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地質防治水考試題庫
一、填空:
⑴積水區域地質、水文地質情況說明,包括積水面積、位置、積水量以及可能存在的活水水量等內容。積水區域與施工巷道的空間位置關系、煤巖柱的大小。進入積水區域時的警戒線位置、探水線位置、停止掘進位置等技術參數。
⑵在進入警戒線的探水區域后,掘進施工期間按規定的“探掘比”探水施工。一般規定的探掘比為3:1,每次探水長度不低于5米,在施工的巷道兩側均有老巷或可能的積水區域時,均必須進行探水作業。
⑶探水作業或放水作業的鉆孔出水后,水量漸漸變小時,要分析水量變小的原因,并補打探水孔,一般要求補打的探水孔在原鉆孔的標高以上,若鉆孔無水,說明鉆孔以上的積水已放完并施工原鉆孔標高以下的放水孔。
⑷探放水鉆孔的布置必須符合:“探老空水,探水鉆孔應成組布設,并在平面圖上呈扇形。鉆孔終孔位置以滿足平距3米為準,厚煤層內各孔終孔的垂距不得超過1.5米。”的要求。
⑸探放水期間,必須對探水鉆孔可能溢出的有害氣體采取相關措施,確保探放水施工安全。
⑹進入停掘線后,必須停止掘進施工,做好放水工作的準備,包括后巷的暢通、施工臨時水倉、安設排水設施等。
⑻在探放水的安全技術措施中,對可能發生的突水征兆必須做出描述,使所有現場人員熟悉。
⑼現場出現特殊情況時,必須立即通知調度室和有關領導、科室,以便對所發生的情況作出分析,判斷水害的危險程度,提出應及時采取的措施。
⑽整個探放水過程要有監督,放水量及有關經驗教訓必須以書面總結的形式報生產科地質組。
㈡基礎地質及水文地質題庫
1、地質學的重點研究對象是 地殼 。
2、地質年代就是從地質學的觀點出發,根據 地層的沉積環境 、地殼的發展演變過程和 地球上的生物演化過程 等劃分的用以描述地層形成歷史的時代段落。這種地質年代也稱為相對地質年代 。
3、構成地殼的最基本物質是礦物。
4、粘土礦物從微觀結晶狀態來區分可分為晶質礦物 和 非晶質礦物兩大類。
5、常用的礦物鑒別標志有晶體形狀或形態 、顏色 、條痕色 、光澤 、透明度、解理和斷口、
相對密度、硬度、磁性及其他特性。
6、巖石按其成因分類可分為沉積巖 、巖漿巖和 變質巖。
7、地殼運動有兩種基本類型即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
8、根據地殼運動的速度和劇烈程度,人們把地球運動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不易被人們所察覺的長期、緩慢的運動 ,如造山運動;另一種是容易被人們看到或感覺到的迅速、劇烈的運動 ,如火山活動、地震等。
9、地質構造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是褶皺構造、 斷裂構造 和單斜構造。
10、根據皺曲中巖石彎曲的朝向,皺曲分為向斜 和背斜兩種基本形態。
11、傾斜巖層的產狀要素一般是指傾斜巖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12、按形成節理的作用力特征可將節理分為剪節理 、張節理 、壓性節理三種。
13、斷層的類型有正斷層、逆斷層、平推斷層。
14、巖體的結構面類型有成巖結構面 、構造結構面 、次生裂隙。
15、巖體的結構類型有整體結構 、塊狀結構 、鑲嵌結構 、層狀結構 、碎裂結構 、層狀碎裂結構 、散體結構。
16、風化作用的實質是礦物、巖石在地表附近新的物理化學條件下所產生的演化過程。
17、在工程上,巖石風化的情況可通過兩個方面來表述,一個是巖石的風化程度 ,另一個是巖石層的風化深度或稱風化巖層的厚度 。
18、巖石的風化作用一般是越靠近地表,風化作用越強烈,巖石的風化程度也越嚴重;越靠近巖石內部,風化作用越輕微。
19、常見的地貌單元有山地 、平原地貌 、 海岸與海底地貌 、沖溝 、 坡積裙和洪積扇 、河谷地貌 、 黃土地貌 、 風蝕地貌和荒漠地貌。
20、常見的巖溶現象有溶洞 暗河 石林 石筍 鐘乳石等。
21、巖溶地貌的形成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條件是可溶性的巖石 具有溶解能力的水 巖石的透水性 水的運動。
22、影響巖溶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有氣候條件 地形地貌 新構造運動 地質構造和巖石的微觀構造 地層巖性及可溶性巖石層厚度。
23、巖溶按其埋藏條件分類可分為裸露型巖溶 覆蓋型巖溶 埋藏型巖溶;按其區域氣候狀況分類可分為熱帶巖溶 亞熱帶巖溶 溫帶巖溶 干旱地區巖溶 海岸巖溶。
24、自然界的水有三種形態,即氣態 液態 固態。
25、地下水主要是由滲透作用和凝結作用形成的,此外還有極少量的原生水。
26、地下水位是指巖土體中重力水自由界面 。
27、地下水的物理性質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密度 溫度 顏色 透明度 放射性 氣味 口味等。
28、地下水中最常見的化學元素有氧 鈣 鈉 鉀 鎂。
29、常用的地下水侵蝕作用有氧化、水化侵蝕 酸性侵蝕 碳酸類侵蝕 硫酸類侵蝕 鎂鹽侵蝕。
㈢底板注漿改造內容
1、根據《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的要求,孔口管的下入垂直長度與水壓相對應,水壓在1-2 MPa時,孔口管的下入垂直長度為10米;在2-3 MPa時,孔口管的下入垂直長度為15米;水壓大于3MPa時,孔口管的下入垂直長度大于15米。
2、在進行底板注漿改造過程中,必須堅持下行式注漿方式。
3、設計的注漿終止壓力一般規定為水壓的2-3倍,實際注漿過程中,為了使注入的漿液集中在裂隙或溶隙周圍,我們一般規定注漿終止壓力一般規定為水壓的2-2.5倍。
4、防治水基本原則:預測預報、 、 、 。
鉆孔由鉆場在平面圖上 呈扇形 展布,在剖面上 長短 結合,盡量與斷層、裂隙 垂直 或 交叉 。
5、車集礦底板注漿加固鉆孔的施工目的層為(L10底部 ) ,注漿加固層為(L12 ),(L11 ),(L10 )含水層及上部裂隙。鉆孔呈扇形長短交叉布置,相鄰鉆孔終孔平面位置相距(25---50 )米。
6、注漿施工井下采用(MKD---5S)型液壓鉆機,鉆桿直徑為(63.5 )毫米,每根鉆桿長(1.5 )米,井下注漿泵型號為(2TGZ---210/120),地面注漿站注漿泵型號為(NBB---260/7),注漿管路采用(2 )寸無縫鋼管,(法蘭 )接頭。
7、漿液材料采用(1:0.75----1:1 )的水泥單液漿,注漿方式采用(下行式 )注漿方式。
8、施工鉆孔的開孔直徑為(133 )毫米,孔口管直徑為(108 )毫米,鉆孔直徑為(78 )毫米。孔口管每節長(2 )米,外置接頭,接頭長(150 )毫米,孔口管的下設長度根據鉆孔的傾角和鉆場的實際條件而定,但不得小于(16 )米。鉆孔均采用(無芯 )鉆進。
9、沒有進行耐壓試驗和耐壓試驗不符合要求的鉆孔(不得 )進行鉆進。
10、鉆孔的終孔深度不得(小于 )鉆孔的設計深度,特殊情況終孔須持報告報請礦生產科和礦(總工程師 )批準。
11、出水鉆孔必須進行(水溫 )、(水壓 )、(流量 )的測定。
12、注漿前注漿管路必須用清水進行試壓,壓力達到(10Mpa )以上且維持(30 )分鐘后方可進行注漿。注漿管路必須安設(壓力表 )和(卸壓閥 ),管路、閥座的拆卸和更替必須(卸壓 )后進行。注漿后必須用(清水 )沖洗注漿管路。
13、未終孔而進行注漿的鉆孔,水泥的凝固時間不得少于(16 )小時,方準再次施工。
14、鉆孔的注漿終止壓力不得小于鉆孔出水水壓的(2─2.5 )倍。
15、鉆孔注漿后,孔口管口壓蓋拆卸時間距注漿結束不得小于(8 )小時。
二、判斷題
1) 作業人員在方便的地方交接班,上一班的人員要把班中的工作內容,具體情況,存在問題,處理方法,遺留隱患交待清楚。( × )
2) 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后要對現場的支護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無危險后方可進行作業。( √ )
3) 作業人員要對鉆機進行檢查,其內容和方法嚴格執行《鉆探司機操作規程》,但無需試運轉。( × )
4) 作業人員要清點現場的材料和工具,當班材料和工具不夠要及時匯報。( √ )
5) 作業人員要清好水溝和沉淀池,保證水溝暢通和沉淀池容量 。( √ )
6) 相鄰鉆場一側的鉆孔在平面圖上呈平行布置。( × )
7) 鉆機的安設要牢固、可靠、平穩,壓柱不少于2根,且壓實壓牢;各種管線連接牢固,并與鉆機轉動部分予留一定的空間。(×)
8) 鉆孔的開孔方位和角度要嚴格按設計執行,誤差不超過±1°。(√)
9) 孔口管安設完畢,耐壓試驗成功后,要安設好閘閥,然后進入正常的鉆進。(√)
10) 鉆進過程中,鉆工要注意鉆孔出水量的變化。如果出水量較大則繼續停鉆,不得拔出鉆桿,通知施工隊。(×)
三、問答題
1、煤礦必須堅持的探放水原則是什么?
答:煤礦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
2、在安裝鉆機探水前,必須遵守哪些規定?
答:在安裝鉆機探水前,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①、加強鉆孔附近的巷道支護,并在工作面迎頭打好堅固的立柱和攔板。
②、清理巷道浮煤,挖好排水溝。探水鉆孔位于巷道低洼處時,必須配備與探放水量相適應的排水設備。
③、在打鉆地點或基附近安設專用電話。
④、測量和防探水人員必須親臨現場,依據設計,確定主要探水鉆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鉆孔數目。
3、突水征兆有哪些?
答: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4、二2煤層底板注漿改造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答:①將含水層巖體內的水體用漿液代替,將水趕出裂隙或溶隙,用水泥漿取而代之,變含水層為隔水層。
②阻斷目的層在水平方向上與原始水體的聯系。主要是在空間內封堵導水溶隙,充填后,使之閉合而不導水。
③阻斷目的層與下伏巖層垂向上的水力聯系和補給關系。
④有限度地增加底板巖層抗水壓的厚度。
5、孔施工中是否遵循布孔原則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關系我礦防治水工作的效果。請詳細敘述井下鉆探中的鉆孔布置原則。
答:a)鉆孔由鉆場在平面圖上呈放射狀展布,在剖面上長短結合,盡量與斷層、裂隙垂直或斜交。
b)相鄰鉆場一側的鉆孔在平面圖上呈交叉布置。
c)鉆孔終孔層位為L10底部,注漿改造層為L12、L11、L10(L10底板距煤層底板約75m左右)。注漿改造層為煤層底板至L12頂板厚約50m的地層。
d)相鄰鉆孔終孔平面位置相距40—45m,對于特殊地段(斷層裂隙發育區、頂板淋水較大區底板滲水、物探異常區)進行加密鉆孔布置。
6、接鉆或拔鉆時現場人員操作時應注意的事項是什么?
答:鉆進中,接鉆或拔鉆時鉆機操作人員要和接拔鉆桿人員密切配合,并做好“手口示意”;只有鉆機旋轉部位停穩后,接拔鉆桿人員方可用工具夾持鉆桿;當接拔鉆桿人員準備完畢后,鉆機操作人員方可開機。接拔鉆桿人員一定要站在鉆機的側后方,不能正對鉆機的后方。
7、注漿過程中鉆場注漿人員要注意的事項是什么?
注漿過程中鉆場注漿人員要時刻觀察壓力表的變化情況,要觀察鉆場周圍變化情況,發現發現漏漿、頂板來壓或底板鼓起,應及時通知地面注漿站停泵,并通知本隊。
8、在有電機車架線的運輸大巷中鋪設、維修注漿管路應注意的事項是什么?
(1)兩人扛運注漿管路時,要將管路平抬出車體,嚴禁將管路一端高高翹起,以防觸及架線
(2)注漿管路倒頭時,要貼近巷道底部進行,嚴禁在巷道中、上部倒頭,以防觸及架線。
(3)作業人員要時刻注意來往車輛,車行至附近時停止作業,進行躲避。
9、設備管理中的“三好”、“四會”分別指的是什么?
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10、鉆機壓柱的按設有何要求?
答:鉆機的安設要牢固、可靠、穩定。壓柱不少于4根,壓實壓牢,且有可靠的防倒裝置;
11、怎樣下設孔口管?
答:下設孔口管時,一定要用至少兩付管卡子交替使用連接和送入孔口管,以防止孔口管掉入孔內。
12、注漿前對管路的檢查有何要求?
答:注漿前應對管路的連接、吊掛,壓力表的安設及各種連接物件進行檢查,要保證管路暢通,壓力表靈敏可靠,截止閥、球閥開閉自如有效。
13、怎樣進行管路試壓?
答:井下注漿人員通知地面注漿人員開泵壓入清水進行管路試壓,只有管路的井下壓力達到10MPa且維持30min以上,方可進行正常的注漿工作。
四、名詞解釋
1、下行式注漿:在底板注漿改造過程中,原則上要求在鉆探到哪里就在哪里開始注漿但考慮到施工的便利,一般要求出水量在20噸/小時時,必須停止鉆探進行注漿。
2、地殼巖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地殼巖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1) 巖石“骨架”中的水(沸石水、結晶水、結構水)——結晶水。
(2) 巖石空隙中的水(結合水、液態水、固態水、氣態水) ——結合水。
五、選擇題
1、裂隙也是地質構造的一種。( 1 )
1正確 2不正確
2、斷層的產狀三要素是指:( 2 )
1走向、傾向、傾角 2走向、傾角、落差
3、巖層的產狀三要素是指:( 1 )
1走向、傾向、傾角 2走向、傾角、落差
4、含水層是指:( 1 )
1能夠透過并給出相當數量水的巖層 2不能透過與給出水,或者透過與給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巖層
5、巖溶水是指:( 2 )
1賦存并運移于所有巖層中的水 2賦存并運移于巖溶化巖層中的水
6、地下水的越流補給是巖層與含水層間:( 2 )
1直接導通快速補給 2間接滲透慢速補給
7、底板改造期間,一般規定注漿開始前壓水時間不小于:( 2 )
1 10分鐘 2 30分鐘
8、注漿至設計終壓結束時,一般操作是:( 2 )
1高檔位快速升至設計終壓,人為設定注漿時間 2根據吸漿量的大小從高檔位依次下調至低檔位,自由上升至設計終壓
9、鉆機在井下的鉆探過程中,需要停止鉆機運轉時的操作順序是:( 1 )
1先停電再停水 2先停水再停電
10、注漿期間,一般規定的漿液比重是:( 1 )
1 1.3g/cm3 1.3g/dm3
六、論述題
1、從自己的崗位出發,試論述如何搞好我礦的底板注漿改造工作。
2、從自己的崗位出發,試論述如何搞好我礦的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