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平流無石”須警惕 居安思危保安全 劉修銀

    作者:劉修銀 2011-10-23 15:56 來源:本站原創
           在翻閱《全唐詩》時,無意中被一首題為《涇溪》詩詞所吸引,詩曰:“涇溪石險人竟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讀罷唐代詩人杜荀鶴的這首七絕哲理詩,筆者深思良久:為什么船行駛在有急流險灘的河道時,卻常常是有驚無險,平安渡過?又為什么當船行駛到風平浪靜,沒有暗礁危石的河段時,卻常常發生船翻人亡的慘禍呢?因為在急流水險之際,時刻都有生命之憂,謹小慎微尚能保證安全行駛,誰又會放松警惕,而過了險處自以為萬事大吉便放松了警惕,殊不知看似安全藏險情,麻痹僥幸惹禍端! 
          聯想煤礦安全生產,也許有許多類似現象。在特殊復雜的作業條件下,面對危險環境和安全隱患,從管理人員到職工都居“危”思安,高度警惕,嚴管嚴防,小心謹慎,恪盡職守,始終處于“涇溪石險人竟慎”臨戰狀態,所以常常化險為夷,平安無事。筆者曾參加幾次“過段層,穿老巷,揭煤層”的現場跟班,應該說這些特殊施工,安全管理難度是比較大的,悄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事實上,無論從管理人員還是作業人員,人人都緊繃安全生產弦,高度警惕所有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嚴格按照規程措施施工,區隊干部三班盯著干,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險情被排除,難關被攻克,安全有保障。
           但是值得反思的是,一些事故為什么發生在相對安全的地方,在有些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看來,現場環境沒有異常,生產正常,安全上不會出現問題,往往導致麻痹大意,心存僥幸,現場管理粗放了,操作起來隨意了,“三慣”行為放縱了,結果在有些人原本認為“不可能出事”的地方卻發生了安全事故
             由此可見,越是在“平流無石”的時候,越可能使人掉以輕心,失去警覺,導致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和差錯。尤其是在條件較好,管理較須,安全較穩的情況下,有些管理人員“自我感覺良好”一曰安全比較平穩;二曰質量還可以;三曰制度抓的比較緊;四曰瓦斯管理比較嚴;五曰近期工作比較須,大有陶醉之意,更易滋生麻和僥幸,一旦安全被動了,瓦斯超限了,才驚呼“沒想到,在這個地方會出事”、“想不到,瓦斯會超限”。
          “平流無石”須警惕,居安思危保安全。這就要求我們時刻繃緊安全弦,安全工作想工前,防在前,嚴在前,做在前。嚴防“平流無患”的思想和情懈怠情緒的產生,始終以一種兢兢業業,如履薄冰,高度警惕,堅守職責的態度和作風,來對待每一天,每一班,每一時,每一刻的安全工作,做到抓安全時刻不放松,抓規范時刻不放松,抓“三違”時刻不放松,惟有如此,才能確保礦井長治久安!

    煤礦安全網(http://www.hy77.org)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高清大全