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礦井地質規程

    作者:佚名 2011-11-04 19:59 來源:本站原創

    工作,廣泛地搜集和提供與瓦斯、地溫、地壓等有關的地質資料,為礦井安全生產服務。
    第37條 凡是有熱害總是的基建、生產礦井,或已向深部發展的礦井,都應有計劃地進行地溫觀測,查明本礦井恒溫帶的深度和溫度、不同深度和各構造部位的地溫變化梯度;研究地溫變化與有關地質因素的關系;掌握礦井的地溫增長的有關規律,必要時應編制礦井地溫等值線圖。
    第74條 積極開展礦井瓦斯地質工作,對高沼氣和有煤層、瓦斯突出危險的基建、生產礦井,在井巷工程初揭煤層前,要盡可能準確預計煤層位置,提出局面地質預報,并協助有關部門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進行探測工作。對已發生突出的地段,應詳細記錄其他地質現象,分析瓦斯突出的有關地質因素,并參與對瓦斯突出規律的研究。
    75條 有條件的礦井,要積極開展地壓地質工作,研究地壓與各種因素的關系及其有關規律。
    第76條 有條件的礦井,應開展井巷工程地質工作。
    第二節    對伴生礦床的研究
    第77條 在煤礦生產建設和勘探的過程中,對煤系地層中的伴生有益礦產,如鋁釩土、黃鐵礦、油母頁巖、鍺和放射性礦產等,必須注意進行觀測和研究。有條件的礦井,應結合井巷勘探工程進行必要的普查。對于有希望開采的礦層(體),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其品位、含量和開采價值,并編制必要的圖紙和有關文字報告,報上級有關部門審定。
    附錄一     礦井地質條件分類的有關說明
    一、煤層穩定性有關忍氣吞聲計算方法
    1、煤層的可采性指數Km = n′/n;
    式中:n------井田內參與煤厚評價的見煤點總數(要求分布均一,有代表性);n′-----其中煤厚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的見煤點數。
    2、煤層厚度變異系數
                    
    式中:M1-----每個見煤點的實測厚度;
    -----礦井(或分區)的平均煤厚;
    n------參與評價的見煤點數;
    S-----均方差值。
    二、礦井地質條件分類數碼代號表示法
    礦井地質條件的名稱用帶注腳的四位羅馬數字表示:
    第一位數表示礦井地質條件類別。
    第二位數(用橫杠與第一位數隔開)表示地質構造的復雜程度,并以復雜程度最高的地質因素的代號(a、b、c)作注腳來表明斷層(a),褶皺(b)和巖漿侵入對煤層的影響(c)。如斷層的復雜程度為Ⅰ,褶皺的復雜程度為Ⅱ,巖漿侵入對煤層的影響為Ⅱ時,則整個地質的構造的復雜程度評為Ⅱ,“Ⅱbe”表示,如三者的復雜程度均為Ⅲ時,則以“Ⅱabc”表示.
    第三位數表示煤層的穩定程度,注腳代號為b。
    第四位數表示其它開采地質條件,其注腳代號,頂底板條件為“e”,傾角為“f”,其它特殊地質因素為“g”。
    使用方法舉例如下:
    設某井田地質條件的代號為“Ⅲ——Ⅲc,Ⅱb,Ⅱc”,測表明該井田為Ⅲ類井田。其中,地質構造復雜程度因巖漿侵入對煤層的破壞比較嚴懲而評為“Ⅲc”(斷層和褶皺的復雜程度均低于Ⅲ),煤層穩定程度因穩定、較穩定煤層儲量占礦井總儲量的60~80%以上而評為“Ⅱb”,其它開采地質條件因頂底板較平整,只有局部部凹凸不平,頂板較完整,裂隙不很發育而評為“Ⅱc”(煤層傾角及其它特殊地質因素的復雜程度均低于Ⅱ),
    附錄二     水平延深補充勘探設計編制提綱
    一、文字部分
    1、說明礦井現狀,存在的主要地質問題,勘探目的、任務及要求等基本情況。2、簡述勘探區地層、構造、煤層、煤質及水文地質等情況。
    3、闡明勘探工程布置原則、手段選擇及總工程量。
    4、列述各種勘探工程的目的、技術要求、數量和施工順序。
    5、預期勘探效果和儲量預計。
    6、施工技術、組織、措施
    7、工期、材料、資金、預算等。
    二、圖紙部分
    1、地形地質及勘探工程布置圖。
    2、勘探線預想剖面圖。
    3、主要煤層底板等高線及儲量計算圖。
    4、其它有關圖紙等。
    附錄三     水平延深補充勘探地質報告編制提綱
    一、文字部分
    第一章 概況
    主要說明編制報告的依據、目的、任務,礦區地理位置、范圍及交通情況;評價區內已往所做地質工作,說明本次勘探主要成果。
    第二章   礦井地質
    主要說明區內地層、構造和巖漿巖分布情況。
    第三章 煤層及煤質
    第四章 礦井水文地質
    主要說明礦井水文地質特征,并對含水量水層和涌水量加以論述和估算。同時,闡明完成的水文地質工作量及方法。
    第五章             
    主要說明儲量計算的依據,各級儲量及總儲量的計算結果和儲量增減的原因。
    第六章 已采區的采探對比
    主要對比構造、煤層、儲量、水文及巖漿巖等方面。
    第七章 開采技術條件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