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李龍來:“拓荒牛”精神的傳承人

    作者:李魯山 2012-11-18 13:12 來源:煤礦安全網

      李龍來:“拓荒牛”精神的傳承人

      李龍來是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趙官能源公司機電專業副總工程師,今年五十一歲,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高級工程師。在三十三年煤礦機電工作中,李龍來同志以“拓荒牛”精神對待事業和人生,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兩次在危難之際接受組織安排,為企業“走出去、謀發展”做出了無私奉獻,成為整個黃河北煤田千百個創業者中的優秀代表,先后被新礦集團授予“建井功臣”、“五好黨員”等榮譽稱號。

      八年前,新礦集團正式開發山東黃河北煤田,趙官礦井籌建處主要人員全部從鄂莊礦抽調,李龍來是第一個前來報到的機電專業管理人員。當時,他是鄂莊礦機電專業主任工程師,負責全礦井下機電設備的管理。被抽調到德州市齊河縣去建設新礦井,對于李龍來而言,當時上有七旬老父老母,下有正讀高中的孩子,愛人在礦醫院工作,平時忙得連個休班都沒有,而自己放棄鄂莊礦的工作,不僅意味著放棄了過去的成績,更直接的,是一切從零開始,這對人的意志、能力和心理承受,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李龍來很快接受了礦上的決定,在關鍵時刻,他作為黨員干部,第一個站出來,為“走出去、謀發展”做出了表率。當時,趙官礦井籌建處設立在農村的一所破舊的小學校里,除了設計院確定的主井和副井的位置,四下全是莊稼地。住的是八面透風的老教室,吃的是又冷又硬的饅頭,喝的是鹽堿地上的苦咸水,連青菜都很少吃到,別說洗澡、看電視和上網了。四月,正是黃河灘上風沙最大的時候,每天,李龍來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漫天沙塵中,四處奔波,既要聯系當地供電部門,并與工人們一起拉線,又要安裝礦區的配電所,為建井供電做好準備。

      過去在鄂莊礦時,李龍來的工作相對集中,來到趙官,他一人身兼數職。他擔任礦井籌建處的機電經理,但實際上,他的工作范圍遠遠超過了這個職位。凡是與新建礦井有關的事,他都積極主動去協調奔走,從礦井開采手續的審批,到各種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從處理地企關系,到聯系工程隊、檢查工程質量,大事小事,全都找過來,經常是五六件事同時需要處理。

      最難啃的“骨頭”,還是籌建處的永久供電,按照礦井建設規劃,需要從齊河縣焦廟110KV變電站引出電源,從焦廟到趙官,直線距離18公里,中間要經過3個鄉鎮和11個村莊,這對于高壓線路的設計和安裝,都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在困難面前,李龍來既是整個供電工程的總指揮,又是處理企業與當地鄉鎮及村民關系的“外交官”,同時還是礦區35KV變電站的總設計師。面對不了解國家有關政策的部分村干部和村民,李龍來始終以法律和相關賠償的政策為依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于個別不讓高壓線從自己門前經過的“釘子戶”,李龍來連續多日做工作,有時被不明情理的村民當面辱罵,但是,他始終保持克制,以一顆赤誠的心,為實現正常供電而多方協調。經過十五個月的艱苦努力,李龍來終于完成了新礦集團發展史上難度極大的一項供電工程,提前一個月實現了35KV高壓雙回路供電,確保趙官礦井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經過五年的建設發展,趙官礦井終于步入正軌,實現了正常生產。由于工作業績突出,李龍來先后被任命為趙官能源公司機電副總和運輸副總,肩上的擔子更加重了。由于趙官礦井地質條件屬于高瓦斯大水薄煤層,這給整個生產系統帶來相當大的壓力,為了保證礦井安全高效生產,李龍來夜以繼日,一年到頭,幾乎天天泡在井下,最長的一次,礦井機電設備檢修,他連續五十七個小時在井下連軸轉,突破了常人的極限。

      2011年8月,為拓展企業發展空間,趙官能源實行“走出去”戰略,利用人才、技術和設備等綜合優勢,選派一支上百人的隊伍,到各方面條件相對落后的陜北煤田,“托管”當地永明礦井,為其管理和生產,實現兩地企業互惠共贏。

      這一次,李龍來的名字,再一次出現在遠赴陜北子長縣的集體名單中。去異地“托管”另外一個礦井,不同于自己籌建,在“托管”的合同期內,需要應對更加復雜多變的環境,也需要各方能力都很強的人來掌控大局,企業負責人歷經多次慎重考慮,決定讓年過半百的李龍來再度出山,以機電礦長的身份,去陜北異地“拓荒”。

      再一次“走出去”,李龍來沒有向組織上提出任何要求,他一如既往地選擇了“服從分配”,在大局與小局之間,他從來考慮的是企業的大局利益。他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認準的事情,一干到底,就是最熟悉李龍來的人,都從來沒有聽到他計較過得失,發泄過牢騷。

      與七年前到黃河北開發煤田不同,陜北的自然環境更艱苦,礦井條件更惡劣。說是礦井,其實不過是半成品,不僅硬件設施嚴重缺乏,連壓風機房、配電所這樣的最基本的場所都沒有,想要按照合同,實現來年六月投入生產,一切都要重新計劃、加速建設。

      李龍來把一天當成兩天、三天來對待了,他克服了陜北高原的氣候反應,每天晚上只休息四五個小時,一天有時要下三次井,常常是幾項機電工程同時開工,在建設礦井皮帶運輸系統的同時,安裝兩臺壓風機和中央泵房,為解決冬天不能正常施工的難題,李龍來決定安裝一臺熱風鍋爐,同時將供熱管路安裝到位,從根本上解決了供暖。

      短短四個月時間,永明礦井發生了巨大變化。地面和井下的運輸系統建立起來了,井下人行車系統建立起來了,中央配電所建立起來了,與這些變化同步的,還有人們的心情,在李龍來樂觀積極的工作態度影響下,整個托管隊伍呈現出向上的精神面貌,大家很少抱怨陜北的條件,取而代之的,是體現山東能源人不畏艱難、不懼挑戰、敢于勝利的強者風采。

      在連續八年時間里,李龍來以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和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詮釋了人生的境界和奮斗的真諦,他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能實實在在為山東能源、為新礦集團做事,這比什么都重要,人都有一顆向上的心,在創業的過程中,你我都一樣!”

      李魯山 報道

      2012-11-18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