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升司機每日一題

    作者:佚名 2012-02-20 19:57 來源:本站原創

      升司機每日一題

      一、填空題

      1、我礦副井高壓變頻最高頻率設置為46.66HZ。

      2、組合罐道任一側的磨損量超過原有厚度的50%,必須更換。

      3、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隔6個月進行第一次檢驗。

      4、提升絞車除設有機械制動閘外,還應設有電氣制動裝置。

      5、盤式制動閘的閘瓦與制動盤之間的間隙應不大于2mm。

      6、提升容器的罐耳在安裝時與罐道之間所留的間隙:使用滑動罐耳的剛性罐道每側不得超過5mm。

      7、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應根據井巷條件及銹蝕情況,至少每月涂油一次。

      8、楔型連接裝置的累計使用期限:單繩提升不得超過10年,多繩提升不得超過15年。

      9、新安裝或大修后的防墜器,必須進行脫鉤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0、電動機是把電能轉變成機械能的設備。

      11、提升機的欠壓保護失壓脫扣線圈的吸合值為85%伏、釋放值為60%伏。

      12、我礦提升機電機的級數是10級的。

      13、《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當提升容器超過正常終端停車位置0.5米時,必須能自動斷電。

      14、彈簧蓄能器又叫彈簧蓄力器。

      15、二氧化碳滅火器和四氯化碳滅火器適合滅電氣火災。

      16、立井中升降人員和物料的提升機,卷筒上準許纏繩1層。

      17、調繩油壓是1.7-2. 2 MPa?

      18、罐耳是立井提升容器的導向裝置。

      19、制動時閘瓦與制動盤的接觸面積不應小于60%。

      20、液壓張設計最大壓力≤8MPa時其殘壓不大于0.5MPa。

      21、單繩纏繞式提升機的提升鋼絲繩在懸掛時的安全系數,專為升降物料的不得小于6.5。

      22、立井中用罐籠升降人員的加、減速度都不得超過0.75m/s2

      23、提升機潤滑系統提供壓力潤滑油的壓力通常在0.2-0.3MPa

      24、我礦副井高壓變頻變壓器抽頭是105%。

      25、提升絞車的常用閘和保險閘制動時,所產生的力矩與實際提升最大靜荷重旋轉力矩之比K值不得小于3。

      26、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主要通風機房周圍20米內禁止使用明火?

      27、檢修人員站在罐籠或箕斗上工作時,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為0.3-0.5米/秒,最大不得超過2米/秒。

      28、天輪輪緣上的繩槽分分帶襯墊的和無襯墊的兩種。

      29、主井提升機是雙滾筒,滾筒直徑是3米,寬度是1.5米。

      30、主井天輪直徑是3米。

      31、主井井筒斷截面直徑是4.5米。

      32、主井井筒使用的罐道規格是38kg/m軌道。

      33、主井提升高度是287.3米。

      34、副井井架高度是22米。

      35、副井提升機使用盤形制動器有8對。

      36、主井減速機的速比是11.5。

      37、根據使用經驗,主井箕斗罐耳一般要4個月更換一次。

      38、主井液壓站使用上稠46#低凝液壓油。

      39、副井提升機的調繩離合器齒塊數量是2個。

      40、專為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提升容器的連接裝置,以破斷強度為準的安全系數不能小于 13 。

      41、主井減速機型號XP-30A。

      42、主井減速機使用220#中極工業齒輪油。

      43、我礦主井提升機型號是2Jk-3/11.5。

      44、主井液壓站有兩臺調壓裝置。

      45、副井減速機型號是ZD120-11.5。

      46、副井液壓站型號是TE160。

      47、主、副井提升鋼絲繩一般要3個月剁一次滑頭并做鋼絲繩試驗。

      48、副井提升高度是234.8米。

      49、主、副井提升機碟簧及密封圈一般要一年更換一次。

      50、主井天輪是塑襯天輪。

      二、簡答題

      1、如何清洗液晶顯示屏?

      答:用浸了中性清潔劑水溶液的軟布擰干后,擦拭顯示器,不能用油漆,有機溶劑或強復合酸。

      2、主控臺應工作在什么樣的環境下?

      答:操作環境:溫度在容許范圍內0—40℃,濕度在容許范圍內30—85%RH,且無腐蝕性氣體。

      3、液晶顯示屏的輸入電壓范圍是多少?

      答:輸入電壓適合范圍:DC20.4—27.6V。

      4、壓力蓄力器的作用。

      答:(1)在短時間內提供壓力油;(2)保持系統一定的壓力;(3)吸收油泵的脈動壓力和沖擊壓力。

      5、鋼絲繩有那幾種斷絲情況?

      答:(1)疲勞斷絲(2)磨損斷絲(3)銹蝕斷絲(4)拉斷斷絲(5)扭斷斷絲

      6、在什么情況下應更換可編程控制器電池?

      答:當電池電壓降低時,電源ON時,面板上“BATT.V”LED亮燈,從亮燈算起,電池一個月內有效。

      7、如何KT線圈電流的大小?

      答:KT線圈數值調整將1AK,2AK,3AK左旋90度,不開制動泵,打上信號,推上工作閘,按慢上或慢下按鈕毫安表將自動加或減。

      8、主井后備保護有哪些?

      答:后備保護有反轉保護、深指失效保護、滑繩保護(軸編失效)、卡箕斗保護。

      9、主、副井勾數如何清零?

      答:將正力開關(2AK)左旋90度,按一下任意操作按鈕,提升勾數被清零。

      10、工作信號送不到主控臺的故障原因?

      答:(1)打點信號輸入接點接觸不好;(2)潤滑油壓欠壓;(3)煤滿倉;(4)潤滑油或制動油超溫; (5)主令不在零位; (6)停車點有問題;(7)安全回路未吸合。

      11、高壓開關柜送不上電有幾種原因?

      答:(1)刪欄門閉鎖接點閉合不好或損壞; (2)腳踏開關常閉接點接觸不好;(3)開關柜門閉鎖行程開關損壞;(4)合閘機構有故障;(5)低壓電沒送; (6)隔離未送或隔離送上無高壓電源。

      12、可編程序控制器主要由哪些組成?

      答: 可編程序控制器主要有電源單元、CPU中央處理單元、輸入輸出單元、程序存儲器(RoM)及編程裝置組成

      13、副井高壓變頻系統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提倡用高壓分斷開關來停機,而使用什么停機?

      答:一般使用用戶界面按鈕停機

      14、我礦主、副井提升機過卷保護共有4處,分別在哪?

      答:井架過卷,牌坊過卷,主控機過卷,監控機過卷。

      15、新繩懸掛前的檢驗必須做哪三種3種試驗?

      答:必須做拉斷、彎曲和扭轉試驗。

      16、在鋼絲繩使用期間,斷絲數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加快,必須如何處理?

      答:立即更換

      17、在用繩的定期檢驗:可只做每根鋼絲的哪兩種實驗?

      答:拉斷和彎曲。

      18、《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統內,必須設置什么裝置?

      答:防撞梁和托罐裝置。

      19、鋼絲繩的鋼絲有那些損傷時,不得用作升降人員?

      答:有變黑、繡皮、點蝕麻亢等。

      20、主井減速機低速軸端使用什么聯軸器?

      答:CL16#齒輪聯軸器。

      21、副井變頻給定頻率達不到要求,常見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主令手柄機構帶的軸編碼器給出的數值不夠100的數值。

      22、如何校正主副井數據?

      答:先將主控臺面板上增加的行程校正開關閉合,按住切程序保護按鈕,將絞車開到零位,將計數器數據進行清零,然后將速度控制在2m/s以下開一個循環,復位行程校正開關。

      23、立井常用的箕斗有哪兩種形式?

      答:有翻轉式和底卸式。

      24、蓄力器是什么裝置?

      答:是用來儲存和釋放壓力能的裝置。

      25、蓄能器多用哪些蓄能設備?

      答:有碟簧蓄能器,也有用重錘、或空氣的。

      26、自耦減壓啟動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自耦變壓器降低電源電壓,以減小啟動電流。

      27、當班監護司機至少多長時間按巡回檢查路線對設備認真檢查一次?

      答:當班監護司機至少每一小時按巡回檢查路線對設備認真檢查一次,將其結果填入提升機綜合記錄。

      28、提升司機在檢修及處理事故后,運行前應做那些工作?

      答:應會同檢修工認真檢查、驗收、試車,正常后方可運行。

      29、在交接班升降人員的時間內,正、副司機必須如何操作?

      答:正司機操作,副司機監護。

      30、四懂四會的內容是什么?

      答:懂本單位生產過程中的火災危險性,會報火警119;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會使用滅火器材;懂滅火方法,會撲救初期火災;懂逃生方法,會組織人員疏散逃生。

      31、三知四會的內容是哪些?

      答:三知指知設備結構、知設備性能、知安全設施的作用原理。四會指會操作、會維修、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32、天輪的作用是什么?。

      答:天輪用于支持鋼絲繩并起導向作用。

      33、主井現用的6x28TS+FC-Ф34提升鋼絲繩公稱直徑是多少?每股有多少絲?

      答:公稱直徑是34毫米、每股有28絲。

      34、主井井架高度是多少米。

      答:32.85米。

      35、副井井筒斷截面直徑是多少米。

      答:6米。

      36、副井提升機單一盤形制動器使用的碟簧數量是多少片。

      答:9片。

      37、溫度誤報警后,應如何操作?

      答:用鼠標點擊報警關,即可消除報警,恢復正常。

      38、主控臺上可以控制幾臺潤滑泵?

      答:2臺。

      39、停車期間,離開操作位置時必須做到那些?

      答:將安全閘手把移至施閘位置;主令控制器手把置于中間“0”位;切斷控制回路電源。

      40、安全制動閘的空動時間是指哪段時間?

      答:指由保護回路斷電時起到閘瓦接觸到閘輪上的時間。

      41、更換盤式閘瓦,集中一次更換,比分散為一塊塊地更換要合理。

      答:不對,應分散為一塊塊地更換。

      42、開啟制動泵、轉換哪個開關可以使離合器分開?

      答:轉換G1開關使G1電磁閥帶電。

      43、開啟制動泵、轉換哪個開關可以使離合器關閉?

      答:轉換G2開關使G2電磁閥帶電。

      44、副井提升機盤形制動器使用的YX型密封圈規格是多少?

      答:d70和d130兩種。

      45、加入液壓站油箱的油一定要用多少μm的過濾器過濾?

      答:20μm。

      46、開車掉信號的原因是什么?

      答:外部減速點閉合不好,接觸電阻大。

      47、溢流閥有作用?

      答:定壓和調壓。

      48、三不開包括那些?

      答:信號不明不開,沒看清上下信號不開,啟動狀態不正常不開

      49、可以用砂子撲滅電氣設備火災嗎?

      答:能。

      50、哪4種情況必須進行試車后才能正常提升:

      答:(1)在交接班第一次操作;(2)停用一小時后的第一次操作;(3)在事故和排除故障后;(4)檢修后。

      三、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1〕副井車房高速軸編碼器傳動連桿擰斷事故

      事故經過

      2005年6月2日上午10:29分副井車房開始檢修,11:00左右機修人員在更換主軸承潤滑油時,將棉紗放在高速軸軸編碼器傳動連桿罩上。11:05調度所打電話要走鉤,檢修人員撤離設備,司機開車溜鉤,當絞車運行到54m處,安全閥掉電,致使絞車停止。

      事故原因

      由于檢修時,放在軸編碼器傳動連桿罩上棉紗沒有拿掉,致使溜鉤時,防護罩振動使棉紗與軸編碼器旋轉軸絞在一起,傳動連桿擰斷,軸編碼器與高速軸之間脫節,失去正常記數,安全保護動作,絞車安全制動。

      防范措施

      1、完善設備維護,對旋轉部位加防護罩。

      2、加強檢修后的設備巡視檢查,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溜鉤。

      3、已更換一套機械強度大的軸編碼器傳動連接裝置。

      4、加強檢修人員的責任心,做到工作完,現場清。

      5、嚴格追究事故責任者,吸取事故教訓,杜絕事故發生。

      6、嚴格落實技術員、班隊長現場跟班責任制。

      〔事故案例2〕主井下口箕斗裝煤埋人事故

      事故經過

      1999年8月17日夜班2時55分,主井車房司機發現西鉤箕斗裝不上煤,隨即匯報調度所,上口打點工、車房司機、下口打點工互用電話詢問情況后,這時下口打點工解某某對車房司機說:“不要動車,我去看看情況。”解認為箕斗與托罐梁間有異物,致使箕斗沒有落到位,隨即進入下部溜槽處,一手提著礦燈,一手抓著裝載機下部溜槽的橫向加固角鐵,想看一下具體情況,這時煤突然下來將其沖入箕斗,下來的煤將解埋住,3時18分,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職工安全意識不強,違章作業。

      2、職工安全教育不到位,職工自主保安意識不強。

      防范措施

      1、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自主保安能力。

      2、關鍵崗位,特殊工作要持證上崗。

      3、主井量煤器發生的卡眼,裝不上煤等情況,由機修工系安全帶進行處理,其他人員嚴禁擅自處理。

      4、對單獨作業人員,單位工作安排要具體,分工要明確,要有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事故案例3〕副井絞車過卷事故

      事故經過

      1992年11月3日凌晨5時40分,副井絞車司機彭某某從副司機丁某某手中接過主司機臺的位置,開始提人,丁為監護司機。5時55分,早班人員已將近下完,當主司機彭接到井口提人信號點后,便啟動絞車。南罐下人(27人),北罐上人(3人),絞車正常走鉤,當運行到距下井口64米(即減速點)時,彭按正常程序拉閘到制動油壓(43kg/cm2),制動閘貼閘皮,司機彭產生正常減速的感覺,認為絞車和正常情況一樣已經減速,直到還剩一圈繩左右(9米),司機才發現速度仍很高,仍沒有減下來,再拉全閘為時已遲,造成過卷2.5米的蹲罐事故,事故造成8人受傷。

      事故原因

      由于絞車圓盤深度指示器傳動桿電機方連接法蘭的四根固定螺絲在減速點前已松開脫落,捆綁的鐵絲也同時脫落,致使圓盤深度指示器失靈,低頻制動及可調閘閉環自動控制也失靈,當時南罐27人,北罐僅3人,相當于重物下落,造成絞車在減速段也未能自動減速,加之司機也未能及時采取措施而造成這起事故的經過。

      防范措施

      1、組織職工認真學習檢修操作規程和車間規章制度,明確機電檢修工的責任,增強檢修工的責任心,做到按規程檢修,不空班,不漏檢。

      2、加強絞車司機的技術培訓,嚴格執行絞車司機巡回檢查制度,增加司機的責任心,提高司機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

      3、立即對該設備進行整改,把法蘭連接改成橡膠彈性連接。

      4、對系統進行技術改進,安裝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副井上下口安裝監視裝置等。

      〔事故案例4〕機電科“4.25”主井墜箕斗事故

      事故經過

      1994年4月25日下午3時30分,機電科四大件機修工宮浩宏、董中華、姚樹成三人檢查好主井箕斗后進入車房,因絞車在運行中離合器有異響,繩長,準備調繩。宮、董二人進入司機操作室與絞車司機侯輝春聯系調繩,當時董讓司機開車把東鉤箕斗提到卸載位置,西鉤箕斗落到裝載位置。停車后,董通知上、下口打點工準備調繩,電話接通后詢問下口打點工箕斗滑頭歪到什么程度,以確定調繩長度,然后通知司機敞閘,發現繩長120mm,兩人商量后決定調繩兩個牙(約200mm)。宮便安排機修工姚脫開牌坊深度指示器離合器,電修工秦立海脫開圓盤深度指示器離合器,接著宮抽掉齒塊離合器油缸機械閉鎖擋板,而后宮到離合器南側,董到北側,兩人便分別將兩側油缸液壓閉鎖稍松開一點,然后宮關閉南側兩組制動器油路閘閥,董關閉北側兩組制動器油路閘閥,接著董用手勢指揮司機打開離合器,離合器剛打開,隨即發現活滾筒開始轉動,速度逐漸加快,飛速下滑,致使東鉤箕斗帶繩墜入井底,箕斗砸壞前滑架、托架,卡在罐道與滑架之間,大繩尾端掛在距井口約50米處罐道梁上,造成主井墜箕斗特大機電事故。

      事故發生后,局各級領導迅速趕到事故現場,制定具體搶修措施。礦立即組織事故搶修隊伍,成立事故搶修指揮部,經過各方面奮力搶修,于26日23時恢復生產,共影響生產31小時20分。

      該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約3.1萬元,其中:舊箕斗1.5萬元,鋼絲繩1.3萬元,前滑架、托梁0.3萬元。

      事故原因

      1、維修工安全思想不牢靠,違章操作,調繩前未按規定鎖住活滾筒地鎖。

      2、維修工與絞車司機未配合好,致使帶油壓關閉四組制動器油路閘閥,制動器失去作用造成放大滑墜箕斗事故。

      防范措施

      1、認真組織職工學習“三大規程”、上級有關安全指令性規定及文件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加職工的安全意識。

      2、認真開展反“三違”反事故斗爭,查思想、查隱患、堵漏洞,確保安全生產。

      3、應嚴格按調繩操作規程操作,絞車司機應監督鎖好活滾筒地鎖,一切準備工作無誤后,方可打開離合器進行調繩。

      〔事故案例5〕綜采一區“5.16”副井墜人事故

      事故經過

      1990年5月16日14時3分,副井正在上下人員,此時南罐在上口,北罐在下口,均已停穩。打點工王恩山因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及時打一號點(定鐘),因此仍保留著四號點(提人點),此時點鉤工已點38人進入井口房(按規定,每罐只準上26人),已有33人進入罐內,夏某某和戚某某正在面對面往罐內擠,罐突然走鉤,二人沒有站穩,墜入井筒,當場死亡。

      事故原因

      1、打點工王恩山在副井上下人時注意力不集中,違章操作,是造成這次事故的根源。

      2、副井絞車司機沒有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上班問題沒有向下班交代清晰,是造成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副井點鉤工沒有按規定(第26人)進行點鉤,一次放進38人,造成上罐時人員擁擠。

      4、安監處機運檢查員李某某檢查不力,對打點工不消點沒有及時制止。

      5、副井上下口把鉤工在沒有消點的情況下仍按正常走鉤上下人員,屬嚴重違章作業。

      防范措施

      1、嚴格執行各工種崗位責任制及交接班制度,增強職工責任心和自主保安意識,杜絕違章作業。

      2、加強對副井上下口及車房的安全管理,嚴格打點,把鉤及點鉤制度,確保正規操作,安全上下人員。

      3、加強副井信號系統的檢修和維護,使之靈敏可靠。

      〔事故案例6〕蹲罐事故

      事故經過

      1994年8月26日上午8時15分左右,某礦新副井乘人罐籠,發生了一次嚴重的蹲罐事故,造成四人雙腿骨折,十多人的單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該礦新副井絞車房的當班司機是杜某、孫某和李某。當時李某操作,孫某和杜某監護,絞車啟動,東鉤下,西鉤上,滾筒上的鋼絲繩過二圈加速完畢后,在正常運行中,絞車深度指示器的小傘齒輪小軸折斷,小傘齒輪與主軸裝置上的大傘齒輪脫離,深度指示器刻度牌指針停止運行,當時操作者和監護者沒有發現,李某憑著感覺開車,使東鉤罐籠蹲罐,西鉤罐籠過卷九米,造成蹲罐事故。

      事故原因

      1、新副井絞車主軸在運行時其主軸存在軸向串量,主軸軸頭裝有大傘齒輪深度指示器,傳動軸上裝有小傘齒輪,兩齒輪夾角成90度,絞車在運行時其主軸向東串出,大傘齒輪除了傳動小傘齒輪一個扭距外,還有一個與小傘齒輪小軸垂直的交變徑向沖擊力,此力頻繁作用使小軸在沒有明顯損傷時,突然發生疲勞斷軸事故。

      2、原深度指示器小傘齒輪的小軸與起傳動軸用剛性聯軸器聯接,不能吸收徑向沖擊力。

      3、原絞車的綜合保護系統失靈,未能及時檢修。

      4、當班司機未集中精力開車。

      5、違反了《煤礦安全規程》第430條,主要提升裝置必須配有正副司機,在交接班提升人員的時間內,必須正司機操作,副司機監護。

      防范措施

      1、絞車深度指示器傳動軸上原剛性改為萬向聯軸器,萬向聯軸器允許兩軸間有較大的夾角,且運行時夾角發生改變仍可正常傳動,可用于不同心軸的傳動,運行時傳動軸沖擊力減小,大大降低了操作、折斷的可能性。

      2、深度指示器裝上失效保護裝置,當指示器失效時,能自動斷電并使保險閘發生作用,并定期做失效保護試驗。

      3、絞車配備的M12-3B提升機綜合保護系統發生故障時,立即聯系廠家維護好,否則嚴禁絞車運行。

      4、機電維修工加強對絞車的維修和保養,絞車司機認真對絞車維護,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匯報處理。

      5、強化職工培訓力度,促使機電維修工和絞車司機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責任心,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6、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430條規定執行。

      〔事故案例7〕礦井提升機離合器脫離事故

      事故經過

      事故經過事故發生當日14時30分,某礦的主井2JK-3.5/11.5型提升機(箕斗提升,額定提升載荷8t,箕斗自重7t)剛檢修完畢開始正常提升,當提升機運行至等速段時,正處于上升狀態的活動滾筒突然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滾筒急速反向轉動,下落速度越來越快。司機立即實施緊急制動,但是裝滿煤炭的箕斗下落數度過快,絞車的制動閘和保險閘所產生的力矩已經無法將其有效制動,箕斗垂直墜落至井底,實施制動的絞車制動盤被燒紅變色,制動閘板燒焦,無法再使用。經過檢查,井底裝載設備破壞嚴重,過放距離內的緩沖裝載被破損開裂,井底大梁變形,箕斗解體。井底信號工距離裝載設備較遠,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處理34小時后,恢復生產。

      事故原因

      發現提升機活動滾筒離合器與齒圈完全脫離,活動滾筒呈自由轉動狀態,經檢查發現離合器進油管被棉紗堵塞,經長時間頻繁的換向和高速運行就造成離合器齒輪發生位移,一旦達到脫離的程度,提升容器便會在井筒中呈自由落體狀態。由于提升容器中裝滿煤炭,加之箕斗自重,是制動閘對其無法有效制動,造成事故。

      防范措施

      1、現場須按《煤礦安全規程》設置多層保護,提高離合器的可靠性。

      2、增加機械防脫裝置,防止其后退。

      3、增加電氣閉鎖,并發出聲光報警或斷開安全回路停車。

      4、加強離合器的巡檢,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5、加強維護,防止異物進入液壓管路或管路泄壓等。

      〔事故案例8〕公司采掘區“6.28”小井大罐擠人事故

      事故經過

      1999年6月28日18:50分,南一小井井口提物時,一重車被提到推車位置處,打點工凌重明打一號點停車后,重車沒有及時推出罐。此時,西口把鉤工凌重明放重車沒有回到井口,約34分鐘后,打點工凌重明回來后向下口打了電話,掛上電話后,凌重明看到紅燈亮(閉鎖送上),誤認為罐里又裝了車,即送2號點讓車房走鉤。此時東口把鉤工黃某某正進罐推車,司機開車罐下落到1.8米時,打點工聽到東口“哎喲”一聲,立即打一號點停車,黃某某已被擠壓在井口,身子在罐里,兩腿在罐外,19:20分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原因

      1、黃大偉安全意思不強,違章作業。

      2、凌重明工作馬虎,思想麻痹大意。

      防范措施

      1、發動全礦職工認真分析事故原因,接受事故教訓,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2、加強職工安全技術培訓,提高自主保安能力。

      3、嚴明上崗紀律,加強職工的聯保互保,切實做到“三不傷害”。

      〔事故案例9〕罐耳墜落傷亡事故

      事故經過

      2002年12月3日早班7點25分左右,某礦采煤三區工人靳某乘副井東罐下井。在罐籠運行過程中,副井西罐北門上部東側的滾動罐耳底座連接板開裂,罐耳底座整體墜落,碰到中間罐梁后砸在東罐的罐帽上,穿透罐帽,撞擊罐帽變形,彈傷靳某的頭部,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原因

      1、滾動罐耳結構不合理,頭重腳輕,材質差,不能抵抗循環負荷,滾動罐耳底座在焊接上,由于面積小,應力未能得到釋放。

      2、罐籠已用四年,罐籠底座生根部位采用規格為180mm×150mm×6mm鋼板焊接,因鋼板質量及銹蝕,造成滾動罐耳疲勞破壞,撕裂,致使罐耳墜落。

      3、日常檢修崗位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檢修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重點部位檢修不細不嚴。

      4、違反《煤礦安全規程》第389條的有關規定。

      防范措施

      1、對副井罐籠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將所有的罐耳及底座重新加固。

      2、進一步落實并強化機電設備檢修責任制,對重點部位、部件要加強檢查維修,切實消滅盲點死角,確保安全運轉。

      3、加大礦井檢修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檢修人員的業務素質,保證能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

      4、應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89條“對金屬井架、井筒罐道梁和其他裝備的固定和銹蝕情況,應每年檢修一次。發現松動,應采取加固或其他措施”等規定執行。

      〔事故案例10〕機修工跌落死亡事故

      事故經過

      1988年8月9日9時10分,某礦機電科保運車間的四大件機修工諸某,登上離地面3.47米高的驗繩平臺,在檢查老副井絞車低頻運行的主提升鋼絲繩時,突然從平臺上落下,跌落至水泥地上,大腦嚴重損傷,送到礦工總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原因

      1、3.47米高的驗繩平臺無護欄,諸某未佩帶保險帶。

      2、天天驗繩未出事,在諸某思想上產生了一種僥幸心理,每天老一套,閉著眼也能干好,驗繩時未集中精力,安全自保意識差。

      3、驗繩時較長時間低頻運行容易給他造成眩暈。

      4、違反了《煤礦安全規程》第735條的相關規定。

      防范措施

      1、絞車低頻運行驗繩時,作業人員應集中精力,認真驗繩,旁邊有人監護。

      2、所有登高作業人員及出井口2米以內作業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且保險帶栓在牢固處。

      3、加強職工安全技術培訓,強化現場管理,加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教育,提高職工的自主保安能力。

      4、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735條第二款:“高空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執行。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