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示范礦井”“一通三防”專業資料
一、通風系統
(一)、礦井通風系統
現礦井采用的通風方式為“三進兩回”混合式通風,即“中興行人斜井、材料進風井、皮帶斜井”為進風,“馬莊回風立井、峁上回風斜井”為回風。峁上回風井安裝有兩臺相同型號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風機,一臺運轉,一臺備用,風葉角度設計為-3度,主要通風機型號為:BDK618-8-№28防爆對旋軸流式通風機,配套電機型號為YBF630-8P,功率為2×400KW;負擔著一采區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等各個用風地點的通風任務。現風機的最大排風量為7893m3/min,風機的運行負壓為248mmH2O。馬莊回風井安裝有兩臺相同型號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風機,一臺運轉,一臺備用,風葉角度設計為-13.5度,主要通風機型號為:FBCDENO.34/2×630(雙級)通風機,配套電機型號為YBF710-10,功率為2×630KW,負擔著三采區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等各個用風地點的通風任務。現風機最大排風量為7085m3/min,風機運行負壓為220mmH2O。
現一采區布置有一個綜采工作面,一個備用工作面,一個掘進工作面,采掘比為1:1;其中綜采工作面為1203工作面,備用面為1204下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為1208下運巷工作面。三采區布置有一個綜采工作面,一個備用工作面,兩個掘進工作面,兩個開拓工作面,采掘比為1:4;其中綜采工作面為3213工作面,備用面為3215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為3217底抽巷和3217運巷工作面,開拓工作面為三采井底水倉及三采井底變電所通道。
采煤工作面1203采用“Y”型通風方式, 3213工作面采用“U”型通風方式。
掘開工作面全部采用大功率對旋式局部通風機,并使用“三專兩閉鎖”和“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并配套使用大直徑強力風筒。
井下一、三采區各布置有采區軌道巷和采區皮帶巷兩條進風大巷和采區專用回風大巷。
(二)、通風設施
我礦井下施工的通風設施按種類劃分為:
1、風門:實施永久化,并全部安設閉鎖裝置。
2、密閉: 采用料石夾土密閉構筑。
3、風窗:一般在回風口進行施工調節風窗,并實施永久化。
4、服務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密閉、調節風門、風窗等通風設施全部實現了永久化。
(三)、礦井風量
中興礦一、三采區已經實現分區通風,現礦井總進風量14296m3/min,其中中興行人斜井(風量為4610m3/min)、材料斜井(風量為5065m3/min)、皮帶斜井(風量為4620m3/min)為進風井;馬莊風井(風量為7085m3/min),峁上風井(風量為7893m3/min)為回風。礦井有效風量率為88.4%。
采區風量分配:一采區進風量為7505m3/min,三采區進風量為6713m3/min。
各采掘工作面、硐室配風量均滿足生產需求。
目前,礦井通風能力為205萬t/a,滿足礦井生產需要。各采掘工作面均實現了獨立通風,礦井無不合理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老塘通風、角聯通風。
二、瓦斯治理
中興地面固定抽采泵站設在馬莊回風井側,目前安裝四臺同等能力的2BEC72—1BG3型水環式真空泵,其額定抽采量為365m3/min,極限壓力160 hPa,配套電機功率為400KW,運行方式為“兩用兩備”。配套有氣水分離器及完善的供排水系統,泵站進氣側管路裝有安全可靠的定的孔板式流量計;為水封式防爆箱與銅網式防回火裝置,負壓自動放水器與供抽采參數測了保證抽放泵的安全可靠運行,分別在泵房外的排氣管測共安裝了5座單針避雷裝置,且有可靠的接地設施。泵站觀測室安裝有可靠、準確的抽采監測計量系統,配套有瓦斯、流量、負壓、溫度四個傳感器且并入礦井監測監控系統,實現24小時不間斷進行監測、統計,數據顯示準確,傳輸及時。并在泵站附近建有專門配套的變電所,實現了雙回路供電。
泵站地面主管路采用無縫鋼管焊接而成,管徑分為DN1000mm、DN900mm;井下主抽采管采用鋼骨架纖維樹脂管法蘭式對接而成,管徑分別為:DN800mm、DN650mm,支抽采管也采用鋼骨架纖維樹脂管法蘭式對接而成,管徑分為:DN200mm、DN300mm。管路均采用沿頂板布置方式,服務現采掘各采區及工作面。
目前,礦井“采、掘、抽、準”四量符合要求,礦井抽采率為43.38%,滿足礦井生產需求。
我礦已按相關規定及時的,科學、合理的編制了《“十二五”瓦斯綜合治理及抽掘采五年銜接規劃》、《2012年度抽掘采銜接計劃》及《中興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及抽掘采三年銜接規劃》,并已上報相關部門進行審查。
瓦斯治理方面,我礦切實抓好瓦斯抽放工作,認真貫徹“先抽后采”的方針,堅持做到應抽盡抽,不抽不采,采前預抽時間不少于3個月。認真做好掘進期間本煤層瓦斯預抽與邊采邊抽的鉆孔放水工作及臨近層抽放鉆孔的合理調節工作,繼續改進封孔工藝,裝備新式設備與儀器儀表,認真做好所有抽放鉆孔的參數測定及分析工作,總結經驗,制定完善抽放設計,增強其合理性,科學性,可操作性。
三、防塵系統
礦井在地面分別建有容量為1000m3和200m3高山靜壓水池, 用于井下各地點防塵用水需求。
(一)、防塵管道布置
井下防塵靜壓管路系統,利用枝狀管道送至各用水點和工作面,防塵靜壓管路沿主斜井送至井底車場、井下大巷、順槽、采掘工作面等各用水地點。具體如下:
1、一采區防塵管道系統
行人斜井內鋪設有一趟φ113mm防塵靜壓主管,材料斜井內鋪設有一趟φ108mm防塵靜壓主管,一采回風巷內鋪設有一趟φ50mm防塵靜壓干管,一采軌道巷內鋪設有一趟φ108mm防塵靜壓干管,一采行人巷內鋪設有一趟φ25mm防塵靜壓干管,一采皮帶巷內鋪設有一趟φ75mm防塵靜壓干管,一采區各采掘工作面進、回風順槽內均各鋪設有φ75mm防塵靜壓支管。供一采區各采掘工作面和巷道的防塵灑水和應急消防。
2、三采區防塵管道系統
峁上主斜井內鋪設有一趟φ219mm防塵靜壓主管,三采回風巷內鋪設有一趟φ75mm防塵靜壓干管,三采軌道巷內鋪設有一趟φ113mm防塵靜壓干管,三采皮帶巷內鋪設有一趟φ113mm防塵靜壓干管,三采區各采掘工作面進、回風順槽內均各鋪設有φ75mm防塵靜壓支管。供三采區各采掘工作面和巷道的防塵灑水和應急消防。
(二)、煤層注水
我礦在各綜采面和備用面均設有煤層注水裝置一套,來進行對煤層的注水工作,使煤層在未開采之前進行充分濕潤,來達到降塵的作用。
(三)、除塵風機
各個掘進工作面均安裝使用了除塵風機,從源頭上對粉塵進行治理。
(四)、噴霧防塵
在煤倉、溜煤眼、膠帶輸送機、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等的轉載點及綜采支架上均設置噴霧灑水裝置,并按規定在巷道中安裝有凈化水幕。各噴霧裝置及水壓均符合規定,使用正常。
(五)、隔爆水棚
在采區軌道大巷、皮帶大巷、回風巷和各回采工作面順槽、掘進巷道均按規定安設有隔爆水棚。
(六)、防塵管理
強化煤層注水,采掘機組內外噴霧、綜掘除塵風機、綜采支架噴霧、大巷凈化水幕及各轉載點噴霧的使用和管理。同時不斷完善隔爆設施,定期沖洗大巷,徹底消滅煤塵堆放,真正把粉塵濃度降下來,把防塵工作搞上去,杜絕煤塵事故,保證礦井安全。
四、防滅火系統
我礦現主采的2#煤層經由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鑒定為不易自燃煤層,煤層自燃等級為為Ⅲ級;根據2007年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綜合測試中心對2#下煤的測試結果,吸氧量為0.7480cm3/g,自燃等級為Ⅲ類,自燃傾向性質為不易自燃。
在防滅火方面,礦編制有《中興礦井上下防滅火管理制度》、《防滅火責任制》、《中興礦事故應急預案》等制度;在外因發火防治方面:在各主要進回風大巷、采區巷道、順槽均安設了消防灑水管路,在各皮帶機頭、機電硐室等易發火地點均按要求設置了相關防滅火器材,全礦重視機電設備的檢查、檢修,保證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有力地消除了外因火災事故。
在自然發火防治方面,定期組織人員對井下所有采空區閉墻、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等地點的氣體濃度、成份、氣溫等參數進行觀測,并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皮帶機頭下風側安設了一氧化碳和溫度傳感器,在掘進工作面皮帶機頭下風側安設了一氧化碳和溫度傳感器,在采區和回采工作面安裝了防火門,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五、監測監控系統
我礦現使用為江蘇(天地)常州自動化公司生產的KJ95煤礦綜合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并于2012年2月對系統進行了升級。現監控中心站配備2臺性能穩定的IBM服務器,采用主備雙機熱切換方式,1臺工控服務器,負責提供終端工作站的數據傳輸。并配備大屏幕顯示屏、打印機、錄音電話、聲光報警器、瓦斯短信預警發送平臺等輔助設備,中心站實行雙回路供電,并配備在線式UPS,停電時能夠為系統主機持續供電達4小時,井下分站全部配備備用電源,停電時能夠為設備持續供電2小時以上。且按《規程》要求每七天對瓦斯傳感器進行標校和瓦斯超限斷電試驗,采掘工作面按標準安裝瓦斯傳感器,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監測,基本上滿足了生產的需求。監控設備傳感器的種類、數量、安裝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及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復電點和信號傳輸等均符合規定。
六、其它方面
我公司“一通三防”機構建有通風區、探防區兩個區,其中通風區在冊人數總計為117人,下設有瓦檢隊、防塵隊、通風隊三個隊組,探防區在冊人數總計為146人,下設有抽采隊和探放水隊兩個隊組。各相關工種均持證上崗。通風區本部擁有區長、支部書記、主任工程師各1人及技術員4人,瓦檢隊、防塵隊、通風隊分別擁有隊長、副隊長、技術員各1人;探防區擁有區長和副區長各1人,抽采隊擁有隊長1人(由探防區區長兼職)、副隊長2人和技術員5人,探放水隊擁有隊長、支部書記及技術員各1人。各類“一通三防”相關制度、圖紙、資料等均健全、完善,各類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寫均嚴密、規范,并具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