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540m南翼集中軌道上山(+580m)甩道石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作者:佚名 2012-01-08 10:02 來源:本站原創

    +540m南集中軌道上山(+580m)甩道石門揭穿煤層技術安全措施
    一、概述
    1、該石門位于+540m水平南一采區集中軌道上山+580m標高,北鄰南一采區首采工作面,南邊+595m上部已開采,上有+643m南總回風煤巷,上部已開采,下部未進行開采。
    2、該石門K1煤層平厚2.4m,傾角76°,從灰白色鋁土泥巖至K1煤層底板巖柱厚度9m,在甩道石門沿K1底板傾斜向下揭穿K1煤層。
    二、防突措施
    (一)、組織措施
    成立以礦長為組長、總工程師、生產礦長、安全礦長為副組長的揭煤管理領導小組。礦長全面協調各方面工作,總工程師負責技術管理工作。生產礦長負責揭煤過程中施工組織協調,安全礦長負責揭煤期間的安全監查管理。防突班負責+580 m 甩道石門揭煤打鉆,打鉆組配置3名打鉆工和1名防突檢驗工;在生產技術部設管理辦公室,全面負責資料收集整理和進度報告。
    防突班長任打鉆機構的主辦成員,負責防突打鉆日常事務的管理。
    (二)、瓦斯資料分析
    根據《廣安市經濟委員會關于公布2010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的通知》(廣經[2010]355號文):四方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22.09m3/t;絕對瓦斯涌出量2.95 m3/t,礦井為高瓦斯礦井。截至2010年11月,我礦在采掘過程中未發生過符合《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鑒定規范》(AQ024-2006)5.1.1煤與瓦斯突出基本特征的與瓦斯動力現象。鑒定結論本礦區范圍內+540m以上煤層沒有突出危險性。但因我礦屬高瓦斯礦井,因此該石門揭煤按突出危險區進行管理。
    (三)、技術措施
    從甩車坡落平開始堅持探5m進1.0m制度,探眼3個,分別布置于南北幫腰線位置及棚上,探眼方位和石門中心線相同,傾角為0。,見探眼布置圖,巖柱必須留足,真厚3.0m。若巖石破碎,可適當增加厚度,其增加量由礦總工師確定。磧頭必須保證在一個平面內,并將巷道的浮矸、雜物清理干凈。
    進入軟巖層改為梯形斷面,其規格為:掘進斷面為上寬2.1m,下寬2.9m,高2.1m,掘進斷面積5.25m2,支護后上凈寬1.8m,下凈寬2.6m,凈高2.0m,凈斷面4.4m2。
    1、離煤層10米位置
    (1)、在巷道掘進距煤層底板10米前,施工5個地質探孔,探清前方地質情況及煤層賦存狀況,巖柱離煤層的真厚。防突員測定煤層預測指標K1值及S值等參數,同時取樣測定煤層的硬度系數ƒ值指標,見下表。
    (附:+580m南軌道上山甩道石門地質探孔記錄表)
     

    2、工作面采用ZYG-150型鉆機施工ф75mm預兼排措施,掘進鉆屑指標法對工作面進行突出危險性預測。
    3、預測指標臨界值:
    鉆屑指標法:K1值=0.5 ml/g•min1/2,S=6kg/m(ф42mm);
    4、K1值及鉆屑量測定方法
    預兼排鉆孔每2米交替測定K1值及鉆屑量。即設計孔深為奇數時,在1m、3m、5m……孔深段測定K1值,在2m、4m、6m……孔深段測定鉆屑量;設計孔深為偶數時,在2m、4m、6m……孔深段測定K1值,在1m、3m、5m……孔深段測定鉆屑量。
    5、各項指標正常后,采用淺眼多循環推進到離煤層5米,平距6.52米。
    ㈡離煤層5米-2米時
    按照五步漸近式揭煤技術要求,分步預測,分步控制,淺掘淺進逐漸進入煤層,各步參數如圖所示:
    第一步:距底板垂距5.0米位置:施工Φ75mm預兼排鉆孔28個,鉆孔終孔間距3米,沿磧頭上下布置4排鉆孔,排距1~1.5米,每排施工7個孔,控制范圍:巷道幫外8.0米,圖5。
    若第一步在打孔過程中出現噴孔、頂鉆、瓦斯大、測定指標超標等異常現象,則在距底板垂距5.0米位置施工排放鉆孔30個,鉆孔間距2.0米,控制巷道幫5.0米位置,控制煤層寬度13米,沿磧頭上下共布置6排鉆孔,排間距2~3米,每排施工5個鉆孔。排放一定時間后,重新施工第一步揭煤預兼排鉆孔。
    第二步:距底板垂距3.0米位置:經第一步預測審批后,巷道施工至距煤層垂距3.0米位置,施工Φ75mm預兼排孔15個,鉆孔終孔間距3米,單排布孔,控制范圍:巷道幫外5.0米。
    第三步:距底板垂距2.5米位置:經第二步預測集體審批后,巷道施工至距煤層垂距2米位置,施工42mm預兼排孔16個,鉆孔終孔間距1米,單排布孔,控制范圍:巷道幫外2.0米。
    第四步:距底板垂距2米位置:經第三步預測審批后,巷道施工至距煤層垂距2米位置,施工Φ42mm預測兼排孔9個,鉆孔終孔間距1米,單排布孔,控制范圍:巷道幫外5.0米,煤層頂板2.0米位置。預測符合規定,無突出危險后,并將巷底刷直,保證磧頭正前方巖柱厚為2米。
    在揭煤層的鉆孔布置圖中選擇一部分鉆孔進行預測檢驗。
    經審批后,實施震動放炮。
    震動放炮揭K1煤層
    震動放炮爆破參數:
    1、震動放炮總炮眼數根據經驗公式計算:
    N=5.5 =5.5× × =24
    式中,N——震動性炮的總炮眼數(個);
    S——震動性放炮揭煤的面積( );
    ——巖石的堅固性系數,取 =7。
    2、為了保證通能夠一次性揭穿煤層,揭煤時共布置 37 個眼。1-8號為掏槽眼,眼深4.5米(平均);9-17為輔助眼,眼深為4.2米;31-37號為底眼,眼深為4.2米;18-30為周邊眼,眼深為4.2米。
    2、炮眼布置:
    ①掏槽眼:
    采用契型眼掏槽,槽眼8個位于巷道中線兩側布置。取槽眼排距為500mm,一對槽眼間距為1000mm,槽 眼深4500mm。
    ②輔助眼:
    輔助眼布置9個,深度4.2米,間距550-650mm。
    ③周邊眼和底眼:
    周邊眼布置20個,眼距550-650mm;底眼布置7個,眼距450mm,眼深均為4.2米。
    3、各炮眼裝藥量的分配
    掏槽眼:根據掏槽眼的密度,a取0.6,則每眼裝藥卷數=4.5×0.6÷0.17=≈16卷
    槽眼裝藥量=8×16×0.15=19.2kg
    輔助眼和周邊眼:a取0.5,則每眼裝藥卷數=4.2×0.5÷0.17=12.3≈12卷
    輔助裝藥量=9×12×0.15=16.2kg
    周邊眼裝藥量=13×12×0.15=23.4kg
    底眼裝藥量=7×12×0.15=12.6kg
    總裝藥量=19.2+16.2+12.4+23.4=71.4kg
    3、爆破作業圖表
    表一、爆破條件
     

    說明:使用訂做銅腳線電雷管1-3段,共計74發,腳線長度為5米,延時低于130ms,放炮母線必須采用專用電纜,并盡可能減少接頭。接頭用膠布包好,用專用電橋測定整個線路的電阻值和分段電阻值。放炮器:100型或200型。
    第五步 煤層揭開后,門坎的處理,過煤門預測處理。
    1、在煤層揭開后,在清理煤矸過程中要有專人值班,注意瓦斯變化和掉渣現象,發現異常馬上撤人,并報告調度室和值班礦長。
    2、如有“門坎”,禁止用風鎬清理“門坎”,必須按震動放炮進行處理。
    3、一旦進入煤層,必須控制煤層的懸露面積,不得超過1.5M2,可以開槽將架料及時架設。
    4、進入煤層后,盡快用風煤鉆(Φ42鉆頭)向周邊打預測孔,打入3米后開始預測,控制巷道輪廓線線外5米以上,預測無突出危險方可施工。
    5、在石門口施工永久支護時,架料尺寸專門設計,架料上方必須絞頂扛嚴、背牢。
    6、石門口支護使用11#礦用工字鋼專門加工制作。
    7、施工隊按防突實施細則規定實施超前探孔掘進,每班必須保證探孔垂距不少于5.0米超前距,由跟班隊干監督實施。
    8、若預測超標,按1/2補孔法補孔;若補孔仍超標,則停止作業,采取預抽技術措施
    ㈢特殊安全防護措施
    1、施工時,嚴格按巷道中腰線施工,測量人員應隨時到現場核實檢查參數,保證巷道按設計施工。
    2、巷道施工至距煤層底板垂距5.0米位置時起,掘進施工實施遠距離放炮措施,通風隊提前檢查通風系統、監測系統的完好情況。
    3、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及放炮請示匯報制度。施工隊跟班隊干對放炮工序進行重點控制,并向礦調匯報措施的落實情況,礦調度室作好記錄,核實清楚現場情況后方可下達放炮指令。
    4、遠距離放炮規定:(距煤層底板垂距5.0米起至全部進入煤層時止),揭開煤層班放炮除外。
    ①放炮地點:設在+540m八字口進風風流中。
    ②站崗地點:
    掘進到離煤層5米時:A、放炮點:+540m八字口進風風流中;B、+643m八字口;
    震動放炮時:在+643m進風斜井和+643風井口設崗。
    ③斷電范圍(掘進到離煤層5米時和震動放炮時): +540m以南各水平全部斷電。
    ④撤人范圍:
    掘進到離煤層5米時:1、放炮地點以南全部人員;2、+643水平以南全部工作人員;
    震動放炮時:除揭煤人員外全井撤人(由調度室登記、匯報)。
    ⑤上述工作由當班值班礦長負責落實,跟班隊干、瓦斯員監督執行。同時在撤人范圍的通道均設柵欄、警標,嚴禁人員通行,由通風隊負責安排,并定專人檢查落實,落實情況向礦調度室匯報;凡是施工期間需進入該區域回風系統檢查的瓦斯員及相關人員,必須向礦調請示,經同意后方可進入。
    5、揭開煤層每班放炮前,由通維隊、技術部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撤出規定區域所有人員。
    6、每次放炮時所有人員(包括站崗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壓縮氧自救器,放炮員、瓦斯員及施工隊班長向礦調匯報,凡是在打孔、放炮期間嚴禁進入回風系統。
    7、放炮前在所有站崗點靠爆破點方向設警戒線,懸掛“正在放炮,嚴禁進入”牌。
    8、放炮后由班長通知撤崗,站崗人員未接通知嚴禁擅自撤崗。放炮后間隔30分鐘,方能按規定由外向里逐漸檢查瓦斯至工作面,將檢查情況向調度室匯報,放炮前由放炮員將防突反向風門關閉。
    9、揭露煤層放炮時間安排在交接班進行,煤層揭露后24小時內不得作業,恢復作業前由通風、生產、安監等部門對該區域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規定后,方能恢復作業。
    10、煤層揭露半小時后,由救護隊員帶機進入磧頭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由礦調確定送電等工作。
    11、凡是打鉆期間,人員不得進入回風系統內,并在防突風外及+643m南回風大巷設置“正在打鉆、嚴禁入內”牌。
    12、掘進煤層時嚴禁使用風鎬,永久支護跟攏磧頭,嚴禁超掘,壓風自救器安設于無風筒側,離底板高度在1.2~1.5米,安裝組數根據巷道長度確定,其原則是:第一組距掘進工作面25~40米,然后每隔50—100米安設一組,每組6個。
    13、本措施首次貫徹由通維隊、技術科、防突技術員負責,并與施工隊技術員作技術交底,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14、瓦斯避災路線:工作面→+540m南巖石大巷→+540m八字口→+643m進風斜井→井口地面。
    15、工作面的救護基地設在南+540m二石門外,該區域礦調直通電話能保證正常使用,并安設兩組壓風自救器,每組不低于6 個。
    18、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防突實施細則》及礦的有關規定執行。


    2010年11月30日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