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危害事故控制風險計劃
職業危害事故控制風險計劃
職業危害因素是在工作場所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等環境因素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根據煤礦生產特點,結合本礦井的自然條件,經分析,銀宇煤礦存在的主要職業危害因素是噪聲與振動、粉塵、有毒有害氣體等。
2.5. 13.1噪聲與振動
噪聲主要來源于各種設備在運轉過程中由震動、摩擦、碰撞而產生的機械動力噪聲和由風管排氣、漏氣而產生的氣體動力噪聲。該礦井產生噪聲、振動的設備及場所主要有:
⑴空壓機及其他氣動力設備;
⑵水泵和水泵硐室;
⑶破碎機;
⑷通風機和井下局部扇風機;
⑸開拓工作面鑿巖機、噴漿機等;
⑹爆破作業場所。
2.5. 13.2粉塵
煤礦生產過程中,伴隨煤和巖石破碎而產生的煤、巖石細微顆粒稱為礦塵。工人長期在礦塵環境中工作,會吸入大量的細微粉塵,從而引起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職業病,輕者患呼吸道炎癥,重者患塵肺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和壽命。
2.5. 13.3有毒、有害氣體
井下有毒有害氣體主要包括:瓦斯(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及硫化氫(H2S)等。有毒有害氣體物質分析如下:
2.5. 13.3.1瓦斯(CH4):
瓦斯爆炸后生成大量一氧化碳,隨之產生瓦斯煤塵聯合爆炸和井下火災,導致人員大量傷亡,設施遭到破壞,礦井被迫停產。瓦斯在空氣中爆炸濃度一般為5~16%,當空氣中含有其他可燃氣體和煤塵時,其爆炸下限隨之降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在0.75~1.5%時,就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2.5. 13.3.2 一氧化碳(CO):
主要來自井下采掘工作面爆破、火災、瓦斯和煤塵爆炸以及煤炭自燃。該氣體可使人因缺氧引起窒息和死亡。輕度中毒,能使人耳鳴、頭痛、心跳加速;嚴重中毒使人四肢無力、嘔吐,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造成人身傷亡;致命性中毒使人失去知覺、痙攣、呼吸停頓、假死。致命性中毒的一氧化碳濃度大于0.4%,安全濃度應小于0.0024%。
2.5. 13.3.2二氧化碳(CO2):
主要來源于有機物的氧化、煤和巖體的緩慢氧化、爆破作業、人員呼吸以及礦井水與碳酸性巖石的分解,在爆破、井下火災、煤炭自燃、瓦斯和煤塵爆炸時,也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該氣體常積聚于巷道的底部,不助燃,能使人窒息,略有毒性,對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當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時人的呼吸感到急促,濃度達到5%時呼吸感到困難,同時有耳鳴、血液流動很快的感覺;濃度達到10~25%時,人將中毒死亡。
2.5. 13.3.3氮氧化物(NOx):
主要來自于采掘工作面爆破及生產廢氣,它有強烈毒性和刺激性,能和水結成硝酸,對肺組織起破壞作用,造成肺浮腫,對眼睛、鼻腔和呼吸道等有強烈刺激作用。當二氧化氮濃度達0.006%時,可使人咳嗽、胸部發痛:濃度達0.01%時,人將劇烈咳嗽,嘔吐、神經系統麻木;濃度達0.025%時,將使人短時間內死亡;安全濃度應小于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