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界煤礦防治水管理辦法
一、基本情況
礦井現涌水量約為1950m3/h,預計最大用水量為2146m3/h現有排水能力為6200m3/h,共有四個排水泵房。
1#主排水泵房為污水泵房,水倉容量為8800m3,安裝五臺MD450-60×2離心泵,三趟DN300出水管路外排能力為800 m3/h(現實際排水量650 m3/h);
2#主排水水泵房為清水泵房,水倉容量為5500m3,安裝八臺MD450-60×3離心泵,三趟DN300出水管路,外排能力為1200 m3/h(現實際排水量為500m3/h);
3#主排水泵房為清水泵房,水倉容量4900m3,安裝四臺MD450-60×3與四臺MD 450-60×4離心泵,五趟DN300出水管路,外排能力為1800m3/h(現實際排水量為400 m3/h)。
4#主排水泵房為清、污分離泵房,總倉容達到18900m3,現已安裝13臺MD450-60×6B型水泵、進4趟DN400,出5趟DN400管路,外排能力為2400m3/h(現實際排水量400 m3/h)。
根據現有主排水系統及管路設備,目前礦井排水能力為6200m3/h,滿足礦井排水能力要求。礦井目前實際排水量為1950m3/h。
二、防治水措施
礦井堅決落實執行綜合防治水“防、堵、疏、排、截”的五字方針,主要是采取先探后掘的辦法,制定了可靠的驗證措施,確保探放水的疏放效果。
礦井實現了清污分離排水系統,大巷污水排至1#水倉強排至地面污水處理廠,探放水排至清水池,直接供井下生產用水。
礦井利用已采完工作面的采空區將所有聯巷砌成防水密閉將綜采兩順槽的污水通過污水系統注入采空區,經過濾后由清水泵房排至地面。
礦井的排水崗位工均必須通過專業的技術培訓,通過考試后方可上崗操作,并且有嚴格的排水崗位工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
礦井有專門設立的地測部門,建立有專門的井下涌水量、采空區儲水、水泵運行臺賬記錄,加大了井下油脂回收;同時井下排水時與地面能及時溝通協調,確保了排水工作安全、環保、有效的進行。
三、相關職責
生產組、機電組及地測部門共同編制專項防治水設計,布置月度防治水安排,并組織防治水工程的實施,是防治水管理的直接責任單位。
生產、機電部門共同制定礦井中長期防治水規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編報年度水情水害預防處理計劃。審查地測部門編制的礦井年度、季度、月度水情水害預報。
機電組負責礦井及各工作面排水系統,及時形成并完善,按最大涌水量配備足夠能力的排水設備和配套的排水設施,確保排水暢通、及時。
機電組、機電隊每月進行一次防治水隱患排查,并有隱患排查記錄。如有安全隱患及時上報礦防治水領導小組和公司生產管理部。
當礦井發現透水征兆或發生透水事故時,必須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立即撤人,并組織事故搶險工作(詳見透水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