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慶煤礦瓦斯治理實施方案
平慶煤礦瓦斯治理實施方案
礦 長:張家祥
技術負責人:潘基輝
編 制 人:李洪強
編 制 時 間:2012年1月
目 錄
序言………………………………………………………………………4
一、礦井概況……………………………………………………………4
(一)礦井簡介 ……………………………………………………………4
(二)礦井瓦斯情況…………………………………………………………4
(三)煤塵爆炸情況…………………………………………………………5
(四)煤層自然發火傾向性 …………………………………………………5
(五)煤層開采情況…………………………………………………………5
(六)地形地勢 ……………………………………………………………5
(七)礦區經濟概括…………………………………………………………5
(八)水源、電源概括 ………………………………………………………6
(九)2012年度采掘計劃……………………………………………………6
(十)地溫 …………………………………………………………………6
(十一)開采煤層煤質特征 …………………………………………………7
(十二)氣象 ………………………………………………………………7
(十三)礦井開拓方式 ……………………………………………………8
(十四)通風系統…………………………………………………………8
(十五)抽采系統………………………………………………………………..9
二、安全管理…………………………………………………………10
(一)管理概念……………………………………………………………10
(二)管理職責……………………………………………………………10
(三)管理制度 …………………………………………………………10
三、瓦斯治理指導思想………………………………………………11
四、瓦斯治理工作目標…………………………………………………11
五、瓦斯治理的機制 …………………………………………………12
六、瓦斯綜合治理辦法 ………………………………………………13
七、瓦斯治理內容及措施 ……………………………………………14
(一)強化管理措施,健全制度,落實責任…………………………………14
(二)加強通風系統管理,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15
(三)認真抓好瓦斯抽放工作,嚴格執行“先抽后采”的瓦斯治理方針……16
(四)切實做好井下采掘各地點的安全監測監控工作,確保監測監控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17
(五)加大投入,改善裝備………………………………………………18
(六)瓦斯管理 …………………………………………………………19
(七)防滅火……………………………………………………………20
(八)防塵、隔爆 ………………………………………………………21
(九)其它措施 …………………………………………………………21
八、安全培訓 …………………………………………………………22
平慶煤礦瓦斯治理方案
序 言
瓦斯治理工作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煤礦瓦斯治理工作是保護礦工生命財產安全,構建和諧煤礦的重要舉措。根據上級關于瓦斯治理的有關政策和措施,為進一步貫徹執行上級部門文件瓦斯文件治理工作精神,認真落實煤礦瓦斯綜合治理的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好瓦斯綜合治理活動,促進我礦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好轉,結合我礦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礦井概況
1、礦井簡介
平慶煤礦礦區位于云南省東部的富源縣城南東145°方向,直距67.2公里,行政區劃屬富源縣十八連山鎮紙廠村民委員會所轄。礦區有簡易公路通十八連山鎮,里程約10公里,至富源縣城130公里,至曲靖市210公里,至昆明市300公里,交通尚屬方便。礦區地理坐標:東經104°34′25″—104°35′51″北緯25°12′38″—25°14′01″,煤礦通信網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中國網通。礦設計生產能力30萬噸/年。
2、礦井瓦斯情況:
據該煤礦2010年瓦斯等級鑒定證書,最大相對瓦斯涌出量為7.7m3/t,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3.21m3/min,最大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2.18m3/t,最大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0.91m3/min。據《煤礦安全規程》第133條,該礦井屬低瓦斯礦井。但2011年由于受戛拉煤礦3·16事故影響,我礦被納入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管理。
3、煤塵爆炸情況:
本礦井對已揭露的C2、C3、C7+8煤層進行了采樣化驗,根據煤田地質局實驗室提供的化驗結果:C2、C3、C7+8煤層其煤塵均無爆炸危險性。
4、煤層自燃發火傾向性:
本礦井對已揭露的C2、C3、C7+8煤層進行了采樣化驗,根據煤田地質局實驗室提供的化
驗結果:C2煤層其煤塵均有自然傾向性。
C3煤層其煤塵均有自然傾向性。
C7+8煤層其煤塵無自然傾向性。
5、煤層開采情況:
礦區以前由于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小煤窯均沒有形成規模開采,煤層基本上沒有遭到破壞。現主要開采C2、C3、C7+8煤,C2、C3煤層現已基本開采結束,只留有一些邊角煤和殘留煤,2012年計劃在1925--2023水平布置C2、C3煤層采煤工作面進行采掘。在礦井暗斜井1925水平以下布置C7+8煤層采煤工作面進行采掘。
6、地形地勢
本礦區屬構造侵蝕低一中山區,最高海拔位于礦區北東黑牛山脊上,為+2283m,最低海拔位于礦區副平硐,為+1920m,相對高差363m.
7、礦區經濟概括
區內居民以漢族為主,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為小麥、喬麥、玉米、洋芋等。工業主要以煤為主,勞動力充足,除部分人員參加采煤外,大多從事農業生產。
8.水源、電源概括
(1)水源:本礦井生活用水取自附近溝谷泉水,生產用水取自沉淀處理后的井下水。
(2)電源:礦區雙回路電源,一回取自十八連山鎮35kv/10kv變電站專業線,輸電線路距離約10km,線路電壓等級10kv,變電站總容量2*5000KVA;另一回電源來自十八連山鎮35KV/10KV變電站農用線,輸電線路距離約12km,線路電壓等級10kv,變電站總容量2*5000KVA;當一回路發生故障時,另一回承擔礦井全部負荷,電源能滿足礦井需求,供電安全可靠。
9.2012年度采掘計劃
(1)2012年度生產采區為:110312、110310、120210單體支架采煤工作面。工作面總數為3個采面,屬采面與采面接替。
(2)2012年礦井計劃掘進2330m。其中開拓進尺:100m,準備進尺:800m,回采進尺:1430m。.
(3)2012年計劃產量20萬噸,其中回采16.9萬噸,掘進煤3.1萬噸;合計20萬噸。
10、地溫
礦井溫度一般在18~2℃之間,低于國家規定,井下安全作業溫度在26°C以下。不存在地熱的危害。
地壓:
屬于采礦活動礦壓顯現正常現象,無沖擊地壓現象。
11、開采煤層煤質特征:
C2煤層:水份(Mad):原煤0.99 %,洗煤1.12%;灰份(Ad):原煤20.02%,洗煤10.70 %;揮發份(Vdaf):原煤10. 83%,洗煤7.80 %;固定炭(C):原煤70.70%,洗煤81.39%;硫分(Std):原煤2.33%,洗煤1.22 %;磷分:原煤0.012%;發熱量(MJ/Kg):原煤27.67,洗煤31.16。
C3煤層:水份(Mad):原煤1.03 %,洗煤1.19 %;灰份(Ad):原煤16.83 %,洗煤11.37 %;揮發份(Vdaf):原煤9. 08%,洗煤7.54 %;固定炭(C):原煤74.8 0%,洗煤80.96 %;硫分(Std):原煤0.62%,洗煤0.52 %;磷分:原煤0.012%;發熱量(MJ/Kg):原煤28.91,洗煤31.46。
C7煤層:水份(Mad):原煤1.10%,洗煤1. 21 %;灰份(Ad):原煤18.67 %,洗煤11.12 %;揮發份(Vdaf):原煤8.82%,洗煤7.56 %;固定炭(C):原煤74.29 %,洗煤82.05 %;硫分(Std):原煤2.61 %,洗煤1.27 %;磷分:原煤0.016%;發熱量(MJ/Kg):原煤28.49,洗煤31.08。
C8煤層:水份(Mad):原煤1.18 %,洗煤1.11 %;灰份(Ad):原煤19.16%,洗煤12.37%;揮發份(Vdaf):原煤8.83%,洗煤7.25 %;固定炭(C):原煤72.93%,洗煤80.33%;硫分(Std):原煤0.923%,洗煤0.51 %;磷分:原煤0.014%;發熱量(MJ/Kg):原煤28.12,洗煤30.32。
12、氣象
該區屬南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氣候溫和。四季溫差變化不太大,最低氣溫-6℃,最高氣溫27℃,年均氣溫13.8℃。區內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常出現冰雪。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888.10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8~85%,最大日降雨量143.7mm。年平均相對濕度25%,3~4月為風季(即干季),多西南風,年平均風速2.7~3.4m/s,年最大風速22m/s。
礦區植被發育,中上部主要為灌木雜草等,植被覆蓋率約80~90%左右;下部主要為雜草,少量灌木,植被復蓋率20~30%,生物群落單一,生態結構極為簡單。
13、礦井開拓方式
斜井平硐混合開拓 ,井筒個數:目前主斜井、行人進風斜井、副平硐、風井共四個,設計采面名稱為110312、110310、120210、回采工作面,位置于1925-2023水平或1890--1925水平標高。
14、通風系統
回風井采用錨噴支護,凈斷面9.1㎡,承擔全礦井回風任務。
本礦井通風系統為中央分列式通風,通風方法采用主扇抽出式,由主斜井、副平硐、行人進風斜井進風,從風井回風。主斜井、副平硐、行人進風斜井進風,新鮮風流經+1925水平運輸巷以上各作業點,乏風從總回風巷排出地面。礦井無串聯通風和風流短路情況。
風井安裝使用的主扇風機型號為FBCDZ№28型隔爆軸流式通風機二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電機功率2×315kw,風量97m3/s—190m3/s。礦井通風巷道斷面均大于4.2㎡,通風設備完好,運轉正常,能滿足達產要求。
煤礦制定了測風制度,規定井下每旬測1次風,測風工作由礦通風科段松承擔,檢測數據經校正、計算后填入報表送安全技術負責人審查,風量、風速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巷道或工作面立即進行調風。
主斜井、副平硐、行人進風斜井進風量為4216 m3/min,110312采煤工作面配風880 m3/min; 120301采煤工作面配風900 m3/min;2個掘進工作面共1800 m3/min;其它巷道總風量636 m3/min稀釋其它巷道有毒有害氣體,總回風量為4221 m3/min。
局部通風機為FBDZ型,額定功率2×30kW,額定電660V,風量300-600 m3/min。
15、抽采系統狀況
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統,采用高負壓系統抽采煤層瓦斯,低負壓系統抽采采空區瓦斯。抽采管道主管選用焊縫鋼管,支管選用PE礦用抗靜電阻燃復合管,抽采系統高負壓選用兩臺臺2BEC500水循環真空泵(1用1備),配套電機功率200kW。低負壓選用兩臺臺2BEC600水循環真空泵(1用1備),配套電機功率250kW。瓦斯抽采泵站設0.4kV配電室,兩回0.4kV電源取自礦井回風平硐配電室0.4kV不同母線段上。
瓦斯抽采泵房南側安設IS50-32-163型水泵2臺(1用1備),電機3KW,循環冷卻水補充水及消防水源利用礦井生活用水水源,布置DN50給水HDPE管與煤礦工業場地生活給水管網連接,并在抽采站工業場地內沿布置環狀生活消防合用管網。
二、安全管理
(一)管理概念
以科學發展為主導,堅持以“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的原則,突出以瓦斯治理和安全管理為重點,“瓦斯不治 礦無寧日” 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是可控、可防、可治的,瓦斯事故是可避免的,加強各種防瓦斯設施重點管理,局扇當作主扇管,各通風防瓦斯管理設施,必須保持可靠運行,在日常的礦井安全管理工作中,將瓦斯治理落實于一切工作的首位,加大資金的投入和培訓教育,夯實安全管理基礎,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努力創建安全管理和瓦斯治理示范礦井,全面提升礦井安全管理水平。
(二)管理職責
狠抓安全管理瓦斯治理為重點,積極創建安全文化理念,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礦長是礦井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總體責任,建立和健全礦井安全管理機構,隨著機構的不斷完善,充分發揮各管理層在安全生產中管理職責。
為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包括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礦級領導入井帶班制度,礦井生產安全隱患排查制度,礦井災害預防與管理制度,安全例行會議制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安全生產績效考核獎懲制度,及礦井“一通三防”各項安全管理共36項規章制度,匯編成冊向礦級管理層下發分級執行,并將相關制度訂框上墻,使管理層及職工能夠全面了解本職工作職責,遵守規章制度,以各人對工作的表現履行其應盡的職責。
三、瓦斯治理指導思想
以黨和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推進”的安全生產方針作指導,以上級關于瓦斯治理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措施為依據,以創建本質安全型礦井為主旨,打好瓦斯治理“攻堅戰”,建立健全瓦斯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有效防止煤礦瓦斯事故的發生,實現我礦安全生產持續、穩步發展。
四、瓦斯治理工作目標
全礦全面開展瓦斯綜合治理活動,強化瓦斯治理責任體系,硬化工作指標,優化生產系統,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從源頭上遏制瓦斯事故的發生,以確保我礦生產安全。
(1)杜絕瓦斯傷亡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與瓦斯突出事故、CO超標及煤層自燃事故。
(2)認真抓好礦井安全通風質量標準化工作,保二級、力爭一級通風質量標準化礦井。
(3)堅持采掘面瓦斯抽采工作,努力提高瓦斯抽放率,抽放率達20%以上務。
(4)認真抓好掘進工作面迎頭或巷幫鉆場超前預抽瓦斯工作,改善掘進面炮后瓦斯高、超限時間長的問題。
(5)所有煤巷完善“雙風機,雙電源”及采用“三大”技術,大斷面、大風筒、大風機。煤巷掘進工作面要求C2、C3煤層錨網巷道的上凈寬為2.0-2.2m,下凈寬3.0-3.2m,凈高為2.0m,局扇功率采用2*11KW,風筒采用600#,C7+8煤層錨網回風巷道的上凈寬為,3.0—3.2m,下凈寬3.6-3.8m,凈高為3.0m,局扇功率采用2*30KW,風筒采用800#。C7+8煤層錨網機巷巷道的上凈寬為,4.4—4.6m,下凈寬4.6-4.8m,凈高為3.5m,局扇功率采用2*30KW,風筒采用800#。
(7)采面推廣煤層注水工作,力爭使煤體含水量達到4%以上,降塵率達70%以上,徹底改善工作面作業環境。
(8)采面防火系統及措施落實到位,針對一井煤層防治自燃發火期短,遇構造帶及頂煤開采的防火注漿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9)粉塵防治上,重點解決及根治掘面防突排放風力排渣鉆孔施工的防治粉塵技術。
五、瓦斯治理的機制
1、礦成立“瓦斯治理”領導小組
組 長:張家祥(礦長)
副組長:潘基輝(總工兼生產副礦長)、田大興(安全副礦長)、
劉穩華(二采區區長)、景詩洪(機電副礦長)
組 員:段 松(通風科副科長)、李洪強(技術科副科長)、
張家福(安全科副科長)、劉詩文(機電隊隊長)
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張家祥:負責全礦瓦斯綜合治理全面工作。
2)、潘基輝:負責全礦瓦斯綜合治理具體工作的安排。
3)、田大興:負責采面瓦斯治理具體工作。
4)、李洪強:負責全礦瓦斯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
5)、景詩洪、劉詩文:負責全礦電氣設備的管理工作。
6)、段 松:負責全礦通風系統,防塵系統健全,完善的組織實施工作及負責全礦瓦斯監測監控系統的完善及管理工作。
3、以《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為依據,實現煤礦本質安全,建立健全瓦斯綜合治理各項制度。
六、瓦斯綜合治理方法
1、礦每月召開至少一次瓦斯綜合治理工作例會,及時研究,解決瓦斯綜合治理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保證瓦斯綜合治理工作所需的人力、財力、物力。
2、安全費用的提取使用
我礦為確保安全生產設施投入的資金正常運行,按原煤實際產量從成本中提取,每噸煤提取15元。
七、瓦斯治理內容及措施
(一)強化管理措施、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1、落實瓦斯防治工作責任制度,切實加強瓦斯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確定瓦斯防治重點,定期召開瓦斯專項治理會議,研究和解決安全生產及瓦斯集中整治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確保整治工作到位。
2、堅持每旬的安全大檢查制度和每月召開安全辦公會議制度。認真執行隱患排查制度和隱患整改“五落實”制度。實行安全專管,分片負責制度,監督落實好安全隱患整改情況。
3、加強技術管理及安全投入,完善瓦斯治理技術保障及防治瓦斯基礎設施。
4、嚴格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嚴格瓦斯檢查制度、瓦斯報表審批制度、瓦斯排放、放炮管理、盲巷管理、巷道貫通、石門揭煤、無計劃停電停風、“四位一體”防突措施等制度及措施的制定和落實執行情況。
5、成立了配套的瓦斯集中整治機構并制定了一整套瓦斯治理安全責任制,明確職責,落實責任,責任到人,確保管理措施的到位。
6、制定并定期對 “一通三防”作業人員進行培訓,配齊通風、瓦斯、抽放、監測監控、防火、防塵專門隊伍,所有人員必須培訓并取得合格證并持證上崗。對“一通三防”作業人員的培訓,所有人員必須培訓并取得合格證后并持證上崗,否則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7、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任何生產活動都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由安全技術措施審查小組審批,沒有措施或未經審批均不能生產。任何生產活動均必須符合“三大規程”、“十二字方針”、“防突實施細則”和“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否則不準生產,并嚴格按“通風安全質量達標管理辦法”進行獎罰。
(二)加強通風系統管理,確保通風系統的穩定可靠。
1、合理部署采掘生產,科學優化通風系統,確保通風系統簡單、穩定、可靠。
2、每月生產計劃中嚴格根據通風核定能力安排工作面的產量,不搞超能力生產、突擊生產,保證正常通風條件下的均衡生產。
3、加強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護,確保通風斷面,回采工作面兩道的斷面符合要求,由采區負責。
4、加強通風巷道的維修,確保通風暢通,定期檢查回風系統的巷道狀況,回風巷失修率不高于7%,嚴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回風巷道斷面不小于設計斷面2/3。
5、嚴格按規定要求每10天進行一次全井測風,報表要由礦總工程師進行審閱并報礦通風處。采掘工作面供風量符合規定,對于風量變化超過10%及以上的用風地點,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查明原因。
6、局扇安裝嚴格按規定,風筒吊掛平直,接頭進行反壓邊,嚴密不漏風。完善“雙風機、雙電源”一井所有煤巷頭,局扇功率為2*11KW或2*30KW,風筒采用600#或800#,風筒出口有效風量不得低于局扇入口風量的60-70%。
7、提高通風設施質量,嚴格按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施工通風設施,對施工不達標必須重新施工,并有施工設計。
(三)、認真抓好瓦斯抽放工作,嚴格執行“先抽后采”的瓦斯治理方針。
1、各采掘面及時編制抽放設計,施工人員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堅持采煤工作面做到先抽后采,并確保預抽不少于二個月,掘進工作面做到掘前預抽或邊抽邊掘。
2、嚴把抽放系統施工、安裝質量關,做到工區干部現場跟班施工,礦組織有關部門不定期抽查,保證施工質量合乎設計要求,做到深鉆孔、嚴封閉(采用聚胺脂化學劑或水泥沙漿,封孔深度5—8m)、高負壓,借鑒及學習適應我礦低透性煤層抽放的先進經驗技術,努力提高我礦煤層瓦斯抽放率。
(四)切實做好井下采掘各地點的安全監測監控工作,確保監測監控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1、制定了相應的監測管理制度,規范監測監控質量標準化工作,嚴格執行好1.0%報警、斷電制度,各類巡查及維修維護記錄齊全。定期對設備調校、超限斷電功能測試,現場調校、斷電實驗情況必須有現場瓦斯員監督驗收并進行簽字。
2、按《規程》要求及時完善各采掘面安全監控系統裝置,加強系統的管理與維護,保證系統的靈敏、準確、可靠。傳感器的安裝、使用、維修,必須符合規定的要求,井下各地點按要求配齊及完善瓦斯傳感器、風門傳感器、饋電傳感器、風機開停傳感器、CO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
3、嚴格執行好《通風安全監控信息報告處理制度》,遙測監控系統(重慶煤安森KJ73N)確保24小時不間斷正常運行。地面中心站24小時有人值班,嚴格執行《通風安全監控信息報告處理制度》隨時了解井下監控情況,及時發現存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4、加強維修維護工作,及時解決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減少發生故障的次數和影響時間,加強監測監控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提高素質,確保系統的正常可靠運轉。
5、下井人員按規定要求攜帶瓦斯檢測儀,監控人員做好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器的發放工作,通風區由專人負責維修、調校工作。
6、人員定位系統必須能夠監測到出入井人員的時刻,出入重點區域時刻,出入限制區域時刻。
7、地面中心站應設置主機2臺,井下分站3臺,備用電源一套及屏幕顯示器,備用電源必須保證系統繼航時間2 小時以上。
8、具有上級有關部門要求的所有管理、存儲、查詢、打印、報警、顯示、聯網等功能,雙機切換時間不得超過五分鐘,。
9、人員定位系統設備之間必須使用專用阻燃電纜或光纜連接,嚴禁與調度電話電纜或動力電纜等共用。
10、分站、定位卡在下井前必須在地面進行調試,穩定運行后方可入井。
11、人員定位系統圖必須能實時準確的反應坑下實際情況,并根據井下實際部署及時修改。
12、地面監控中心站應設置防雷、防電、防火裝置。監控設備必須專機專用,不得玩游戲和做其它事情,非監控人員禁止上機操作。
13、地面監控中心應保證24小時不間斷值班,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上報并落實處理。
(五)加大投入,改善裝備
1、充分利用安全技措費用作為用于瓦斯集中整治專項資金,重點是防突及抽放,瓦斯集中整治項目資金實行專款專用。
2、進一步加大我礦“一通三防”工作的投入,購置先進的儀器。儀表及防突、抽放、監測等方面所需設備,努力改善礦井安全裝備,提高礦井安全生產條件和防災、抗災能力。
3、利用安全技措資金裝備主扇開停傳感器、負壓傳感器,在總回的測風站安裝風速傳感器,并對瓦斯抽放系統上裝備瓦斯抽放監測系統。
(六)瓦斯管理
1、瓦斯檢查員必須嚴格按《規程》中規定,按照每月編制的瓦斯檢查地點設置要求,執行好瓦斯巡回檢查制度,每次檢查的結果必須通知現場作業人員,并做好瓦斯“三對口”。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責令現場人員停止作業,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處理不了或超過處理權限時,應及時在瓦斯超限地點的通道入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并及時匯報調度室。
2、嚴格瓦斯排放管理,局扇停止運轉造成瓦斯積聚或其它原因需要排放瓦斯的,都必須編制排放瓦斯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有組織的進行排放,嚴格按排放瓦斯措施執行。
3、加強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的維修維護,確保通風斷面,采區要確保對采面兩道上下出口高度不少于1.6m,掘進區要確保回風系統的巷道維護,確保通風斷面符合規定要求。
4、凡出現無計劃停電停風、無論是否造成瓦斯積聚都要作為未遂事故追查,由礦機電副礦長組織進行分析,并要有分析處理報告。
5、加強盲巷管理,嚴格盲巷管理制度,井下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盲巷管理要做到現場牌板、臺帳、采掘工作面平面圖、通風系統圖“四對號”。
(七)防滅火
1、嚴格執行好《火區密閉管理制度》、《回采工作面丟頂煤防火規定》管理制度,切實搞好采、掘工作面的防火工作,加強火區密閉管理,加大回采面的注漿力度,做到防火工作貫穿采掘工作面的全過程,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
2、嚴格頂煤開采,對于頂板爛,需要頂煤開采的地段,要制定專門的防火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3、定期對回采工作面兩道靠采空區側進行分段密閉,以減少采空區的漏風。
4、回采工作面回風巷按規定安裝一氧化碳傳感器,并確保監控可靠。
5、加強防火預測預報工作,每周要對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區密閉內、突出空洞及其它可能自燃發火的地方進行防火檢查,并要有專門的檢查臺帳。
(八)防塵、隔爆
1、加強井下防塵管理,嚴格按照《綜合防塵措施》的要求完善好防塵設施、搞好防塵工作;所有采掘巷道定期進行沖洗和清掃,確保井下消滅厚度超過2mm、連續長度超過5米的煤塵堆積。裝備風流噴霧凈化水幕,并做到正常使用。
2、按規定要求及時完善采掘工作面及各主要巷道隔爆水袋裝置,安裝隔爆水袋系統15組。
3、努力改善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產環境,回采工作面必須正常的煤層注水工作,作業規程要有單獨的煤層注水內容,注水具體工作由采區負責。
(九)其他措施
1、井下電氣設備每天都必須有人檢查失爆情況,并有記錄。嚴禁帶電作業和非電氣人員維修電氣設備,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2、采掘工作面發生變化時要隨時修改措施并進行審批,并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學習。措施中對警戒點撤人范圍、斷電范圍必須有嚴格的規定。設警戒、撤人、斷電的落實情況由當班班長負責,現場瓦斯員跟班區長監督執行。
3、采掘工作面過老巷必須編制專門安全措施,由礦總工程師審批并嚴格按措施執行。
4、加強瓦斯管理確保瓦斯檢查、瓦斯日報表審批、巷道貫通、石門揭煤、防止無計劃停電停風等措施到位。
5、對于炮后瓦斯超限時間超過30分鐘,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分析,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6、瓦斯傳感器必須準確、可靠,瓦斯與故障閉鎖裝置使用正常。除瓦斯員或監測工外嚴禁人為的移動傳感器,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7、采掘面回風巷加強放炮制度管理,放炮時間及放炮后瓦斯超限,嚴禁進入回風系統內,由警戒員負責。
八、安全培訓
礦每月組織召開一次全員職工大會,進行以瓦斯綜合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的安全知識培訓,使全員熟練掌握本礦瓦斯綜合治理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對各工種(崗位)的基本要求。未經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崗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