15%計算,則混合瓦斯量為13.3 m3/min,平均流速取10m/s,則D=0.1457×(Q/U)1/2=0.17 m。

      式中:D─抽采管路內徑,m

      Q─混合氣體流量, m3/min

      U─氣體流速, m/s 取U =10m/s

      故采空區抽采管路管徑選用φ203毫米薄壁鋼管, 管路進氣端要制作成花管,并安裝控制閘閥。

      (2)、抽采鉆孔通過“多通” 和φ108毫米鋼絲軟管與干管連接。

      三、抽采系統計量:

      抽采干管由-350m西三回風石門、-370m西三進風石門至12125上順槽與各抽采管路連接。在每組穿層鉆孔安設一個φ108毫米標準孔板流量計,同時每一個鉆孔均要安設控制閘閥和測壓管,用以單孔計量;在抽采干管和采空區抽采管上分別安設φ254毫米和φ203毫米標準孔板流量計,用以檢測穿層抽采、采空區抽采及整個抽采系統抽采量的大小。

      四、抽采系統管理要求

      抽排隊在抽采干管低洼處安設放水裝置,在各抽采支路上安設控制閘閥。抽排隊要加強對抽采管路及其與鉆孔的合茬部位、放水裝置等處的檢查,發現漏氣、積水、堵塞等要及時處理,對該系統瓦斯抽采計量情況每周觀測不少于2次,所有檢查、觀測必須設立臺帳,發現異常變化必須及時匯報,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

      第三節 防火設計

      一、 煤層自燃發火傾向性及其火災隱患分析

      我礦5-2煤層自燃傾向性等級屬二類,最短發火期為54天。

      二、防滅火措施

      1、因工作面開采煤層具有自燃發火性,故必須保持采區通風系統穩定,減少工作面上、下出口壓差變化。

      2、本工作面采用Y型通風,上順槽留巷應及時進行巷旁支護以降低采空區漏風,同時采煤隊加快工作面采煤推進度、減少工作面遺煤量。

      3、上、下順槽如出現漏頂,必須使用不燃性材料及時進行處理,并對高冒處設點進行防火觀測。

      4、12125工作面開采期間采用采空區灌漿的防火措施,灌漿漿液水土比為5:1。

      5、井下使用的油料、棉紗、布頭和紙都必須按《規程》有關規定加強管理,嚴禁亂堆、亂放、亂丟,空油桶及使用過的油料、棉紗、布頭和紙等及時回收上井。

      6、加強自然發火的檢查和預測預報工作,收集氣樣分析化驗,發現指標異常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三、防滅火預測預報

      1、瓦檢員每班必須對巷道有害氣體進行檢查,檢查次數至少3次,重點檢查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發現問題及時匯報、進行處理,防止瓦斯超限和煤炭自燃。

      2、必須加強沿空留巷巷道、高冒處、鄰近采空區封閉墻的防火檢查,一但發現自燃傾向,應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管理制度

      ⑴、開采前必須建立防火灌漿系統和消防管路系統。灌漿管路必須和工作面同時移交生產,沒有灌漿管路工作面不得生產。消防管路和防塵管路合用,水源要充足,每隔50-100m安設一個三通閥門以方便使用。

      ⑵、上順槽沿空留巷期間,留在采空區的巷道必須在外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柵欄距工作面上口不得超過6米。

      ⑶、回采工作面嚴禁留《規程》規定以外的護頂煤、底煤和煤柱。工作面遺煤及巷道浮煤要清理干凈。

      ⑷、采煤工作面收作時必須留有建筑密閉墻的位置;收作后,必須及時撤出設備,在45天內密閉注漿。所有密閉墻均要保證質量、嚴密不漏風,墻外巷道要修好清理干凈。巷道口要設置柵欄警標。密閉墻實行圖、牌板和臺帳管理。

      ⑸、巷道高冒處采用預防性注漿或不燃物充填等措施進行防火處理并建立臺帳,按預測預報要求定期檢查。

      第四節 監控設計

      12125監控系統必須和工作面同時移交生產。各類傳感器的安設數量及其安設位置,各自的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斷電范圍見下表:

      第五章 防止瓦斯、水、火、煤塵、頂板,以及防止機電運輸事故等重大安全設施及安全技術措施

      (一)瓦斯管理

      1、工作面回采之前,必須對回風聯巷支護提前進行加固處理。

      2、沿空留巷期間,留在采空區的巷道必須在外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柵欄距工作面上口不得超過6米。

      3、在工作面回風出口增設二道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人員進入必須攜帶CH4、CO檢測儀器,有害氣體超標不得進入。

      4、12125回采期間,上順槽每隔50m向采空區預設一根管徑Φ8寸的抽采管,深入采空區20m,以便抽采采空區瓦斯。

      (二)防滅火管理

      1、上順槽沿空留巷期間,留在采空區的巷道必須在外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柵欄距工作面上口不得超過6米。

      2、在工作面回風出口向里10~15米處安設一個CO探頭,對巷道中CO濃度實現連續觀測。

      3、每周對處在工作面通風系統負壓側封閉進行取樣化驗分析,發現自燃發火傾向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4、確保各封閉墻前灌漿管路完好。

      5、12125回采期間采取以注氮為主、注漿為輔的防火措施。每個圓班在下隅角垛袋子長度不少于10m。

      6、井下使用的油料、棉紗、布頭和紙都必須按《規程》有關規定加強管理,嚴禁亂堆、亂放、亂丟,空油桶及使用過的油料、棉紗、布頭和紙等及時回收上井。

      (三)綜合防塵措施

      1、 堅持綜合防塵制度,工作面回風巷必須每天由防塵灑水人員灑水滅塵1次。進風巷每周灑水滅塵不少于2次,工作面每班灑水滅塵不少于3次,局部煤塵、積塵要及時清掃,保證整個工作面系統無煤塵堆積。

      2、 防塵設施要按設計要求安裝齊全,并堅持正常使用,損壞的設施要及時維修更換。

      3、 工作面進風巷入口處安設1道凈化噴霧;回風巷安設1道防塵噴霧,噴霧距工作面30~50米,噴霧裝置必須能將水噴成霧狀。

      4、 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好防塵口罩,搞好個體防護。

      5、工作面進、回風巷按規定各安設隔爆水袋,水袋水量為200L/㎡,且首道隔爆水袋距工作面距離應保持60~200m, 上、下順槽向外每隔500~1000米安設一組隔爆水袋。

      6、 綜采工作面移架噴霧必須保持完好,并堅持正常使用。

      7、 采煤機內、外噴霧無水或壓力不足時不得割煤。

      8、 各轉載點噴霧須正常使用,開車時,及時開啟,停車時,及時關閉。

      (四)防治水管理

      1、本面位于12126老空區下方,回采期間上覆的采空區積水可能會順裂隙導入本工作面。回采前,組織職工學習有關突水知識、掌握突水預兆、熟悉避水災路線。

      2、 在初采初放、過斷層及地質異常區時,地測科要及時掌握水文地質資料,當工作面附近有積水時要及時向礦領導及有關單位提供資料,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

      3、回采中嚴格遵守“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則。

      4、 教育職工日常要注意觀察水情,發現異常情況撤出人員,及時匯報礦調度所組織人員鑒定,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不宜回采時堅決停采。

      (五)工作面頂板管理

      1、嚴格控制最小控頂距、最大控頂距及放頂步距。

      2、支架規格質量要求

      (1)支架要排成一條直線,其偏差不得超過±50mm,中心距偏量不超過±100mm。

      (2)支架要垂直頂底板,歪斜不超過±5度,與頂板接觸嚴密,迎山有勁,支架初撐力不得低于額定值80%。

      (3)支架頂梁與頂板平行支設,其最大仰角小于7度,最大俯角小于5度。

      (4)相鄰支架間的錯茬不得超過側護板的2/3,支架不擠不咬,架間空隙不超200㎜。

      (5)要保持支架液壓系統的完好,做到無竄液,無漏液,不自動卸載。

      (6)架間無浮煤矸、雜物堆積,管線、電纜吊掛整齊,支架清潔干凈。

      (7)及時移架,保證端面距不超過340㎜。

      (8)支架與采面運輸機垂直,偏差不得超過±5度,在調整工作面運輸機的上竄下滑時,要盡量保持好支架與運輸機的相對位置,在工作面收作前甩采時不適用此條規定。

      (9)支架損壞部位要及時更換,不得帶病作業。

      (五)斜井運輸管理措施

      1、安全設施必須齊全,牢固有效。

      2、絞車司機和信號工、把鉤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3、聲光信號必須齊全,小型電氣設備上板,開關上架,斜井上、下口及水平車場必須設置行人語言報警裝置信號或阻人紅燈。

      4、斜井下車場處應設有打點硐室,打點硐室規格不得小于高×寬×深=1.8×2.2×1m。

      5、斜井變坡點處必須設置地滾。

      6、在斜井的上、下口醒目處懸掛“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警示牌。斜井上部平車場絞車附近必須張掛齊全的管理制度牌板。

      7、斜巷的上下車場嚴禁堆放材料等雜物,確保上下車場有安全文明的環境。

      (六)機電管理措施

      1、采煤機

      每日工作前應對下列事項進行檢查和處理。

      (1)檢查拖纜裝置是否完好,連接銷有無損壞,電纜和水管有無擠壓和破壞。

      (2)檢查齒軌和卡塊是否牢固,齒軌組的連接鎖是否齊全。

      (3)檢查噴霧有無堵塞和損壞,水過濾器是否堵塞,水壓是否正常,水量是否充足。

      (4)檢查截齒及齒座有無損壞和殘缺,截齒磨損嚴重時必須更換,以保持截齒鋒利。

      (5)檢查各主要部件的螺栓是否緊固和齊全,各部件間的對接螺栓應保持緊固。

      (6)檢查各部的油位是否適當,不足的及時加油。

      (7)檢查各操作手把動作是否靈活可靠。

      (8)煤機工作時應經常注意各部有無異響,各部溫升情況,并隨時注意油液和冷卻水的壓力情況。

      (9)檢查各種指示顯示窗、壓力表、流量計、臟污指示器是否正常。

      (10)煤機檢修時,要將煤機停放在煤壁、頂板完好處,同時將煤機離合器拉開。

      (11)每班割煤和檢修過后,應將煤機搖臂降下,加強潤滑。

      (12)煤機檢修過后,必須經過重負荷試車。

      每月應從主、輔牽引部及左、右機頭液壓箱及齒輪箱取油樣,檢查是否變質(粘度、機械雜質、水分、腐蝕性)。

      2、液壓支架

      每日工作前應對下列事項進行檢查和處理。

      (1)檢查液壓系統、操縱閥有無漏液竄液現象,存在問題應及時處理或更換部件。

      (2)檢查所有管路,如有堵塞、卡、壓、埋和損壞現象的,要及時處理或更換。

      (3)檢查支柱有無自動卸載現象,若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4)檢查推移千斤頂與支架、輸送機間的連接部件,伸縮梁、護幫板、側護板等完好情況,若發現損壞,要及時進行處理或更換。

      (5)檢查千斤頂與支柱有無變形和損傷,如有及時處理,影響伸縮時應及時更換。

      (6)端頭支架必須加強管理,確保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7)檢查各連接軸有無損壞,如有要及時更換。

      3、工作面運輸機及下順槽轉載機

      (1)定專職檢修人員,檢修時運輸機要開空,開關打到停止位置或閉鎖工作面運輸機,無檢修人員通知,任何人不準送電或不準解開運輸機閉鎖。

      (2)檢查撥鏈器的工作情況,有無歪斜卡鏈現象。

      (3)轉載機未封閉段必須設置防護設施。

      (4)檢查中部槽、過渡槽是否抬起,固定部件有無損壞。

      (5)檢查機頭機尾架有無損壞變形現象。

      (6)檢查連接減速器的底腳螺栓和液力聯軸器的保護罩兩端連接螺栓是否緊固。

      (7)檢查減速箱的油質是否良好,油量是否符合規定,齒輪的潤滑狀況和齒輪的嚙合情況。

      (8)每小班檢查機頭、機尾電機的溫度,如超溫,要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嚴禁電機帶病作業。

      (9)及時更換損壞的鏈環、活接環和刮板,掛板鏈松動時要及時緊固。

      (10)每小班應注意調整輸送機與轉載機的配合位置和高度,以達最佳的工作狀態,減少帶回頭煤,防止鐵器、矸子等雜物進入溜槽中。

      (11)每小班端頭工、中班檢修工必須清除機頭傳動部、機尾傳動部、電機罩筒、減速器上的浮煤以及其它雜物,以利散熱。

      (12)認真作好生產班及中班檢修記錄,詳細注明檢修檢查部位、更換零件及事故處理情況。

      (13)檢修完畢,送電試運轉,重負荷運轉正常后方可交班。

      4、可伸縮皮帶機

      (1)對驅動滾筒、轉向滾筒、減速器、張緊絞車的各潤滑部位補充潤滑油。

      (2)調整清掃器對滾筒的壓力,更換損壞的零件,消除積聚在清掃器上的煤粉。

      (3)對運轉過程中經常處于振動狀態的部位,如驅動裝置、張緊絞車、機尾裝載點及各滾筒固定螺栓等進行緊固。

      (4)更換轉動不靈活和磨損嚴重的上、下托輥。

      (5)對有開裂現象和受損嚴重的接頭,及時割除重做。更換受損嚴重的皮帶。

      (6)對底板上的浮煤、積水每天清理一次,特別是機尾裝載點、清掃器處,容易堆積浮煤和積存水,必須將其清理掉,否則將會磨損下皮帶,影響下托輥的轉動。

      (7)對于皮帶機的綜合保護,如跑偏、煤位、低速等保護,每天工作前實驗一次。

      (8)檢查減速器的油量是否適當及齒輪的嚙合及磨損情況。

      (9)更換使用中有問題的部件,如滾筒、鋼絲繩、導繩輪、H架等。

      (10)檢查游動小車能否在導軌上自由移動,導軌上有無障礙物,如有應及時清理。

      (11)皮帶機尾要設置防護裝置,人員在機尾作業時,必須離皮帶機尾不少于1.0m,否則停止運轉皮帶機。

      (12)皮帶機頭固定框架段要上防護網,防止在皮帶機開動時,人員在該段行走或作業時的安全。

      (13)檢修結束后,要進行重負荷試車,檢查皮帶有無跑偏或異常現象,完全正常后,方可正常交接班。

      (14)每天清除托輥上的毛須。

      (15)底皮帶嚴禁打運材料。

      5、破碎機

      (1)定專職檢修人員,檢修前將轉載機內煤運空,并將控制破碎機開關打到停止位置,且懸掛停電牌,不經檢修人員通知,任何人不得送電。

      (2)檢查各部位連接件是否松動。

      (3)檢查減速器的油質是否良好,油量是否符合規定及齒輪的嚙合潤滑及磨損情況。

      (4)檢查連接減速器的緊固螺栓是否松動。

      (5)檢查液力偶合器內油量是否符合規定,注液塞和易熔塞是否松動。

      (6)破碎機必須在無負載下啟動,正常工作時應首先啟動破碎機,然后啟動轉載機。

      (7)檢查錘頭的連接處是否有松動和丟失現象,磨損嚴重時,應整套更換或按相對位置成對更換。

      (8)定時檢查軸承溫度,不允許在高于120度的情況下工作,溫度高于80度時,應檢修軸承等部位。

      (9)每日在潤滑系統內注鋰基潤滑脂。

      (10)定期檢查減速器油溫、油位和油污染情況,減速器工作油溫應低于90度,發現問題,應及時檢修并注油或換油。

      (11)定期檢查電氣系統的絕緣情況和接頭連接情況,防爆面要保持清潔,電纜破損時,必須更換,接線頭松動時,必須重新及時緊固。

      (12)在下端頭處作業的人員要加強安全自保,過工作面鏈板機時必須停車后方可通過,嚴禁人員從轉載機未封閉段翻越或逗留,轉載機未封閉段必須安設防護裝置,第一封閉板上必須安裝能使工作面鏈板機和轉載機停止運轉的緊急停車裝置。

      6、充填泵

      (1)充填泵必須確保雙路供電。

      (2)供水管路必須確保正常供水。

      (3)每班要設專人檢查輸料管路,遇問題及時處理。

      (4)充填泵處必須留有車場位置,確保有一定的存料量。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