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王少華:粽香時節追思屈原

    作者:王少華 2012-08-18 11:29 來源:陜煤化工集團

            又是一年棕香時,濃濃的棕香從古一直飄到今,端午的故事不知聽說了多少回。千年以來,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屈原的精神并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朝代的更迭而被人淡忘,而是越來越受后人敬仰了。

            屈原生活在戰國時代,出身貴族,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史記》中說他:“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所以,在七雄爭霸、烽火連天的戰國時代,屈原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他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出現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其政策的推行,觸及到了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利益,以致后來遭到小人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并且兩次遭到流放。最后,面對國破家亡,憂國憂民的屈原悲憤之極,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長嘆聲中,縱身跳入汩羅江,以死明志,以死警世,以死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篇章,也詮釋了自己的愛國情懷,鑄就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之魂。

            他的愛國憂民的精神,震撼了民族的心靈,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因此,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它傳承的是一種情懷,是一個詩人憂國憂民、熱愛國家的高尚品格,悲壯而凄美,氣貫長虹;它展示的是一種精神,是一個勇士不畏暴君、堅持斗爭的偉大壯舉,厚重而堅固,歷久彌新。

            據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異常哀痛,紛紛來到汨羅江邊去進行吊唁。漁夫們自發性的劃起船只,在江面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等食物扔進江里,說是要喂飽魚龍蝦蟹,它們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人們見后爭相仿效,并擔心飯團為蛟龍所食而想出用樹葉包飯,外面再用彩絲纏起來,最終發展成今天的棕子。一位老人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從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人們用這些方式來表達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

            屈原雖然在政治上失敗了,但是他矢志不渝、效忠祖國的愛國熱情,堅持不懈的戰斗精神,和他那可與日月輝的高尚人格,千百年以來,一直深深受到后人的緬懷和尊崇,感召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多少仁人志士,都以屈原的愛國情懷為典范,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救民族于危難之中,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屈原成為后人心目中的愛國先驅。屈原不僅僅是愛國的忠臣,還是偉大的詩人。在兩次流放中,他先后寫下了《離騷》、《九章》、《天問》等令人蕩氣回腸的詩篇。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激勵著后世人永遠生生不息、奮斗不止。在1953年的世界和平理事會上,屈原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號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紀念他。屈原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如今,屈原的精神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他已經不是兩千多年前的那個屈大夫,他所象征的是一種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他的愛國精神,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豐富了中華民族節日文化內涵,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歷史文化。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