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平禹煤電六礦回風井上段及防爆門硐室與老風井連接施工措施

    作者:佚名 2011-12-10 10:35 來源:本站原創

    平禹煤電六礦回風井上段及防爆門硐室與老風井連接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況

    平禹煤電六礦回風井通風機房工程由通風機風道和電控室兩部分組成,其中通風機風道為鋼筋砼結構;電控室為磚混結構,建筑基底面積為850㎡。風道長20.81m,風道內徑為3.8m×3.8m,其中雙風道部分長16.36m,單風道長4.45m,通風機設備基礎長24.40m,寬14.00m,本部分結構砼強度等級為C30。

    目前,電控室、風機基礎、雙風道部分已基本施工完畢,交付安裝,下一步進行單風道與斜井巷連接部分施工作業。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此部分現場情況與設計嚴重不符,經礦領導、礦有關科室、監理、施工單位現場確定。呈送設計單位批準做出如下修改:

    1、 硐室斷面由下矩形上半圓形改為凈空3.8m(凈寬)*3.3m(凈高)矩形結構。

    2、自變坡段至老風道由4m改為7.5m,與老風道連接。

    3、原老風道為毛石砌體斷面3.0m(凈寬)*2.6vm(凈高),厚400mm素砼基礎3.8m寬0.2m厚,風道總長17.5m長度段全部拆除。

    4、密閉磚墻拆除,兩邊尺寸3*2.6*0.75*2

    5、硐室增加350mm厚,4800mm寬,內配直徑16螺紋鋼筋,間距250mm。部分直徑12間距250mm雙層受力鋼筋砼底板。壁板及頂板均為350mm厚,內配受力直徑16螺紋鋼筋,間距250mm,混凝土均為C30。增加兩道跨越老風道鋼筋混凝土挑梁,斷面尺寸為6000mm(長)*350mm(寬)*1000mm(高)內配四跟螺紋25受力筋四根螺紋22加力筋,四根螺紋14腰筋。箍筋直徑8mm,間距200mm,增加上沿頂板4500mm(寬)*3000mm(長)*350mm(厚)配筋同頂板。

    6、風道基礎為M10水泥砂漿600mm(厚)毛石砌體,100mm(厚)C15混凝土墊層。

    7、 風道內外壁1:2水泥砂漿抹灰,頂板底板防水砂漿抹灰。回填土260立方。

    8、預埋固定絞車滑輪600mm(長)*200mm(寬)*10mm*3(塊),預埋軌道鐵件200mm(長)*100mm(寬)*10mm(厚)*30(塊)。

    9、防爆門及防爆門口做法見設計

    二、施工難點分析

    1、單風道對接處施工場地十分狹窄,且老風道毛石砌筑松散,局部有漏風,安全隱患大。

    2、施工期間必須保證老風機正常運轉,安全壓力大。

    3、單風道對接部分部分覆蓋老井巷,模板腳手架支撐體系不能完全做與老井巷上,施工難度大。

    三、單項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1、土方及拆除工程

    1)單風道最深處開挖深度為5.0m,且兩側原風道砌體松散,土體和毛石不穩定,為防塌方,新風道兩側砌磚擋土墻為10.5m長,砌筑磚墻厚度為0.75m,高3.0m。挖運碎石土方5m*12.5m*1m(寬)*2側=125立方米,破除毛石砌體30立方。

    2)拆除風道軌道22kg,10.5m*2道。

    3)土方開挖采用反鏟式挖掘機開挖,開挖時設專人看護,發現異常立即停止,待確認安全方可繼續開挖。

    開挖至老井巷處使用人工挖土,禁止使用洋鎬,以防破壞老井巷。

    2、砌磚工程技術安全措施

    1)基礎砌體采用Mu10承重機制實心磚,M5水泥砂漿砌筑。

    2)砌筑時,應先鋪底灰,再分皮掛線砌筑,鋪磚按“一丁一順”砌筑,做到里外咬槎,上下層錯縫。豎縫至少錯開1/4磚長,轉角處要放七分頭砌,并在山墻和檐墻兩處分層交替設置,不能同縫。砌筑時,灰縫砂漿要飽滿,嚴禁用沖漿法灌縫。砂漿飽滿度不應底于85%。

    3)基礎中預留洞口及預埋管道,其位置、標高應準確,避免鑿打墻洞。

    3、鋼筋工程:

    1)、鋼筋全部運至現場進行加工,均應具備鋼筋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報告后方可使用。

    2)、鋼筋加工嚴格按照圖紙尺寸、型號進行加工,搭接長度按設計及施工規范規定加工,異形鋼筋先放樣再進行加工。

    3)鋼筋綁扎時嚴格設計圖紙間距、位置施工,采用八字扣,梁、柱鋼筋為滿扎,基礎底板、現澆板采用梅花形進行綁扎。鋼筋接頭在同一截面應錯開放置,受拉區同一截面接頭面積應≤25%,受壓區≤50%,接頭兩端及中心必須綁扎牢靠。

    4)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按下表取值(單位:mm)

    位置
    風道外壁
    風道內壁
    基礎

    保護層厚度
    35
    25
    40
     

    鋼筋保護層墊塊間距1000mm。

    5)當受力鋼筋d>22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應采用對接焊接。

    4、模板工程

    混凝土結構采用竹模板支模,加固及支撐采用木方,鋼管腳手架,混凝土異形構件采用木模板

    1)梁模板:根據柱彈出的軸線、梁位置和水平線,安裝擋頭模板,然后在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根據設計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起拱1/500。當鋼筋綁扎后,找正位置和墊好墊塊,經核對后,根據黑線安裝側模板,斜撐。安裝時要注意,側模要包住底模。

    2)、風道側壁模板支護,采用大竹膠模板用穿墻螺栓固定,穿墻螺栓采用Φ14鋼筋制作,上下左右間距600mm。

     

     

    5、鋼筋砼工程

    1)本工程風道為C30,設備基礎為C30。

    2)施工前所用原材料經實驗室復試合格后,出具正式配合比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所用水泥、外加劑的質量必須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和實驗報告。

    3)混凝土拌制應認真計量,按配合比投料,每罐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水。嚴格控制加水量,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90s。混凝土攪拌完后,應及時用機動翻斗車、手推車運至澆筑地點。運送時應防止離析或水泥漿流失,如有離析,應進行二次拌合。

    4)風道施工分兩段進行,即:雙肢風道段和單風道段,風道水平留二次施工縫,即留置在底板上面和頂板下面。

    5)施工縫處理:施工縫處須待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1.2MPa以上時,才允許繼續澆筑。在澆筑前應將施工縫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松動石子,用水沖洗干凈,繼續澆筑混凝土前,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后正常澆筑混凝土仔細振搗密實,使結合良好。

    6)、腳手架工程:

    1)根據本工程結構形式及特點:風道主體施工采用外雙排內滿堂腳手架。

    本次腳手架工程難點在于單風道覆蓋老井巷部分,腳手架立桿不能完全做于老井巷上,施工時使用懸挑腳手架,此部分伸出橫桿間距為0.5—0.8m。

    2)底層腳手架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底座、墊板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于1.5 m。

    3)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 m 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4) 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

    (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a. 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 m。

    b.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 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 m m。

    (3)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

    5)橫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2)作業層上排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

    6)腳手架拆除

    (1)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2)拆除前應對腳手架做一次全面檢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設立拆除區,禁止人員進入。

    (3)松開扣件的平桿件應隨即撤下,不得松掛在架上。

    (4)拆除長桿件時應兩人協同作業,以避免單人作業時的閃失事故

    (5)拆下的桿配件應及時運出,分類堆放。

    7、普通抹灰:

    1)頂板勾縫:先鑿除灌縫砼凸出部分及其他雜物,用毛刷子把表面殘渣和浮塵清理干凈,然后涂刷摻水重10%的108膠水泥漿一道,隨即抹1:0.3:3混合砂漿將頂板縫抹平,厚處分層勾抹,每遍厚度宜在5-7mm。

    2)墻面沖筋:沖筋用抹灰層相同的砂漿沖筋,沖筋的根數應根據房間的高度而定。操作時在上下灰餅之間做寬度約30~50mm左右的灰漿帶,并以上下灰餅為準用壓尺杠刮平;陰陽角的水平標筋應連接起來,并相互垂直。沖筋完畢,待稍干后才能進行墻面抹灰作業。

    3)墻面抹灰:抹時先薄薄抹一層,不得漏抹,要用力壓使砂漿擠入細小縫隙內,接著分層裝檔壓實抹平至標筋一平,再用木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并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進行質量檢查,檢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陰陽角是否規方整潔。當底子灰有六、七成干時,開始抹罩面灰,罩面灰宜二遍成活,按先上后下順序進行,再壓實趕光。

    四、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本次施工主要保證老風道安全,在進行風道側壁頂板施工時,應提前通知甲方,每天匯報施工情況,同時請甲方采取相應防范措施,以防意外情況出現。

    1、砌磚工程技術安全措施

    1).施工前應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實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

    2).墻身砌體高度超過1.2米時,應搭腳手架。

    3).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磚高度不得超過3皮側磚,同一腳手架板上操作人員不應超過2人。

    4).垂直運輸器具必須滿足負荷要求,牢固無損,吊運不準超載,并應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

    5).冬季施工時,應清除腳手板上的冰霜、積雪后才能上架操作。雨天及下班后,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沖走砂漿,使砌體倒塌。

    6).在同一垂直面上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


    2、鋼筋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平或垂直運輸鋼筋時,要捆扎結實,防止碰人撞物。高空吊運時,要注意不要接觸腳手架,模板支撐及其它臨時結構物體。周圍有電線時,應事先采取可靠措施,確保安全作業。

    2).高處綁扎和安裝鋼筋時,不要在腳手架、模板上放置超過必要數量的鋼筋,要檢查頂撐是否穩固。

    3).在高處安裝預制鋼筋骨架或綁扎圈梁鋼筋時,要在確定腳下安全后在進行操作,不允許站在模板或墻上操作,必要時,操作地點應搭設腳手架。或其他高于3米以上的鋼筋時,還應系好安全帶。

    4).鋼筋除銹時,要帶好口罩、風鏡、手套等防護用品,切斷鋼筋時,要注意不要被機具等弄傷。

    5).采用機械進行除銹、調直、斷料和彎曲等加工時,機械傳動裝置要設防護罩,并由專人使用和保管。電機等設備要妥善進行保護接地或接零。

    6).鋼筋焊接人員需配戴防護罩、鞋蓋、手套和工作帽,防止眼傷和皮膚灼傷。電焊機的電源部分要有保護,避免操作不慎使鋼筋和電源接觸,發生觸電事故。高處焊接要系安全帶,必要時應設安全作業臺。

    3、模板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前應戴好安全帽,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防止掉落傷人。工作時應集中思想,避免釘子扎腳和空中滑落。

    2).安裝與拆除5米以上的模板,應搭設腳手架,并設防護欄桿,禁止在同一垂直面上下操作。高處作業要系安全帶。

    3).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4).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安裝與拆除,事先應有切實安全措施。高處拆模時,應有專人指揮,并在下面標出工作區。組合鋼模板裝拆時,上下應有人接應,隨裝拆隨運送,嚴禁從高處擲下。

    5).支撐、牽杠等不得搭在門窗框架和腳手架上,通路中間的斜撐,拉桿應放在1.8米以上處,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板等釘牢;拆模間歇,應將已拆除的模板、牽杠、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

    6).拆除模板一般用長撬棍。應防止整塊模板掉下,以免傷人。

    7).模板上有預留洞口,應在安裝后蓋好洞口。混凝土板上的預留洞口中,應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將洞口蓋好。

    4、腳手架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必須有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要按規定設置安全網、安全護欄、安全檔板以及吊盤的安全裝置等。10米以上的腳手架最好在操作層下面留設一步腳手板以保證安全,否則應在操作層下張設安全網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2).操作人員上下架子,要有保證安全的扶梯、爬梯或斜道。

    3). .必須有良好的防電、避雷裝置,鋼腳手架等均應可靠接地,高于四周建筑物的腳手架應架設避雷裝置。

    4) 腳手板要鋪滿鋪穩,不得留空頭板,保證有3個支撐點,并綁扎牢固。

    5).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于7米的架子必須和建筑物連接牢固,保證架子不搖晃。

    6). 在腳手架搭設和使用過程中,必須隨時進行檢查,經常清除架上的垃圾,注意控制架上荷載,禁止在架上過多堆放材料和多人擠在一起。

    7). 暫停工程復工和風、雨后應對腳手架進行詳細檢查,發現有立桿沉陷、懸空、接頭松動、架子歪斜、桁架或吊鉤變形等情況應及時處理。

    8). 遇有6級以上大風或大霧、大雨,應暫停高處作業,雨后上架操作要有防滑措施。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現場臨時用電,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布設,并符合規定。

    2).臨時用電的高、低壓線路都應符合線路架設規定。如不能保證與建筑物所規定的安全距離時,高壓線路嚴禁架設并不準跨越建筑物;低壓可使用橡皮電纜。

    3).建筑工地上用電不允許用裸線架設低壓線路,應以絕緣線架設在堅固的電桿上,并用瓷瓶分開。

    4).凡容易被碰觸到的帶電設備,如安裝在地面的落地式臨時用電變壓器等,四周均應設圍欄,并向外掛"止步!高壓危險"的警告牌。

    5).臨時照明的各分支線,應單獨設控制開關,選擇適當保險絲;臨時線路用畢后,應立即拆除,不準留有帶電的線頭。

    6).在閃電、雷雨天氣和六級以上的大風時,不得登桿作業。

    7).臨時用電的機電設備,接地線深度必須不小于1.5~2.5米,并禁止跨越接地。

    8).防雷接地裝置、安全接地裝置應按接地和接地裝置的規定執行。安全接地裝置與帶電部分空間距離不應少于5米。

    9).停電修理線路和電器設備時,必須做到下列幾點:將高壓開關拉下,并掛上"禁止送電,有人工作"的警告牌;經試驗確認無電后再進行接地短路;接地后再三相短路,工作完畢后,先除去三相短路的導線,再除去接地線。

    10).照明線路送電時必須先試送幾次,試送時間不能過長,以免線路上有人接觸而發生事故

    11).移動式電機及電氣設備,應使用橡皮電纜,并接零保護,配有絕緣手把,使用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

    6、施工現場配電安全措施

    1).配電線必須選擇合理導線截面,以防止因負荷太大造成停電和著火事件。

    2).導線與地面、各種工程設施、建筑物、樹木等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并應盡量在道路的一側,不妨礙交通和施工機構的裝、拆及運轉,要避開堆料、挖槽、修建臨時工棚用地。

    3).施工現場架設線路不得用裸體線,所架設線路應離建筑物10米以外,與地面保持7米以上垂直距離,跨越交通要道時需加保護裝置。

    4).現場鋪設臨時照明線路必須用絕緣體支持物,不得隨便把電線纏繞在鋼筋、樹木和腳手架等物上。

    5).鎢燈電壓不能超過36伏,在特別潮濕的地方工作時電壓不許超過12伏。

    6).施工用電要盡量保持三相平衡,單相負荷較多的電器設備要隨時檢查調整,做到承載適應。

    7、防止觸電安全技術措施

    1).建立和執行各種建筑施工用電安全操作規程,如電氣線路安裝規程、電工安全操作規程等。

    2).根據施工環境的特點,建立相應的運行管理制度和維護檢修制度,并對開關設備、臨時線路等建立專人管理的責任制。

    3).定期進行電氣設備和用電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尤其做好雨季前和雨季中的安全檢查。

    4).熟悉施工現場用電規定。施工現場原則上要遠離高壓線,不得已時應與高壓線保持安全距離,否則必須停電后才能進行作業。

    5).各種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均應接地或接零,同時注意在同一供電系統上,不能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6).各種電氣設備和線路的定期檢查,應停電作業,并在箱門上或閘把上掛上警示牌;必要時設專人看管,如必須帶電作業,一定要安排二人,由其中一人負責監護,另一人操作。

    8、本措施經審批后,連同審批意見一同傳達貫徹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