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井煤業通風系統調整安全技術措施
一、調風地點
二、調風原因
三、調風時間
四、調風區域調風前、后通風示意圖
進風: 回風: 風門: 調節風門:
調節風墻: 密閉墻: 測風點:
四、調風組織措施
1、組織措施:通風隊成立調風小組,組長:劉繼倫。
成員: 楊忠良、測風員、安瓦員、通風隊設施班
2、職責分工
組長:劉繼倫是本次調風的負責人及現場指揮,負責調風工作的安排,確保人員、材料的有效落實及提前構筑通風設施的安排。
楊忠良:負責本次通風系統調整的所有通風設施的構筑及設施拆除。
:負責風量調配、瓦斯檢查及通風后的各區域各用風地點的風量、瓦斯復查。
五、調風步驟及調風后的配風量:
1、按照“先控后放”的調風原則,首先在06408(1)運輸巷(付下山東面)構筑兩件隔離風門,對停采的06408(1)采面的回風硐兒封堵,再封堵06408(1)機頭停采炭口,關閉運輸巷的兩件風門,完成對06408(1)采面的控風。
2、在06408(2)回風巷調節調節墻。拆除064付下山原風門,在06408(2)運輸巷到064付下山15米處構筑兩件隔離風門。
3、調節06408(2)工作面總回風,使06408(2)平巷總進風280 m3/min.
4、待整個調風區域通風系統穩定后再微調上述各點的調節窗,使各點風量符合下列要求:
(1)保證06408(2)平巷總進風不小于280m3/min
(2)保證06408(2)工作面進風不小于220 m3/min
(4)保證需安全風的各點風量不小于60 m3/min
7、通風系統全部調整結束后對各區域用風點的風量和瓦斯情況進行全面復查。一切正常后。由現場指揮向公司調度回報調風情況宣布本次調風工作結束。
1、調風工作必須有現場指揮在現場統一指揮,同時現場指揮要提前安排需要的通風設施的構筑。安裝好防塵設施、瓦斯監測監控系統。
2、入井前開好班前會學習本措施,明確責任,同時檢查所帶儀器、儀表是否齊全和能正常使用。
3、調風現場指揮到達現場后,首先所調風區域的相關通風設施的完好性進行全面的檢查,撤出調風區域的無關人員,安排專人在可能進入調風區域巷道口站崗,禁止其他人員進入調風區域。通知各區域當班安瓦員在調風過程中主要觀測責任區域內的風量和瓦斯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到進風巷中,同時報告現場指揮和公司調度站,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4、調風期間,現場指揮應當隨時掌握調風進展情況,以便統一安排,確保調風正常進行。
5、系統調整工作完成現場指揮向公司調度站匯報調風情況宣布調風結束后,現場指揮撤出站崗人員。
6、通風系統調整完畢后通風隊監測人員必須立即對064采區瓦斯監測監控系統進行調試調校,確保瓦斯監測監控系統靈敏可靠的運行,防塵設施安裝要到位并能正常使用。
7、系統調整完后,通風隊要派對干或者測風員對調風的各采區各用風點的風量和瓦斯進行不少于五天的復查,發現問題即使匯報處理。
8、調風必須在06408(1)回料、撤溜等收尾工作完畢后才準進行,在沒進行調風工作前06408(2)工作面不準打眼、放炮。
公司審批意見:
編制:高原云 2011.10.21 通風隊長:
通風科長: 安全礦長:
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