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留守兒童 愛心助飛夢想——記礦大實踐團觀堂鄉調研
當調研組的成員走進陳同學家里的時候,他們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三間破瓦屋,陰暗潮濕的房間里沒有像樣的家具,就是這么一位同學,每天來的最早,上課時最認真……
在實踐團支教的三天里,有這么一位同學,每天來的最早,上課時最認真,但性格內向。這引起了實踐團成員們的注意,實踐團調研組的成員決定對這位陳同學的家庭情況進行一次調研,希望能給這位陳同學帶來幫助。經過和這位陳同學的協商以及其和家里人的溝通,調研組一行兩人在7月13日下午支教活動結束后,跟著陳同學,步行四十分鐘行程10里,終于來到了陳同學的家——河南固始縣觀堂鄉陳棚村。
當調研組的成員走進陳同學的家里的時候,他們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三間破瓦屋,陰暗潮濕的房間里沒有像樣的家具,堂屋內擺放的是僅有一張桌子和一張破床,地面是用爛磚頭拼起來的;右面的房間里有臺14寸黑白電視機和一張床,床的一角還是用磚頭支撐起來的;左面的房間放了點糧食和農用工具,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陳同學每天騎著上學的破自行車,家里的情形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形容。通過和陳同學的奶奶的溝通,我們了解到陳同學的母親在其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也因此而神志不清走失了,至今沒消息。家里每年的收入緊靠幾畝地的收成,收成不好時,家里人的溫飽都是問題。為了能改善家里的情況,陳爺爺和陳奶奶在夏天的每天傍晚去放漁網,隔天凌晨3點起來收網,好的時候能賣個幾元錢,但經常是一天的付出打了水漂。當我們問道是否每個月都能從政府那得到補助金時,陳奶奶閉而不語,從她的表情上看,充滿著好多的無奈,在感到我們完全沒有“惡意”時,最后陳奶奶就說了兩個字“沒有”。當我們提到陳同學的成績時,陳奶奶又是欣喜又是擔憂,陳同學的成績很好,從滿墻貼著的獎狀就能看出來,可陳奶奶說村里大多數的孩子都是上完初中后就回家了,再加上家里沒錢,只能去附近水平低的初中上學,可高額的學費又成了這個家庭的巨大負擔,就算初中能承擔的起,以后升高中時不知又是怎樣。陳奶奶提到當陳同學知道有大學生免費支教的時候,很是高興,為了不錯過這次機會,每天都很早的起來,做好家里的飯稍微吃點后就趕過去了。在調研組成員和陳奶奶交流的時候,陳奶奶不時的看看屋外的雨勢和墻上的掛鐘,原來現在是下魚網的時間,陳爺爺已經出去兩個小時了。談到這,調研組不得不告辭了,陳奶奶很是抱歉。
看著陳奶奶在雨中向田地走去的背影,調研組的成員也缺少了來時的興奮,心中規劃著如何能幫助這位同學。陳同學的爺爺和奶奶已過六旬,按理說已到安享晚年的年紀了,可他們還要為孫子的奔波著。當調研組成員離開的時候,外面還下著雨,陳爺爺還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